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黄岩这项工作获全省先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8 09: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近日,全省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村工作交流会举行。会上,黄岩作“共同富裕先行村”先进典型经验介绍,此次全省共有5家单位上台发言,黄岩是台州唯一介绍经验的区(县市)。

黄岩革命老区如何建设“共富先行村”一起来看↓↓↓

做深基层调研,全力选准“先行村”

今年3月份以来,黄岩老促会会同区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环保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一起全面调研走访了老区乡镇、老区村居。紧紧围绕老区村的基本情况、特色产业、乡村建设、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等内容,进行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与职能部门制定了不同类型“先行村”的标准,确定了每个老区乡镇1-3个“共富先行村”。

做优载体创新,全面培育“先行村”

01以共富股权为牵引,培育特色产业

由黄岩区国企城发集团牵头成立区级共富公司,推动8个老区乡镇共富公司全覆盖。老区乡镇的共富公司一边吸纳老区“共富先行村”的股份,一边入股区长潭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参与长潭湖共富“菜篮子”工程项目的运营,共同构建共富股权体系(黄岩城发集团约占股59%、八个乡镇约占股41%)。共富公司以“长潭湖”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整合区域内优质农产品资源,打造“黄岩区菜篮子服务平台驾驶舱”,构建“订单农业+溯源保证+品牌销售”的产业链。今年上半年,共富公司实现产值500多万元,为老区村民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每个岗位实现月均增收2000多元。

02以共富工坊为引擎,提高村民收入

黄岩共富工坊采取以城带乡、以工辅农的方式培育老区“共富先行村”。依托企业、合作社、家庭作坊、电商等市场主体,在各村建设“小橘灯”共富工坊,引导企业将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吸纳农村具有富余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擦亮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金招牌,联动探索共富市集、共富大棚、共富庭院等模式,拓展村民就业渠道。在“共富先行村”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老区乡镇共建有“小橘灯共富工坊”80家,提供了1200多个岗位,每个岗位实现月均增收2300多元。

03以共富资源为抓手,壮大集体经济

充分利用资源激发集体经济活力是培育共同富裕先行村的必经之路。如革命老区平田乡桐树坑村是1941年10月至1942年11月中共台属特委机关的驻地,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高山上的战斗堡垒”,是黄岩重点培育的老区“共富先行村”。通过对英雄旧居、红色遗迹等进行保护性修缮,引入红影成像、电子翻书等数字化设备,生动再现历史场景。开发“重走革命路”红色研学旅游线路,培育“桐坑星火”红色研学品牌。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20批次共900余人,带动了村里农产品的销售及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壮大。同时利用浙东十八潭独特的自然风光创建景区,每年增加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该村还利用60米的地势差创建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带来25万元的收入。今年上半年,桐树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93.87万元。

做好政策落地,全量助力“先行村”

01以出台促进发展意见为统领,制定老区新政策

为了加快推进老区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决策部署。为此,黄岩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意见》的通知,旨在通过对老区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发挥老区资源优势,加速老区实现共同富裕。 

 02以设立老区“荣誉金”为举措,铺设发展新赛道

为了赓续老区精神血脉,充分彰显政府对革命老区村历史贡献的尊崇与铭记,推动革命老区“共富先行村”振兴发展,黄岩区委区政府设立了黄岩革命老区村“荣誉金”制度,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62个革命老区村“荣誉金”186万元,每个村3万元。

03以完善老区帮扶机制为推手,注入发展新动力

为了完善黄岩革命老区村与政府部门、企业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文件《关于调整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根据“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工作要求,为老区村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项目,并每年为结对村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帮扶资金。

做强红色文旅,全程发展“先行村”

黄岩老区乡镇及“共富先行村”以红色研学为主线,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如茅畲乡以红色研学为突破口深入开展文化振兴行动,向社会推出“童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该乡还与区永宁产投合作,投资开发九溪漂流项目。上郑乡圣堂村对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进行了升级改造,打造游客 “沉浸式”体验。还利用两军会师纪念馆红色资源、星光公园(摘星谷)、黄岩山廊桥、黄石枕流公园、黄岩山等景点发展旅游业,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做实生态优先,全员共建“先行村”

01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发展生态农业

革命老区富山乡的北山村立足海拔600米的生态优势,发展了桃子、杨梅、枇杷等3800多亩的高山水果。东魁杨梅种植大户汤华军年收入超60万元;桃种植大户梁克鹏年收入超70万元;葡萄种植大户李仁锋年收入超50万元。该村还发展了茄子、白扁豆、佛手瓜等2000多亩的高山蔬菜,产值超1200万元。今年新发展了林下经济,毛竹林下套种的10亩赤松茸,每亩收入超1.6万元。

02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推进绿色发展

黄岩老区“共富先行村”立足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如上郑乡美丰村凭借600米的海拔高度,在较低温度下种植无公害土太子参、三叶青等中药材2200亩,实现每亩产值1万元以上。上垟乡全方位推动绿色转型,该乡老区村西洋村利用原生态环境,探索立体种植无污染玉木耳产业,0.5亩土地收入超38万元。

来源:黄岩发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