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流淌在城市脉络中的蓝绿诗意——西江绿道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11 09: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漫步于永宁江畔,晨光洒在蜿蜒的绿道上;徜徉在官河古道,晚霞与归鸟齐飞。曾经的城市愿景,正悄然融入市民的日常风景。这一切,得益于我区绿道网络的持续构建——它不仅是贯通城乡的绿色动脉,更是连接自然、城市与人文的生态桥梁。





近年来,我区将绿道建设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立足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本底,依山沿河接续向周边延展建设,目前城区已形成以永宁公园、九峰公园、委羽山公园等城市公园为“绿核”,以官河古道、永宁江绿道为“绿网骨架”,通过滨水绿道、山林绿道等线性空间串联散落的自然景观,连点成线形成“主轴带动、多点开花”的绿地系统格局。

随着城南片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沿线人气的加速集聚,以及委羽山区块形象提升的迫切需求,西江绿道的建设已呼之欲出。今年以来,通过规划、建设、水利、交通、街道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相继攻克方案优化、土地协调、防洪管控、通航保障、水土保持等关键环节,目前西江绿道已具备全面实施条件。

近日,西江绿道建设工程(二标段)完成施工招标

标志着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西江绿道建设工程已按下“启动键”


黄岩西江绿道为城区绿道网络向南延伸的重要市级绿道,项目北接官河古道,南联贡橘园,西达松岩路,东至西江,紧邻委羽山区块,是黄岩城区南片绿地系统的重要纽带。涉河流域主要包括西江河、中干渠、西建河、羽村河等河道。建设过程中将结合口袋公园打造、入口节点重塑、市政道路提升并梳理侵占滨水绿地区域,拓宽河岸,打通桥下空间,提升绿化种植品类,最终形成8公里骑行绿道,12公里滨河步道,实现河岸联通,创造融入宋韵文化、互动游赏、本土民俗多种游憩体验的绿道空间。

一起来了解下

↓↓↓

十二座人行桥

织就无障碍有氧健身环

西江绿道以水系为脉络,匠心镶嵌12座各具特色的人行景观桥,形成串联生态与文化的流动纽带。诸如委羽桥设计为传统三孔联拱桥梁,风格古典雅致,与委羽山的文化内核形成呼应。仪凤街人行过街天桥模拟凤鸟仪态,以凤鸟振翅为灵感,夜晚桥身光影流转,既满足现代通行需求,又暗合“仪凤”地名典故,是现代技术与在地文化的巧妙融合。高雅桥以现存特色桥墩为原型,统一桥墩形式整体修缮复原同时将现存四孔恢复为历史原貌的五孔结构,既延续“高雅”的古朴意趣,又赋予古桥新的生机。这些桥梁不仅无缝串联起周边蓝色水域与绿色生态空间,更是彰显黄岩文化特色的景观亮点。


委羽桥效果图         


      仪凤桥效果图


高雅桥效果图

全龄友好型休闲空间

打造西江活力生活圈

西江绿道以“动静相宜、全龄共享”为理念,构建起集散步、慢跑、骑行、健身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空间。沿线的多功能运动场与健身器械,为儿童、青年、长者等不同群体提供多种运动方案;专设的自行车道串联起西江两岸的生态景观,让骑行成为“移步换景”的沉浸式体验。绿道建设结合“橘城飘香”行动,采用“见缝插橘”的种植模式,将黄岩蜜橘传统栽培技艺融入城市景观。金秋时节,橘树挂果与绿道花木相映成趣,市民可漫步于橘香萦绕的步道,感受“一城橘香满江风”的独特韵味。同时西江绿道统筹全线夜间照明,将白日的秀丽风光与夜晚的安全夜景串联成“昼夜双景”,实现服务的全天候延伸,为市民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休闲健身空间。






连接街景文化记忆

绘就城市文化新图景

西江绿道沿线有机串联了博物馆、文化馆、兴嘉庙、龙河宫、观音堂等历史遗存,以“一轴多节点”的形式,构建起一条连贯的文化展示长廊。在规划之初,项目便着眼于历史文化的当代演绎,通过系统梳理宋韵黄岩文化元素,以河为脉,提炼出西江宋韵传承带、干渠诗词文脉带、西建非遗技艺带三大主题文化带。在具体设计中,活化利用桥下空间,将其转化为展示奥运射击文化、黄岩贡橘文化、委羽山道家文化等的特色节点,增强空间的文化叙事功能。同时,项目重点打造多处入口广场,创新设置非遗技艺主题艺术装置,通过景观提升与标识焕新,塑造出兼具传统意蕴与现代气质的绿道门户形象,将绿道整体塑造成“可阅读、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记忆载体。市民漫步于此,既可触摸历史建筑的肌理,亦能沉浸于非遗技艺的现代表达,从而实现城市文脉的活态传承。







活化利用桥下空间

灰色地带变展示空间

针对以往绿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桥下“断点”贯通难题,西江绿道在满足防洪、通航等刚性要求的前提下,对沿线多处关键桥下空间进行系统性改造。通过优化桥头接坡、增设无障碍通道、取消桥下空间围墙,彻底打通因水系、道路阻隔形成的绿道“最后一公里”断点;配套设置24小时照明系统,破解桥下光照不足的问题;灵活利用桥墩立面,植入黄岩本地文化元素(如贡橘、青瓷、剪纸)为主题的文化展示墙,将曾经被遗忘的城市“灰色角落”转变为集通行、游憩、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力廊道”,实现绿道真正意义上的全线无障碍贯通。





西江绿道的建设不仅将重塑市民的休闲生活方式,优化人居环境,更是展示黄岩城市形象的新窗口。接下来,我区将继续以绿道为纽带,织密生态网络,激活城市空间,让绿色成为黄岩最动人的底色,让城市在发展中呼吸,让自然在繁华中延续。

来源:黄岩建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