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浙江法治报》刊文点赞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8-12 10: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近日,《浙江法治报》以《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联动”,台州公安创新寻亲模式,一周内,三家团圆!》为题,点赞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视觉图像工作室。


全文如下

“18年了,真没想到还能找到你!”近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的认亲现场,小龙(化名)的母亲紧紧抱着失散18年的儿子,泣不成声。促成这场团圆的“关键力量”,来自600公里外的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视觉图像工作室。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时间里,该工作室借助人像比对技术,成功助力3个失散多年的家庭重聚。


2017年,黄岩公安视觉图像工作室启动“灯塔工程”,专注于运用人像比对技术为失亲人员提供寻亲服务。多年来,工作室与浙江省救助站联合会保持长期合作,帮助省内滞留的“无名氏”归家。

今年7月,“灯塔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实现“破圈”发展,将寻亲网络从省内拓展至全国。据工作室民警柳向浩介绍,以往的工作模式相对被动,主要处理省内数据;如今通过自主研发的“智影精灵”人像比对智能体,能够有效解决模糊图像、低质量数据等技术难题,工作室还主动对接民政部全国救助寻亲网和全国各地救助站,打造“公安技术+民政救助+社会力量”的寻亲闭环。

正是这种打破数据壁垒、深化跨域协作的创新思维,让小龙的信息从山西左云县社会福利中心,迅速匹配到安徽马鞍山18年前的失踪人口记录。


这一周内,依靠工作室寻亲成功的不止小龙一家。河北省石家庄市救助站内的一名长期滞留、身份信息不明的男子,四川省长宁县救助站内的对自己身世仅存零星记忆的唐女士,在当地救助站多方努力寻亲未果后,相继向工作室求助。工作室成员迅速响应,依托“灯塔工程”的技术优势,对男子的照片、唐女士模糊记忆中的碎片化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关联比对,最终成功确认两人身份,帮助他们与家人重新取得联系。

“过去,各地救助站滞留人员信息分散;现在,我们主动对接全国救助系统,以技术为桥,精准对接每一份救助需求。”工作室成员周瑾感慨道。截至目前,工作室已帮助181个家庭团圆,其创新模式吸引多地公安机关前来学习借鉴,成为了全国救助寻亲的“样板间”。

工作室负责人翁燕敏和同事在讨论比对工作

“每一条比对成功的消息,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工作室负责人翁燕敏表示,工作室将继续优化算法,提升比对效率,同时加强与各地救助站的协作配合,让更多家庭早日团圆。

来源:黄岩公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