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4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黄岩文旅,风物长宜放眼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8-13 09: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黄岩大瀑布


▲“台州手艺人真的会”展演


▲山村兔年春节


▲布袋坑的夜晚


▲纪录片《寻味黄岩》开拍


▲“椿回大地”椿乐队巡演专场


▲“四万万朵玫瑰”烛光音乐会 (潘侃俊摄)

“台州黄岩,就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近日,在面对央视记者采访时,巴黎奥运会首金获得者黄雨婷这样描述家乡。她还说到小时候,常与母亲一同去九峰公园玩耍。

冠军效应,确实给黄岩带来一波关注度。正值暑期,慕名而来者,白天上布袋山避暑,夜游官河水街。甚至于,跑到黄雨婷老家——黄岩上郑乡仙石村看一看,沾沾喜气。

游人流连于黄岩的山水,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进而感叹:这样的“宝藏小城”,为何不早点出圈?

出圈固然好。但流量的一阵风过后,该如何长久地为市民、游客提供价值?这一课题需要深度考量。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对黄岩的文旅工作者们而言,除了挣足人气的“面子”,他们更看重蕴藏在传统、市井、民俗中间,那些独特的“里子”。



布袋坑村,位于黄岩屿头乡,传说是布袋和尚所建。若从高空俯瞰,整个村子就像一个口袋。村庄两旁,竹海茫茫。后山的梯田,种植杨梅、板栗、猕猴桃等作物。村民们做馒头、磨豆腐、酿酒,都是传承百年的手艺。

两年前的夏天,“自然造物”品牌联合创始人仲文带领团队,在布袋坑村调研、拍摄。他发现,村子越来越像个“空口袋”,住着的大多是留守老人。

农历兔年前夕,仲文带人与村民一同布置村庄。家家户户的屋檐,挂上彩色灯笼。穿村而过的溪流中,漂着莲花灯和鱼灯。村里最显眼的位置,摆了一座巨大的兔灯。过年那几天,有人杀鸡鸭,有人卸年货,游客与村民一同吃饭,杯盘狼藉。大家都说,好多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从兔年到龙年,“自然造物”团队对布袋坑村小心翼翼地改造。他们推出了“布袋坑乡村共建项目”: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改造戏台、火塘、乡村会客厅等室内外空间;通过各式各样的节庆、展览,将村里的非遗、美食推介给城里来的游客。

渐渐地,年轻人流入村庄,一股新的内生力量在不断成长。21岁的黄青返乡创业,在村里开起馒头工坊,每天能卖5000个馒头。龙年春节,村里又张灯结彩,黄青的馒头更是日销量达到上万个。

“自然造物”驻扎古村落的同时,另一支团队正悄然改造着一座景观——知名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实践教授徐甜甜与她的DnA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了黄岩石窟活化利用项目。

黄岩石窟位于方山余脉朱砂堆,是一处古代采石而成的洞窟胜景。千百年来,在先民的一钎一锤中,形成多个百米高的石板仓和几十处人工洞穴。

有过缙云石宕设计经验的徐甜甜,对黄岩石窟充满了奇妙的灵感。她采用“建筑针灸”式的最小干预方式,对石窟群落进行生态修补与激活。各个石窟功能不同,有的作为报告厅、书吧,有的包含剧场、咖啡馆,石窟间通过隧道相连,组成独特的文化空间。

这座“黄岩石窟文化艺术中心”,预计于今年底完工。



文益社来了,他们集结了台州各县(市、区)非遗匠人,在五洞桥举办了“守一·台州手艺人真的会”展演。

UND来了,他们把“小绿车”开到博物馆、非遗馆、九峰公园,磨制出一杯杯黄岩味道的咖啡。

一时间,黄岩成了青年文创团队的目的地。他们被这座城市的某种气质所吸引,愿意拿出“压箱底”的本领,来关注一些具体的问题,比方说乡村振兴、景观活化、非遗传承等,且卓有成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艺青年与这座城市,是互利共生的朋友关系。

有的人热衷于行走和记录。7月中旬,十多个年轻人在黄岩集合,组成工作坊,沿着永宁江水系,走访渡口闸口、村庄企业、公园寺观。他们来自不同的艺术领域,有摄影师、写作者、策展人,也有艺术院校的研究生,半个月时间,近乎拉练般的田野调查,才对黄岩水系有了切片式的了解。

工作坊的顾问——《碧山》杂志书主编、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想通过一系列的采访和梳理,搞清楚“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个看起来似乎各自独立的元素,是如何交织在黄岩这个地方的。接下来,他们要编辑一份“黄岩工作坊”手册,收录这些天的发想、创作与成果。

青年艺术家陈佳彤,来自广东佛山,在此次行走中,感受到的黄岩不同的气味、声音与故事。“处处飘荡的浓郁姜汤味、九峰公园的草木呼吸……黄岩的各种味道让我记忆深刻。”她想着,可以结合在行走中采集的生活录音,转化成一个属于黄岩的、立体的、视觉想象的感官地图。

当然,更多的年轻人来到黄岩,单纯为了“看戏”,或者Citywalk(城市漫步)。当地推出了“黄岩有戏”文化演艺品牌,今年引进不少于50场的高端演出,像上半年“椿回大地”椿乐队巡演专场、“四万万朵玫瑰”烛光音乐会、法国音乐喜剧《鳟鱼》等,均好评如潮。把“看戏”作为主线任务,主线以外的Citywalk,就是漫无目的的城市探索。属于当代青年的旅行就是这样,安静地来,安静地走。



黄岩建县于唐,兴于宋,走出过忧国忧民的宰相杜范、“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陈芳允,也有沙埠青瓷、宋服之冠这样的美物。这座城市拥有足够秀美的风景、足够有趣的灵魂,只是,在各地文旅纷纷“内卷”的当下,什么样的内容表达适合黄岩?

许多立足于黄岩的内容创作者,似乎有意规避爆点、短平快,而尝试做一些绵亘悠长的、需要咂摸品味的原创输出。比如黄岩文旅联合“其味”传媒团队,在各大平台推出《寻味黄岩》系列美食纪录片,历时半年,寻找了12种当地特色美食。他们的片子有种沉静、内敛的美感,又不乏烟火气,在全网收获数百万的播放量,像《老鸭水饺》《食饼筒》等,叫好又叫座。

“我们不追求网红,与其‘卷出圈’,不如把每一步都走扎实。”黄岩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茵说,“剩下的,就交给年轻人,交给时间。”

从前旅游资源匮乏,人们对旅行的期待,仅仅是走马观花、游览景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大批有审美、有知识的游客正在涌现,他们渴望深入城市、乡村的肌理,感受人文精神与生活气息。这将深刻影响文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黄岩来说,也不啻为一种机遇。

最近,黄岩区发布了“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扶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推动文旅提档升级。其中,既有针对景区、企业的,比如星级景区的创建、大项目的开发等。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对旅行社招揽客源的地接奖励,新政策地接奖励补贴金额大幅度上升,且更注重过夜游客以及与周边景区的联动。

政策是条杠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利用这条杠杆,撬动黄岩的未来。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