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戎怡:骑车绘出台州古渡“地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16 10: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戎怡走访渡口

渡口,古人称津渡,是江河两岸百姓来往的交通要道,也见证了一个地方的变迁。如今,随着时代变迁,交通日益发达,一个个渡口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

黄岩有一位古渡研究爱好者戎怡,堪称台州古渡的“活地图”,她退休后,十几年里走遍了台州各地,寻找消失的渡口,并把自己探访过的渡口都用文字记录下来,目前一共完成了33篇文章,涉及60多个渡口。

她与江河有60年的交情

此次戎怡赴约,是骑着一辆电瓶车来的,这辆电瓶车曾陪她走过很多路。一人一车,沿着江河弯弯绕绕,驶过了很多村庄。

“每个渡口都有属于它的故事,每次探访都是一趟特别的旅行。”一讲起古渡,戎怡便打开了话匣子,她讲着,手也跟着在空中比划,就差把脑海中勾勒出的这幅台州古渡地图画出来让记者一睹为快。

从小在江边长大的戎怡,如今与江河已有近60年的交情。

戎怡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省里第一批分配到黄岩航运管理所的建设者之一。当时黄岩港区有三个码头,也就是现在黄岩大桥东边的滨江公园,戎怡的家就安在港区内的单位宿舍,江河承载着她童年的记忆。

戎怡有5个兄弟姐妹,但只有她一人的工作是与船舶运输打交道,曾就职于原黄岩区航运管理所下属联运所。20世纪80年代,她的父亲担任《黄岩交通志》主编之一,戎怡也参加了一段时间的编辑组工作。

“我从小喜欢文学,也曾有个作家梦,编辑组的工作我很喜欢,写作内容又是我熟悉的领域,但因为个人原因中途无奈退出,让我一直感到很遗憾。”戎怡说,有了家庭和孩子后,生活重心不再围绕着自己,文学写作的爱好也暂且放在一边,就这样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直到退休后,她才重新开始拾笔写作投稿。

在黄岩历史学会,戎怡认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他们都热爱黄岩历史文化。2016年下半年,为配合东官河治理工程指挥部做好官河古道的宣传工作,黄岩历史学会组织编写组成员负责为当地媒体提供稿件,戎怡便是其中一位。他们经过实地走访,先后创作了《历史上东官河的治理与疏浚》《探访东官河》等十多篇有关官河沿途人文历史的文章。

“这次写作,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不仅重温了自己熟悉的领域,还学到了不少与历史人文有关的知识。”戎怡表示,此后,她探访的位于永宁江上游的北洋渡口,成为她与渡口写作结缘的开端,也是她写的第一个渡口。

她发现,渡口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与地方的人文历史也有深厚的联系。

戎怡的渡口系列作品,还受到原台州市渡口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齐小林的启发,他提供了不少帮助,还给她介绍了一些老渡工。

于是,戎怡的渡口探寻之旅,由此开启。

十几年来走遍台州各地主要渡口

戎怡笔下的渡口,她都去过不止一次。每一篇文章,都是她多次实地探访后才落笔的。十几年来,即使路途遥远,她也乐此不疲,走遍台州各地主要渡口。

“去过现场才有感觉,只有亲眼见过,才能写出来,有时候写着写着发现还有疑问,就再去一次。”戎怡说,她不会开车,每次出门只能靠着一辆电瓶车来代步,远的地方便坐公交车,有时则需要打的。

有一次,前行的路电瓶车过不去,戎怡只能把车先停在路边,然后继续走。可她没想到,这段路不太好走,距离也挺远,走到半路就有点晕乎乎的。

“我有点低血糖,每次出门都得带点吃的,但当时零食放在车上,回去拿又很不方便,情急之下就在路边的橘树下找了成熟掉落的橘子暂且充饥。”说起这段经历,戎怡哭笑不得。

渡口就像一颗颗洒落于大江两岸的璀璨明珠,津渡便是连成珠链的金丝银线。“如果以河道为经,津渡为纬,纵横交错成一张大网,一个个渡口点缀其上,熠熠生辉。”戎怡说,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津渡必然占重要的地位,它承载着两岸文明的流传与沟通,哺育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台州人。

早些年,手机导航还不甚流行的时候,戎怡出门探寻古渡,就凭着一张嘴勤问,将灵江、永宁江等流域的大小渡口都走了个遍。

在一次次探访中,她发现,台州的渡口有个共同的特点:有渡口的地方,必有路廊和渡口庙。“目前,灵江流域尚存西岑渡、红光渡、马头山渡等十几个渡口,附近公路主干道上均设置了渡口路标,并修建了候渡亭为过渡民众避风遮雨。”

然而,随着江河变缓,淤泥沉积,河床慢慢变窄,古渡口逐渐被桥梁取代,所剩无几,而那些路廊和渡口庙也随之减少,有些已成为古迹。

与60多个渡口邂逅不一样的故事

要问台州有哪些渡口?都分布在哪?这些问题,戎怡早就烂熟于心。当她循着探访的顺序一一道出自己去过的渡口时,几乎没有一丝犹豫,脑海中早已绘出了那张巨大的地图。

这些年来,戎怡把自己探访过的渡口都写在文字里,目前一共写了33篇文章,十多万字,涉及60多个渡口。

她希望通过文字与读者同行,一起穿越时空,与古人交流沟通,阅读台州浓厚的历史文化,感受母亲河的源远流长。

“虽然如今渡口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在交通史上曾写下辉煌与传奇。”戎怡说,渡口为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繁荣一方经济、地区文化交流、政令上通下达,以及军事等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从当代“张家渡镇”“邵家渡镇”“埠头村”等地名中可以了解,古时候津渡对村庄、集市、乡镇的形成和兴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江口是戎怡曾经工作过5年的地方,这里就有个渡口在古代作为交通要道,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她介绍,江口渡口是清朝重要津渡,古代赶考学子从温岭到台州府,喜欢走水路,从官河坐船到江口渡口,再改乘外江轮船赶赴考场。

回顾这些年的探访经历,戎怡坦言,年轻时为生计而忙碌,退休后为爱好而奔波,边探访边写作的日子很有意思,让生活变得很充实,“每次探访都是一趟特别的旅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景,也可以遇见不同的人和事,学到很多东西。”

《嘉定赤城志》里记载的千年古渡仙人渡,就在临海市河头镇百步村,戎怡也去探访过几次,这里的美景,令她印象深刻。“这里溪涧宽逾百米,水特别清澈,两岸青山倒映溪中,郁郁葱葱,生机氤氲。”她说,要不是为了写渡口,可能自己这辈子要错过这番美景了。

“每个渡口都有它的故事,越写越有味道。”在每一趟旅程中,戎怡常常能碰到热心的村干部、村民和老渡工。有好心人送她过渡,也有热心村民开着电动三轮车给她带路,还有热情的老渡工请她到家里吃饭。她的每一篇作品的完成,也离不开这些人的帮助。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