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0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浙江首批!黄岩2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27 17: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近日

省水利厅公布

首批浙江省重要水利工程遗产资源名录

黄岩官河、直街宋渠工程上榜

01
官       河
遗产类别:河渠

黄岩官河于五代(907-931)时开凿,大约在吴越王钱镠大兴浙东、浙西水利时所修筑,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其中↓

东官河

东官河全长13.7公里,黄岩境内长10.48公里,横贯仁风、飞凫、灵山诸乡。东官河乃黄岩灌溉、排涝的主干河道,也是连接黄岩、太平、路桥、海门各乡镇之间的运输大动脉,故而历来当政者十分注重官河的整治。

明末清初,南官河曾一度淤涨成沟洫,县城与路桥的航运绕东官河通过。同治九年(1870)正月,知县孙熹投工20余万工,疏浚南官河和东官河,并于东岳庙前砌筑土坝,以御咸潮侵入。民国10年(1921),按亩捐资,疏浚自瓦河头至双龙陡门一段等等。

上世纪60年代初,长潭水库建成后,东官河列入水库灌区配套工程项目,工程完成后,东官河的状况大大改观,河床加宽,又有充足的流水量,使得内河航运业得以空前发展。



进入21世纪,东官河作为黄岩骨干排涝河道的过水能力日益减弱,城区淹涝灾害的隐患不断加剧。黄岩自2006年就多次对整治东官河作出决策,真正大力度的实施自2012年初开始。2014年,东官河整治工程被列入浙江省政府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西官河

西官河位于城区西郊,是黄岩三大官河之一,西官河自澄江街道桥头王与中干渠相接,东流经仙浦汪、大路头、大树下、罗家汇、圣堂、至卷洞桥入西江,全长5.35公里。

宋代,德佑二年(1276)迭遭战祸,两岸民居尽毁,河几成废。直至民国21年(1932年)西江闸即将完工时,为解决西江与永宁江的航道连通,决定以西官河为江河联运水道,于民国22年(1933年)招工疏浚,定河面宽12米,河底宽2.5米,深3米。对大树下、罗家汇、前洋、上赵、卷洞桥等过于迂曲处裁弯取直,以利航行。

1963年11月,西官河列入长潭水库灌区配套河道,进行全线疏浚,接通中干渠,设计河口宽11.6米,底宽1.7米,通过灌溉流量7立方米每秒,工程于次年2月竣工。



2020年,黄岩区提出打造“千年永宁”文化坐标的口号,将“官河古道”的建设提上了行程,给绕城而建、伴城千年,具有防洪排涝、观光运输等功能的西官河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让其在千年历史积累与沉淀的同时换发出了新的时代生机。

南官河

南官河以灌溉为主,为西江下游左岸支流,也是温黄平原上最长的一条横跨西江、金清两水系的人工河道,素有“浙东小运河”之称。自城南西洋郑接西江,东流至小南门折南经十里铺,到坝头闸。闸上为西江水系,闸下为金清水系。继续东南流,经路桥至上蔡山坑口,入温岭境内,全长65公里,境内长8.18公里。

北宋元祐七年至九年(1092~1094),浙东提刑罗适到黄岩,见南官河岁久壅塞,旱涝灾害频作,民间水利纠纷不断发生,便实地考察,提出浚河、改埭为闸的治水方略。他主张顺水之性,避害趋利,解决通航、排涝和灌溉矛盾。主持疏浚南官河,建石漱、黄望、周洋、永丰4闸,开创台州建闸先例,从而缓解了蓄泄矛盾。

疏浚南官河是历代黄岩父母官的一项大事,据史料记载,这条运河大规模疏浚在南宋时5次,元代1次,明代4次,清代7次,明国6次。绍兴十九年(1149)、淳熙元年(1174)和十一年、庆元二年(1196)、嘉定十五年(1222)均对南官河及其支流作过整治,从而使温黄平原初步形成了河网蓄泄系统,提高了排灌和航运能力。



长潭水库建成后,南官河作为长潭灌区配套工程列入计划,工程完成后,南官河的状况大大改观,河床加宽,又有充足的流水量,使得内河航运业得以空前发展。

02
直街宋渠工程
遗产类别:河渠

直街宋渠工程位于宁溪镇上宅居委会附近。宁溪直街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距今八百多年,是当时镇府所在地,元明以来成为“宁川钜镇”,“宋渠直街、桂陌秋香”是小镇的诗意表达。直街内开凿渠道一条,现称宋渠,为当时附近居民的主要水源,承担了当地的生活、灌溉用水。后随时代变迁,宁溪直街日趋衰落,宋渠淤积严重,水质浑浊,原有功能丧失。


近年来黄岩区启动直街宋渠历史风貌改造项目,对老街两侧住户的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截污纳管,挪开铺设在直街水渠上的空心板,清除渠道淤泥,用溪石铺底砌墙,再从黄岩溪引水而入。沉寂多年的古渠重见天日,渠道两侧采用干砌卵石护砌,渠顶两侧为青石栏杆,仿古路灯素雅沉稳,老街流水、游鱼嬉戏,历史中繁华热闹的景象得以重现。直街进口处树立“直街宋渠”牌坊,彰显历史悠久,让直街宋渠重新拥有了时代活力。



直街宋渠作为宋朝建设的水利工程,对于当时的文化历史研究也具有一定意义。

来源:黄岩发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