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服拉链坏了,下楼就能换;自行车车胎破了,路边就能补;雨伞骨架断了,到街角就能修……曾几何时,街头巷尾的“小修小补”摊随处可见,不仅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也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如今,台州各地的“小修小补”摊都去哪了?上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布了《全市修鞋、修边、配钥匙服务点名单》,瞬间刷爆朋友圈,本地媒体也纷纷转载。为何人们对“小修小补”情有独钟,又该如何让它们规范有序回归?
居家过日子,“小修小补”少不了,这既是一种物尽其用的良好习惯,也是一种厉行节约的可贵品质。事实上,随着城市发展,“小修小补”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比如配钥匙、修拉链、改衣服等。正所谓,城市再大也是一砖一瓦地建,生活再好也要一针一线地过。然而,能“小修小补”的地方却越来越少了:新建社区没有为此预留场所,不少老旧小区,也在改造升级之后取消了原来的摊位。于是,呼唤“小修小补”回归的声音日渐高涨。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2月,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传递鲜明信号——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城市管理者为其回归“扶上马,送一程”,不仅给街头手艺人更多发展机遇,而且能满足差异化的消费诉求,为社区生活增添更多人情味,于“小细节”中彰显“大民生”。但也要看到,这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而是要“规范有序”,其中蕴含着城市管理理念的转变。只有下足“绣花功夫”,才能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展现城市兼容并蓄的人文关怀。
一方面,要在服务上提质。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刚需”,“小修小补”显然不仅仅是修鞋、配钥匙等小生意,也承担着一定的公共服务功能。商务部因此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圈一策。我市各地不妨在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基础上,简化审批程序,为经营者提供房租、水电等方面优惠或补贴,以丰富的服务供给实现全时便捷,满足全龄友好。
另一方面,要在创新上升级。让“小修小补”有序规范回归,其实就是破解民生之需与市场规则、城市风貌之间的矛盾。比如,仙居街头,城管的执勤岗亭变成了小木屋式的便民服务点,进驻商户不用推着“移动摊位”风吹雨淋,开窗就能营业;在天台,一批手艺人通过“摊省心”申请到了暖心摊位,有了整洁美观的“栖息空间”;还有的地方引导便利店、社区超市“一店多能”,或利用社区边角、街道闲置地方,为“小修小补”从业者划定经营区域。思路一变天地宽,值得大力探索。
相信,未来随着“三高三新”战略步伐的加快推进,“小修小补”也会逐渐在市民生活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每一个台州人都能在更便利、更舒心的日子里,真正感知到独属于这座城市的人情味、烟火气。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