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50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独特古宅和稀世藏品,静静地去端详去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2-15 09: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
跟着《趣台州》逛遍奇妙的乡村博物馆,走进杏田文化博物馆






坐落在路桥区横街镇坦田村,陈氏是该村的大宗族。自宋元时期,陈氏始祖陈司聪自仙居迁居于此,因该地“左控凤山,右襟龙浦而洋屿乃做镇之山”,于是手植杏树于田,因名其地为“杏田”。

该村散落着不少明清古建筑,其中杏田文化博物馆是陈氏后裔自筹资金修缮重建的“同兴里”古宅院,还被选为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里面陈列了杏田陈氏的家谱以及各类古件,全面、立体、多元地展示了杏田陈氏的世代变迁。

这里的建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同兴里”四合院占地1500余平方米,为清代武举人陈震辉府邸。先不谈里面陈列的老物件,光是这座古宅建筑所渗透出的儒风雅致的文化气息,就值得细细欣赏。

来到古宅院,黑漆大门,青砖黛瓦,庄重中又透露出几分气宇轩昂。第一眼望去,台门上的“国恩家庆”和“忠孝传家远、诗书遗泽长”的题额和楹联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陈氏先贤特请进士王咏霓书写,这不仅是先贤们对后代寄予的厚望,更是宗族长幼有序、和睦共处、家道兴盛的重要指南,与古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台州和合”文化氛围。

“同兴里”古宅院呈“口”字形构建,以砖木结构为主,布局简洁,造型古朴,辅以雕饰。其中彩绘雕塑是一大亮点,它有着栩栩如生的吉祥图案和图腾,不仅结合了中国易经文化,还融入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规律。虽然历经岁月变迁,但是“同兴里”独特的建筑风格就算到了现在,也丝毫不过时。

古宅处处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例如以方井设计的庭院天井,蕴含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融汇着东方哲学与智慧的创意。还有鬼斧神工的非遗木雕技艺,浓郁特色、自成体系的非遗灰雕技艺,以及神秘莫测的精巧斗拱,它们将陈氏先贤的思想、情绪和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灰雕起源于我们路桥,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工艺之一,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杏田文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陈坦然介绍,灰雕在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展示了路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传统艺术工艺。

虽说博物馆里的藏品见证了“杏田文化”的沧桑岁月,不过光是古宅本身,就犹如一个独特的露天古建筑博物馆,处处皆是惊喜。

这里的乡贤,书写了动人的往事

大多数古宅在岁月的变迁中,多少会出现倒塌危险,这个拥有700余年历史的“同兴里”也不例外。如今它依旧保存完整,离不开坦田村众多乡贤的倾力相助。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年代,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兴里”古宅院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发现该现象后,陈基来、陈培良、陈崇昌等人决心将祖先留下来的珍宝保护好。于是他们自发组织召集陈氏后裔商议,决定筹款全面修缮古宅院,但因当时基础条件不够具备等原因,无法实现全面修缮古宅院之梦想。他们就嘱咐子女,若条件成熟许可,一定要将“同兴里”古宅院全面修缮保护。

“他们为了古宅的修复,花费了不少心思,像陈基来是一位退休教师,当时他主动出资并动员子女参与捐资。为减少修复古宅院中的开支费用,他开着电动车为修缮古宅院琐碎事而奔波,因劳累过度往进医院。”陈坦然回忆起古宅修缮的往事,依旧感动。

当年,修缮保护古宅院的信息一传开,村里的百岁老人郑鲍琴和90多岁的陈崇锵、王梅领知道后,将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用于修缮古宅院。80多岁的陈基芬,积极动员孩子们参与捐款,还精心收集查找、整理有关“杏田古村”的历史文献资料。陈培良主动出资并动员子女捐款,为节省修缮开支费用,他经常冒着酷暑为修缮而奔波,并积极参与清理整顿场地。就连婚嫁出去的后裔们和住在异地的陈氏后裔、乡贤们,也都纷纷主动送来资助款。

在众多乡贤、民众的支持下,如今的“同兴里”处于青山绿水之中,白墙青瓦,鳞次栉比,小河清澈环绕,显得非常和谐自然,如同一幅淡雅朴素的美景图卷,令人心生向往。

这里的藏品,印刻了佛教的文化之根

“同兴里”古宅作为乡村博物馆,一楼设有名家书画室、民俗展示馆和乡贤名人馆等。

每个展馆里都陈列着各式藏品,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莫过于《贝叶经》。《贝叶经》发源于印度,有2500多年的历史,记载了佛陀所传正法,是佛教现存藏经中最珍贵的法宝,也是研究古代东方哲学、艺术、历史的珍贵史料。

在印度,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几乎已失传,在中国同样已相当稀少。玄奘从印度取回的657卷《贝叶经》,珍藏于大慈恩寺藏经楼及地宫。历代方丈僧人将其视为稀世珍宝严加看管。然而1300多年的历史沧桑,使这些历史珍宝散落遗失,存世无几。

目前摆放在杏田文化博物馆的《贝叶经》是集经文、译文、绘图、书法于一体的贝叶书画金刚经,也与王咏霓有渊源,该经夹板上“贝叶画像金经”的字,就是他题写的。

古印度人将贝多树的叶子用水沤后代替纸,并喜欢用贝叶来写佛经,这种写在贝叶上的佛经被后人称为“贝叶经”。由于古贝叶保存不易,现存的贝叶经已经很少了,所以显得这函贝叶书画金刚经更加罕见独特。

博物馆的二楼存有古籍善本,还开设了琴棋书画室,很适合拍照打卡。例如“书香门第”是一间琴室,墙上满是名人书法,与古宅的原木墙面相互呼应,分外雅致,房间中间摆放着一套红木桌椅,桌面上放置着一张古琴,仿佛正等人弹响。

“余庆堂”则是一间书房,桌面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在红木方桌的右侧,是镂空设计的木质展示架,上面摆放了各类瓷器,精致秀美。还有“见贤思齐”“农耕时代”“百年谷仓”等,都是不同主题的小房间,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古代生活风貌。

>>>小贴士

杏田文化博物馆位于路桥区横街镇沙园北路1-16号,全年免费开放。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