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67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朱熹后裔朱葆三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30 09: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朱佩珍(1848—1926),字葆三,以字行,黄岩转迁定海城中,国子监生,花翎二品衔侯选道。朱葆三是近代上海工商界领袖、上海总商会会长。据清宣统《镇海虹桥朱氏重修族谱》记载,朱熹六世孙朱启迪为镇海虹桥朱氏始迁祖,上海滩巨商朱葆三为朱熹在黄岩的第二十八世孙。

朱氏源流

据《粤桂朱氏源流》《江西朱氏源流志》载:朱熹远祖朱古僚,又名环,制置茶园,为迁婺源始祖。至第八世朱松,入福建,生子朱熹。朱熹为迁福建考亭朱氏始祖。《婺源茶院朱氏世谱》乃朱熹亲自主修并作序,以朱环为婺源始迁祖第一世。序中载:“癸卯五月辛卯,因阅旧谱,感世次之易远,骨肉之易疏,而坟墓之不易保也,乃更为叙次,定为《婺源茶院朱氏世谱》。”从序中可知南宋淳熙九年(1183)开始修谱,“而熹抱孙焉”,说明已有第三代了。并且要求后人“徽、建二族,自今每岁当以新收名数,更相告语而附益之。庶千里之外两书如一”。所以,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朱氏所修谱牒应该比较靠谱。

朱熹生有四子:(一子早夭)塾、埜、在。埜生四子:钜、铃、铎、铚。铎生三子:澂、沂、澄。朱澂,一名朱濬,初任庐陵教谕(文天祥是其学生),生有果、梧二子。朱梧生有二子,长子启迪,迁浙江虹桥,次子启明留居白营。总谱关于迁浙后裔的记录与清宣统《镇海虹桥朱氏重修族谱》基本吻合。据清宣统族谱载, 镇海虹桥朱氏,堂号徽荫堂,先祖、名人始祖有朱熹, 始迁祖朱濬, 本支祖朱启迪。朱熹四世孙朱濬,自建阳移居镇海城西之白营,传二世至启迪,复自白营迁镇海虹桥,是为虹桥朱氏始迁祖。

据《镇海虹桥朱氏重修族谱》迁居黄岩转迁定海派世次录记载,朱葆三曾祖朱武于,诰赠荣禄大夫,娶陈氏,诰赠一品夫人。故后夫妇合葬于黄岩方山下凡井;祖父朱朝龙,诰赠荣禄大夫,娶黄岩周氏,诰赠一品夫人,生有三子三女。故后夫妇合葬于黄岩方山下红朱岩下;父亲朱祥麟,字允坤,号玉书,黄岩桂枝巷人,转迁定海城中,任定海守备、署右营游府,貤封资政大夫,娶黄岩方氏,貤封夫人,生有三子四女。三子分别是佩瑜、佩珍(字葆三)、佩章。故后夫妇合葬于定海北门外雷鼓山。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朱葆三世籍黄岩,至迟从朱葆三的曾祖父开始,就已定居黄岩,直到他父亲朱祥麟久在定海任职以后,才将家室迁往定海。在后来的朱葆三《赴告》中也称:“君姓朱氏,讳佩珍,字葆三,世为浙江黄岩人。幼随父官定海,遂占籍焉。”

族谱对朱氏自虹桥迁黄岩转迁定海也作了说明:“此派相传由虹桥迁居黄岩,后官于定海,因家于定,而不详其系出何公,迁自何年。惟核之采访册,内载有朝字行,与本族公七房二十世朝字行适合,是即为本族公七房下之明证。”

黄岩发现朱葆三启蒙教育用书

清末民初名闻上海滩的朱葆三,既是朱熹裔孙,且世籍黄岩。我们在搜集朱葆三的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朱葆三学习用书《敬艺堂智灯难字》一册,书较为破旧,长宽21×12厘米。页面呈黄黑色,除了没有封面,内容尚完整。第一页为智灯难字目录,上下两卷一本全。上卷:天文、地理、时令、人物、神鬼、人事、宫室、官具、军器、乐器、农器、家具、匠具、船具、祭器、冠服、首饰、身体、疾病、珍宝、紬帛、颜色、饮食二十三类;下卷:杂货、文史、药材、艺业、谷粟、飞禽、鳞甲、虫豸八类,以及拾遗、通用、正例、辨正、并肩、三合、误读,还有“课业对类”从“三字对”至“七字对”例句若干。一本薄薄的启蒙用书,包罗万象,真可谓百科全书。敬艺堂在当时是一家正规有档次的出版商,出版有清代山阴樊廷枚补注《四书释地补注》,清曹光熙编的《医书类腋》,清曹克安编写《幼科要览》以及清范日俊撰《地理辨讹》等多种涉及各学科领域的书籍。

这本《敬艺堂智灯难字》正文首页行间空白处赫然盖有“字葆三号立堂行二”八字长方朱印。说明这本书的主人是朱葆三。这本书在黄岩发现,可以证明朱葆三儿时是在黄岩度过的,也改写了朱葆三的启蒙教育记录。朱葆三幼年大部分时间应该在老家黄岩读书。从其父朱祥麟经历看,作为一名武官,他刚赴任时不大可能在频繁的调动中把年幼的儿子带在身边,极有可能朱葆三是由母亲方氏在家乡黄岩桂枝巷抚养,并接受启蒙教育。1851年定海遭遇太平军外围影响时,适值朱祥麟在定海城守营任上。史料称“粤寇犯浙,游击公治城守,命君侍母”。

《敬艺堂智灯难字》比《三字经》《千字文》深奥得多,据该书的难易程度,朱葆三的语文程度起码达小学毕业,只有这样他才有基础学外语。并不是坊间传说朱葆三未见有受过良好教育的记载,在赴上海前所受教育程度很低,云云。

1859年,朱祥麟将家眷移居定海县东乡北蝉村后,11岁的朱葆三每天徒步往返数十里侍奉父母。后因父亲病重,家道中落,朱葆三于1861年去上海学做生意。

朱葆三也有号

朱葆三上下三代均有字和号。父朱祥麟,字允坤,号玉书;弟佩璋,字盛贵,号捷三;子鸿藻,字绍祖,号子奎。迄今为止,见于各种介绍文章都只说“朱佩珍,字葆三,以字行”,未提及朱葆三有号。在朱葆三的启蒙用书《敬艺堂智灯难字》中,盖有朱葆三朱印“字葆三号立堂行二”,确切地证实朱葆三号“立堂”。因是朱祥麟次子,故有“行二”二字。在朱葆三以后的人生履历中,似乎都未提到他的号,朱葆三为何有号不用?我想或许朱葆三在上海时名气已经打响,上海滩曾流传有“上海道台一颗印,不及葆三一封信”之谚,他不想再节外生枝,影响事业。又或许“堂”字泛泛,不提也罢。当然,真正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考证。

积善之家有余庆

朱葆三并没有像他父亲一样当一名武官,而是在14岁时就来到上海闯荡,自学珠算、语文、英语等。凭借与生俱来的经商天赋和自身的勤奋刻苦,他从一个小学徒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工商巨擘。他办实业、做保险、开银行,历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上海商务总会协理等职﹐成为上海工商界显赫一时的人物。身为朱子后裔,他在经商办实业的过程中,始终以儒家的“信义”两字为准则。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儒家传统的经商文化,也体现了回馈社会的儒商精神。朱葆三晚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创办和投资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孤儿院、妇孺救济会、贫民平粜局等社会福利事业。他还创办了定海公学、宁波益智学校等教育事业。从这些善举中可以看出,朱葆三是个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商人。上海的一条马路曾被命名为“朱葆三路”,这是上海以中国人命名的第一条马路。



朱葆三像



《敬艺堂智灯难字》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