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8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西浦古渡,见证一城繁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18 10: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赵伯澐看西桥


西浦渡口遗址


五洞桥


西江闸

西浦,在黄岩城西北,西江河至永宁江入口处,与城东北的东浦遥相呼应。

西江河是永宁江最大的支流,源出县南院桥与太平交界的太湖山,中上游有永丰河,东南中泾、西南中泾、中干渠、南官河、东官河及西官河等支流。自永丰河向北入永宁江,这段河道宽逾30余米,全长4.7公里。

而永宁江另一支流东官河,从大南门映秀门外北流,主流从柔桥路向东去海门,小股支流则北出东浦闸入永宁江。两条河道左右合抱,成为黄城天然之屏障。

西浦渡就在西江河浦口之上游百米处,始建时间无考。

古渡地处西桥闹市

据宋《嘉定赤城志》载:“西浦渡,在县西门外。后以建西桥废。”那么西浦渡在宋之前就已存在。黄岩古城有五座城门,其中西门液金门离县治最近,仅隔百米长的西街,街尽头便是西江河的西浦渡口。

古时候,西浦渡是沟通县城与西部各乡镇的唯一通道,是乡里人到县城办事、入市采购、走亲访友的必经之路。这里地处闹市,宋明时期就有清镇坊、至善坊、务本坊、拱秀坊、翔光坊、太平坊、朝元坊等诸多街坊,集市井然,巷陌纵横交织,商铺、小作坊星罗棋布,形成繁华的文化、商业中心。

同时,西浦渡是县邑人外出西乡的唯一要径,黄(岩)永(嘉)捷径,就是自县城出西门,经桥上街、焦坑、山头舟、小澧桥、乌岩、宁溪,然后越过决要岭进入永嘉县。另外有通往温州的西南捷径,去临海的黄临捷径,到乐清的临乐捷径,通向仙居的黄仙便路,都与黄永捷径衔接后再出去。

由于地处繁华闹市,渡口同时也成了黄城主要的商埠,河畔埠头累累,河道船帆如林。经内河能通沙埠、院桥、太平等地,出浦口上通北洋潮济,下达栅浦、葭沚,或者经江口转至临海、天台、仙居。故而,西浦自然成了要津咽喉。

五洞桥的前世今生

西浦渡因历史久远,其名称大约少有人知,而说起五洞桥,那就老少皆知了。

话说到了宋代元祐六年(1091),黄岩知县张元仲,考虑河深流急,舟船过渡极不安全,便发动民众建造跨河桥梁。

旧志记载:“张元仲,字孝友,建安人,于西江上垒石成桥,桥修六十丈,广三丈。”自此天堑变通途,“民甚便,感其德,呼之孝友桥”。

然而,每逢大潮汛时节,海水倒灌,潮流冲撞,抑或上游山洪暴发,洪峰摧击,孝友桥时有损坏,最终毁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

同年,“县人赵伯澐纠合重建,筑为五洞,桥面亦五折,取道当中,坎两旁以窍水,翼栏其上,视旧功十倍焉。今但呼西桥。”(引自嘉定赤城志)。

赵伯澐,绍兴二十五年(1155)生,嘉定九年(1216)卒,赠通议大夫。其父赵子英,系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绍兴五年(1135)任台州府黄岩县丞,安居黄岩,成为黄岩赵氏始迁祖。

自宋以来,赵氏一族名人辈出,进士及第者众多。其中最有建树者为赵师渊,乾道八年进士,“与朱(熹)文公游得其要旨,修通鉴纲目,文公与之论校,往来凡八书”。

而黄岩人最熟悉的当属赵伯澐。2016年5月,在屿头乡前礁村发现的赵伯澐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多件玉器、水晶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尤其是大量丝绸服饰,曾在杭州国际G20高峰会议中展出,给我国的丝绸文化增光添彩,也让黄岩博物馆的展品一下子提升数个档次。

赵伯澐政绩未见史书,40岁即离职还乡,大约只是个风雅乡绅,但他倡议修造的五洞桥,却让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五洞桥造型精巧别致,气势恢宏。每一桥洞由青油石筑垒成拱桥,然后五座拱桥环环相扣,相映成趣,如长虹横跨西浦。其构造科学合理,历经700年完好无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上游的西江公路桥建成,五洞桥的人流量才分流渐减。

五洞桥自古以来是黄岩人的骄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好题材。明代太平人林应惕有诗《洞桥对月》曰:“浦口潮初落,桥门月正华。芦舟依断岸,溪濑聚团沙,斗酒诗情迥,盘鱼海味嘉。归肎兴更好,吹笛落梅花。”

今日的五洞桥已被列为省文保单位。看那桥体条石上斑驳的岁月痕迹依旧,桥栏上精琢的莲花石柱依旧,还有那些攀援垂挂的古藤,也是年年常青,葱茏依旧。

近年,黄岩区政府筹资将原已淤塞的河道清理拓宽,西岸已被埋在民房基础下的第五个桥孔也重见天日,五洞桥恢复了旧时模样。同时保护、维修桥上街古街风貌,改造升级西江公园,加强绿化设施建设,恢复官河古道,西江两岸面貌焕然一新。

周边古迹尽显历史厚重

跨过五洞桥,路分两支向西延伸。

左为卷洞桥路,是黄永古道的初发地。向西走几十步遇一路廊,右旁是显应庙。庙门向南,门口立两大石虎,磨损厉害,形象已模糊,据说是宋代古物。堂内有两组神像,其一是县府西北角的福佑庙拆除后供奉在这里的。

右边便是桥上街,是目前黄城唯一保存完整的老街,许多建筑为晚清风格。西桥自古是出名人的地方,除了皇室赵氏一族外,另有王氏、蔡氏、葛氏、陈氏等历史上的辉煌家族。

王氏先祖王珏,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王琥同登甲子科进士,授官为屯田郎中,后便在西桥安居。自此,其后人及第封官者层出不穷,《西桥王氏宗谱》中,一个个耀眼的名字让其成为黄岩著名的旺族。特别到近代,军机大臣王彥威,外交官王良,教育家、史学家王舟瑶等尤为杰出。当代西桥王氏中也是人才济济,理学博士王恭睦、语言学家王敬骝、书法家王敬堂等名人数不胜数。王家祠堂尚存几间老屋,可惜祠堂台门已被破坏。

五洞桥北边左岸,旧时有孝友小学,后改为西江小学。现在这片漂亮的古建筑,是从后巷迁徙过来的淑德小学旧址,即著名的五凤楼。主体砖木构建,台门、大厅、东西厢房、楼房,呈中轴对称设置。门楼为凤头,东西厢房及主楼的屋檐高翘,恰如五凤展翅,故名。淑德小学的创办人是林卢云,原名卢素云,黄岩本地人,是著名乡绅林元荣的媳妇。林卢云挣脱家庭束缚,赴杭州冯氏女子学校求学,后用自家田产创办黄岩第一所私立女子学校,即后来的淑德小学。

此建筑又因其曾为中共台属特委机关驻地,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卢云的侄儿林尧少年有志,1934年燕京大学研究院读书时就积极参与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将中共台属特委机关驻地设在淑德小学,领导台州地下党的抗战工作。

不朽的西江闸

再往北,从双江公路桥下穿过,便到了西江闸。西江闸坐落永宁江畔,现属永宁公园内景观。钢筋混凝土结构,宽20米,高7米,为八孔胸墙式中型水闸,始建于1933年。

西江闸在阻挡咸潮、储蓄淡水资源、防旱抗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江流域的近200平方公里的农田为之受益。

离闸门不远处有石碑耸立,上题四个大字“魂兮归来”,这是当年设计建造西江闸的工程师胡步川先生的杰作。胡步川(1893-1981年),临海人,1930年受省水利局聘请,毅然辞去华北水利委员会高级职务,到温岭水利工程处任职,主持西江闸设计施工,与水利专家章育密切配合,经过三年艰苦努力终于建成西江闸。

工程建设过程中,胡步川任劳任怨,事必躬亲,因操劳过度,导致患病吐血。

先贤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仰,慈爱仁德令人感动不已。虽然西江闸已失去防潮蓄水的水利作用,但它的历史功绩永垂史册。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2-10-18 16:18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西江闸是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五洞桥资格更老,抗击了多少狂风巨浪,证明质量一流,比现在有些没几年就得大修豆腐渣工程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