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7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19 10: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江亭渡是“台温”与“温杭”的必经之路,也是亲友送别之地





碧桃红杏倚栏干,映水繁华足胜观。

莺语似传春色好,花枝犹怯晚风寒。

貂裘已敝浑难问,龙剑新硎只自看。

日暮江声还入座,可无舟楫济狂澜。

《江亭晚眺》是明代太平人金一德对江亭渡口晚景的描写,春色娇好,但是江南的早春却寒意料峭。恰如今日,永宁江畔江滨公园里,细柳飘曳,桃花含苞,江水清清,草色茵茵。春意渐浓,而岁月的痕迹却缥缈恍惚,日渐日远。

江亭渡,黄岩域内最早的渡口

江亭渡,旧志说在县治的北边一里地。黄岩县治于宋宣和五年由县令王然重建,近千年来县址几乎未变。那么江亭古渡便在今黄岩大桥上游百米处,原山地货行埠头这个位置。

江亭古渡,是黄岩域内最早的渡口,也是台州仅次于灵江中津的第二大渡口。据《台州交通志》记载,它始于汉至三国。再往前已无所考。然而,据史志记载,公元前500年前后,徐偃王从江苏宿迁迁都黄岩大唐岭东,那成千上万的人马以及硕大的财产辎重,浩浩荡荡地过江,岂能飞过天堑?江亭古渡的历史可否再往上推几百年呢?

见证了黄岩历史上的繁荣

江亭渡自古是交通要津。无论台温古驿道还是温杭古道,江亭渡口是必经之路。古时候的永宁江江道宽逾三百多米,江流湍急,渡船是唯一交通工具。江南江北亭台楼阁,驿站邮馆迎来送往,渡口是十分繁忙的。江亭,或许便是古人诗中的长亭,送别亲朋好友的饯行之地,“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驿运,始于汉,盛于元明时期。那时,县境内的黄土岭、浮桥头、十里铺、店头街、柏岙街、盘山岭头,桐屿、石曲、半洋坦等地都设有驿铺。县前铺旧在县治西隅,明宣德年间移到埠头。嘉靖壬子毁于倭乱。县令高材重建于拱辰门外二十步。在永宁江畔,客栈旅馆星罗棋布,一片繁华景象。宋宣和年间县令王然始建清远楼。绍兴二十年县令杨炜重建改为问津楼。后倾圮。嘉定四年县令杨圭重建,名黄山参政楼。在黄山楼侧旁有澄江馆。另外,县治东北一里左右的地方有永宁驿,宋乾道三年(1167)改名为仁风驿,元至元十三年毁于兵灾,二十四年复建,明洪武二年改名丹崖驿。

清末废驿改邮。但1938年公路因战争受毁后,驿运又开始复兴。1944年7月,浙江省驿运管理处为了加强调度,经省政府同意在临海设置办事处,统辖临海、温岭、黄岩等六县站。黄岩驿运站为官办的主力,站址设永宁江北岸普光堂旁,主管水运,负责封船、调船和征收税金等。抗战结束后,县政府撤销驿运机构,黄岩驿运站才宣告结束。

利涉浮桥的千年演变

为适应日益繁忙的交通需求,宋嘉定四年(1211)二月,黄岩知县杨圭在江亭渡架设浮桥。浮桥长100丈,宽3丈,使用桥船40艘,名为利涉浮桥。百姓欢天喜地,乡绅贾客更是争相称赞。宋侍郎叶适《利涉桥记》有一段记录:“嘉定四年二月,黄岩县浮桥成,林鼒叔和对知县杨君言,‘……县东南车马担负,而客之途,皆达于桥;西北樵采携挈,而民之市,皆趋于桥;诸公跨天台,陟雁宕,行过黄岩,皆喜曰:增一桥矣。盖奔渡争舟,倾覆蹴踏之患既免,而井屋之富,廛肆烟火与桥相望不绝,甚为壮也。’……余少从叔和兄弟游,每为余言:‘县直北山,爽气浮动,花柳之丽,雪月之胜,无不在江北。’余闻至程头,必徘徊顾瞻,辄阻江而返,屡矣。今既桥,而叔和与邑人日曳杖娱戏于北山,潮生汐落,随江降升,悠然如泳汉浴沂,以歌令君之遗德。”

元代潘士骥有《利涉桥诗》曰:阳侯欲截澄江道,江北江南天杳杳。鱼贯轻舟影不流,蚁移过客何时了。几回吹断西风颠,云斤月斧费万钱。沙禽冷眼岸花笑,空山有石无人鞭。

浮桥早期用植物制品为缆。到清朝康熙十九年邑人募捐资金改用铁缆。后因船小板薄,浮桥不时损坏,乾隆乙酉年县令吴玉瑜改建用大船。船板厚二寸,船宽过二丈,铁缆每一箍重八斤,这样桥船牢固捆绑,行人过往安全不再有患。乾隆三十三年县令王憕重修,一如旧制。咸丰辛酉毁于寇。同治初县令周成镐又重建,并专为浮桥设置田产千亩,以备维修经费。

1940年6月,浮桥管理委员会成立,会址设在黄岩救济院,并规定了过往船只与过桥牲畜的收费标准。1945年浮桥被山洪冲毁,由管委会募捐资金,于1948年修复。

新中国成立后,省交通局第六运输段于1950年2月,在永宁江上开辟汽车渡,地址在南岸荔枝巷和北岸普光堂地段,砌筑石级埠头。渡埠配有单车渡船2艘。大潮汛时,水位涨落差达5米,每天有8小时可渡,小潮汛期间昼夜可渡。黄岩澄江公路大桥竣工通车后,渡运才告终止,浮桥也相继迁移到中游的七里渡。

现代交通达四海

黄岩大桥,于1955年6月竣工,同年7月1日通车。桥墩采用钢筋混泥土管柱桩基,高桩承台,上部结构采用联合梁,是省内第一座自行设计并施工的现代大型公路桥。后因104国道交通压力剧增,于1990年桥面增建平行复桥,各自单向通车,总宽达36米。

据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黄岩水上交通已经相当发达,客船航班上通潮济,下达海门,远至临海等地。五十年代初,大桥上下游有大小码头五六座之多,先后分别建有三义、六顺、永新、江大,金汇元和永升码头。

1953-1960年,航管部门在旧存江大和永升两座码头上相续改建和新建了三座码头,均为浮式水泥趸船结构,泊位四个,最大能靠300吨级货轮。运输扩大至外海,航线以上海、杭州、宁波、舟山、福建等地为主。直到上世纪末,三江口建造船闸后才中断了外海航线。数十年中黄岩港是全县货物疏运的重要基地。

诠释江亭的故事

目前,南岸沿江一带开辟了几十米阔的风景带,上游是永宁公园,下游叫滨江公园。百米外是区政府办公大楼。与史志核对,原县治与渡口有500米之遥,可见永宁江河道已往西南移了几百米。靠近大桥,原有宽十几米、长近百米的山地货行老街,已在旧城改造中消失。江北大桥路民房也全部拆除,取代之的是现代化高档住宅区。江边三圣庙还保存着。据史料记载,三圣庙两次损毁,两次重建,现存的是1993年重建的。庙门朝东,建筑有些古意,是根据老庙的规模重建的。殿前有一座戏台,台上绘有三国人物和八仙过海等故事彩画。墙角搁置一口石槽,长度有三四米,看上去很是古旧,据说是普光寺迁徙时存放在此的,俗称“龙槽”,当地有凿石槽伏蛟龙的民间故事流传。也有老人说是供行人喂马用的,此说可信。

《嘉定赤城志》载:“江亭庙,县东一里永宁江侧,舟上下必乞灵焉,商于海者事之尤盛。”《黄岩县志》记载:“灵顺庙在县北澄江之浒苍头街,旧名江亭庙,俗叫江灵殿……”新中国成立后改县供销社社址。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2-4-20 06: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抬眼可见宋代黄岩县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