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8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爆料] 《人民日报》寻最美乡村丨宁溪这个古村美得不一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3 11: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人民日报》四版组图报道
《地校联动 古村新貌
(寻找最美乡村·乌岩头村)》
聚焦黄岩乌岩头村美丽乡村建设





自黄岩区中心城区西行十数公里,有一座宁静的小山村,名叫乌岩头村。南方多雨,雨后的乌岩头村空气格外清新,溪水潺潺,景色优美,古香古色。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岩区和同济大学建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地校合作机制,对乌岩头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与修复,保留农家传统质朴风貌,做到修旧如旧,同时充分利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开发旅游项目,推动当地历史文化村落展现新面貌、实现新发展。2019年6月,乌岩头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空心村”到“网红村”
乌岩头村的蝶变
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量变:从十几人到近三百人

沿乌岩头村村口的永济桥向前,石头建筑错落有序,圆润的石头外墙是仙居风格,外墙凹凸明显则是黄岩风格。地处于黄(黄岩)仙(仙居)古道的重要连接点,一座古村承载了黄仙两地的建筑文化。



整个村庄,古朴却有本土风格,是乌岩头村老村嬗变后的新景象。而这一切的改变,则是从2014年乌岩头村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开始的。

“在这之前,村里没有产业支撑,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上世纪80年代,村里掀起外出打工热潮。”乌岩头村党总支书记陈景岳说,2014年前后,户籍人口近300人的乌岩头村,只剩十几名故土难离的老人,可以说是个“空心村”。

在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一角的杂志上,记者看到了乌岩头村5、6年前的老照片,木质结构和石头建成的房屋因长年闲置,无人打理,村里110间古民居坍塌了近40间。



在这些“废墟”上,古村落“修旧如旧”,在此基础上新建的民宿、书吧、民宿博物馆等建筑纷纷“冒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最热闹的时候,游客的车只能停在古村外一公里的地方,黄仙古道的热闹景象得以重现,乌岩头村正式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优越的村居环境,让不少外出打拼的村民有了回村居住的念头,目前,乌岩头村常住人口已达800多人,曾经的“空心村”复兴了。

“现在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没有猪圈、粪坑,又有新房子住,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心情都好多了。”离村十几年的村民陈景国,在2018年底回到乌岩头村居住,对村里的环境十分满意。

质变:从讨生活到享受生活

如果说砍树卖钱、外出讨生活,是十几年前乌岩头村村民的生活写照。那么现在,村民更多是回村参与古村建设,在水声、蝉鸣的环绕下享受生活。

从对自然的一味索取,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谋发展。乌岩头村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古村落为核心,发展向周围餐饮、采摘果园辐射的绿色旅游产业,推动整村经济发展进程。

“游客多的时候,村民都是边摘边卖,忙得不可开交。”陈景岳说,种在山脚下的番薯、玉米成了游客最喜欢的“伴手礼”。



村民陈元彬开的竹隐泉民宿,坐落在石板与鹅卵石组成的步道尽头。石头与木材支撑起整个建筑,民宿内部用了原木板、芦苇帘进行装饰,推开阳台门,就是无隔断的休息区。极目远眺,视线被这水、那山填满。

顺着民宿一旁的小路向前,藏有红木梳妆台、插屏玻璃彩画装饰镜等老物件的民宿博物馆;可以体验陶艺、造纸的见素艺术工坊;倚窗听水、看书,带着凉意的过堂风,抚平心头焦躁的呆吧,各色景点一一呈现。这些近几年在老房子里诞生的“新物件”,已经成为村民消遣的好去处、游客眼中的新晋打卡地。



结束采访时,陈景岳感叹道,随着古村落修复、重建进程的加快,乌岩头村以全新的“姿态”,踏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1-6-3 11:48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名很古,村很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6-3 14:4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好适合养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6-4 01: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没有猪圈粪坑就不算村落,顺便造点假的也可以嘛,不然变度假屋了{:1_3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