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数字赋能 活力加码 ——我区扎实推进数字化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15 0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数字黄岩建设是重中之重。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数字浙江”全省一盘棋中,黄岩勇作先锋,已深耕数字化发展多年。

去年,我区实施机器换人350台,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22家;新建5G基站635个,企业上云550家;引进海康威视、绿保科技等数字经济项目;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被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是多处着墨数字化。无论是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还是加快智能模具小镇东融区块开发、建成绿色农业智慧大脑,数字化始终是题中之意。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万物互联”时代,黄岩如何更大程度激发数字的牵引作用和乘数效应?

强化数字化思维

调试电源、安装冷却系统……一排排整齐列队的黑色机箱间,施工人员正忙碌穿梭其中。日前,黄岩大数据中心建设正酣,预计下个月就能投入运行。

“原先,我们已经建成一个公共数据平台,为了支撑这次数字化改革的需求,又在这个平台上叠加了智能分析、智能研判等‘大脑’功能,从而形成一个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整个数字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数字支撑。”黄岩大数据发展中心主任杨坚介绍。

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召开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已为数字化改革搭建起“四梁八柱”,并明确提出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建成贯彻全省各层级、各领域的“152”。

杨坚口中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就是“152”中的“1”。有了这个“1”,数字化改革就有了一条宽阔的数据跑道,数据资源可以在上面快速奔跑、交换和运算。

“5”即五个综合应用,分别是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包含“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城市大脑+未来社区”等核心业务场景。“2”即数字化改革的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

为阐释清楚5个综合应用之间的关系,杨坚把它们形容为5个乐高积木,相互独立又互相贯通,共同构建成一个数据大城堡。

在浙江海视华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研发部经理潘林江正带领他的团队致力于开发数字黄岩智慧应急指挥平台。据他介绍,这个平台结合GIS地理系统,融合视频、监控、语音、会议等多个系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一张图就能完成消防、森林防火、防汛防台等业务场景的指挥调度。

窥一斑而知全豹。打通数字壁垒,消除“数字鸿沟”,显然,这是一个撬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数字化改革跨越。

3月初,在区委改革办牵头组织的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例会上,一支精通信息化、数字化等领域的人才队伍组建完毕,资金和办公场地也已落实到位。

“数字化改革千头万绪,没有现成的政策方案,必须在工作中大胆摸索自主创新。在这个过程中,继续用老思维、老套路去解决问题肯定是行不通的,强化各级干部的数字化思维是关键。”区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吴必松一语中的。

举旗定向,纲举目张。以2个月为节点,细化分解2021年节点目标。永宁江畔,奋进数字化进程的号角嘹亮。

积蓄数字化动能

作为台州的老工业基地,依托传统产业,做好数字赋能,是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浙江天雁控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近百台一人多高、形似长方形盒子的注塑机整齐排列,轰鸣的机声中,不时有技术人员停下查看生产进度。

“这几天,公司机联网项目已经进入试运行,体现出来的优势还是挺明显。以前我们都是通过纸质的报表进行生产管理,机联网以后,每一台机器上的数据通过手机都能直观反映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精确制订生产计划,对于设备的报警维护也能及时跟进。”在浙江天雁控股有限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符慧耀看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像浙江天雁控股有限公司这样的数字化发展“引擎”,正在黄岩加速复制。

2021年,我区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开展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伙伴行动,争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3%以上;外引内培数字经济新增量,力促海视华跃、光昊光电等企业发展壮大;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50家、机器换人240台,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家。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领域,我区的数字化发展同样表现不俗。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第二批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创建主体名单中,我区就有2家农业企业入选,台州桔源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一。

台州桔源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品柑橘种植的企业,基地内采用连栋钢架大棚栽培技术,配套精准施肥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自动化喷药,继而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柑橘的精准监测、智能管控、质量追溯,每百亩土地只需两三人便能管理。

当农田有了“数字大脑”,农业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智慧高效。2021年,我区将着力建成“绿色农业智慧大脑”,新建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3个,培育科技示范主体100家。

千“数”万“数”梨花开,数字化是一颗巨变的“种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让这片热土的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提升数字化温度

一切努力都是在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急和所盼,全部奋斗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数字化这把“好钢”,必须要用在满足群众需求这个“刀刃”上。

这几日,谷尚宏忙得脚不沾地。“3月2日开工的,工期只有13天,要完成平时2到3个月的活!”作为区行政服务中心改造升级项目经理,谷尚宏顾不得喝上一口水,话音刚落,马上又与施工人员沟通起项目的进度来。

行政服务中心改造升级项目是目前我区第一个落地示范项目,能否如期圆满完成,意义重大。区行政服务中心业务科科长车英伟介绍,改造升级的行政服务中心会统一切换到政务服务2.0系统,群众来办事,提交的资料会更少,等待的时间也会更短。

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政务服务2.0系统已进入正式测试阶段。最为醒目的变化是每个办事窗口的电脑都改为了双面屏,办事群众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所办事件的进展情况。

使命担在肩上、责任记在心里、举措落到实处。百姓的期盼,在数字化加持下,有了更温暖的回应。前不久,西诺控股新厂区桩基施工因为一根电线杆未搬迁而受阻。厂方将困难向黄岩“永宁企管家”平台反馈,平台受理之后,给供电部门下达交办单,棘手的难题迎刃而解。截至目前,“永宁企管家”累计服务企业8800多人次,办结企业各类问题1880多件,并获评全国“落实‘六保’任务”优秀案例。

走进区矛调中心,单独设立的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格外引人注目。我区自行研发“善治永宁”信息平台,整合11个涉矛盾纠纷单位信息数据,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全程跟踪和动态预警,确保矛盾纠纷自下而上逐级过滤、有效化解、全程留痕,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从“最多跑一地”向“一次不用跑”升级。

数字化改革作为数字黄岩的新阶段,尽管形势在变化、目标在迭代、工具在升级,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从未改变。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勇担使命的征程里,在奔向梦想的节奏里,“千年永宁”正向着实现共享“数字红利”的美好愿景大步迈进。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