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615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全域治水 清水润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20 08: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十三五”期间,我区紧紧围绕省市“五水共治”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水质提升为目标,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长潭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等工作,同时强化落实智能管控、动员和鼓励公众治水,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打好各项治水攻坚战,推动我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01
治污水 还绿水于民

如今,漫步永宁江畔,水清、岸绿、景美。沿江而建的绿道、江北公园等景点,成为市民们平日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两年前,永宁江城区段水质曾遭受严重污染,水质跌落至劣V类,为了尽快解决污染问题,区相关部门立即进行污染源排查,发现源头集中在吾悦广场。

“当时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破坏了管网,加上餐饮行业污水乱排进雨水管,对永宁江造成了污染。”区五水办工作人员王挺说。

这场突如其来的水污染,揭露了我区“治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雨污水管网构建不完善、管道建设混乱。为此,我区相关部门联合吾悦广场等单位,第一时间携手解决排污问题。“各部门协商后,采取了封堵、水质置换等老方法,但最后都治标不治本。”王挺说。

2018年,浙江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围绕这一决策,我区决定率先在吾悦广场区块实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通过截污纳管、统一收集,达标处理的举措,成功做到了“晴天不排水,雨天无污水”,永宁江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提升,至今保持在III类水质以上。

“因为吾悦广场区块的建设效果比较好,我们也迅速将这一举措推广到全区,特别是工业园区、西部库区等地方,有效改善污水排放问题。”王挺告诉记者。




污水治理工作作为保护水源、提升水质的根本,在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同时,我区也以工程为抓手,瞄准排污能力不足的短板,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近日,在宁溪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现场,几名工人正抓紧进行设备联动调试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建设,该污水处理厂终于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



“这个工程完工后,宁溪污水处理厂的日污水处理能力可从原先的2000吨提升至5000吨,污水净化效率也将大大提升,能有效控制水域污染、提升水质。”台州黄岩北控环保有限公司运营经理汪程鹏说。

眼下,院桥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已投入运行;江口污水处理厂三期4万吨扩建工程完成桩基施工;北洋、头陀、新前等镇街农田生态拦截沟工程正加速实施……


02
保供水 实现居民饮水安全

“五水共治”工作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居民安全用水、用优质水。长期以来,我区西部山区居民受限于地理位置和自来水厂设备陈旧等问题,面临“旱期容易没水喝,汛期水质又不佳”的状况。

为了实现农村居民“喝好水”的愿望,2018年底,我区启动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专项行动,投资6.7亿元,计划新改扩建3座乡镇水厂、11个联村供水工程及46个单村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37个单村供水工程,共涉及14个乡镇街道250个行政村,覆盖22.27万人口。

“这个水和以前比真的干净很多,我们以前很少用自来水,大多都是喝井水、山水,水体看上去挺干净,其实杂质很多,大家都期盼能喝上干净的水。”屿头乡屿头村村民朱云祥指着自家水龙头放出来的水,笑呵呵地和记者谈起了水质的区别。

2019年,作为我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示范点之一的屿头自来水厂,正式开始改扩建工程。新水厂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一期总供水规模为每日1000吨,总设计规模日供水2000吨,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陶瓷膜净水系统,建成后将为屿头乡沙滩、石狮坦等12个行政村约9000位村民的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陶瓷膜工艺具有净化工艺成熟、自动化控制、性价比高等优点,进厂水的浊度一般在6到8,以前的系统处理后最多把浊度降到0.1,现在则可以稳定在0.01上下,达到直饮水标准。”屿头自来水厂软件调试工程师仇温楠介绍。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巩固提升农饮水达标提标行动成果,打通饮用水城乡同质‘最后一公里’,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保证全区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区五水办主任戴海波说。

03
全民护水 保河道长效清洁

巩固治水成果,建立长效保护机制是关键,为做好“治水”这篇文章,去年,我区依托智能化设备加强河道数字化、智慧化管控,全力推进河长制提档升级,同时积极动员、鼓励市民参与治水,营造全民爱水护水氛围。

“垃圾别往河里扔!”“这块怎么又有垃圾了。”家住东城街道的桔乡社区居民朱淼,是一名“公众河长”,每天上下班,她都会特别关注九峰河河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制止或通过手机及时上报。

“现在我和家人每天都会沿着河道逛逛,养成了习惯,做‘公众河长’不仅能为建设美好居住环境出一份力,而且能赢得绿水币的积分奖励。”朱淼谈起自己这么卖力“护水”的初衷。

朱淼所说的“绿水币”是我区一项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治水护水的制度,也是我区全力推进河长制提档升级的一项举措。市民将发现的河湖问题或开展的治水护水公益行动报送至“五水共治”网上平台,由相应河(湖)长及治水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按流程处置解决和积分评定,市民可获得绿水币积分奖励。



“手机上都能看到,发现问题的话我们会立即到现场进行处置。”九峰河村级河长周林志介绍,“市民成为‘公众河长’,不仅提升大家保护水源的意识,也能帮助我们这些河长查漏补缺,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近年来,我区不断推进河长制提档升级,区、乡、村三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各级总河长,全区共设立各级河长908名,河道警长47名,仅2020年,我区各级河(湖)长共巡河5.1万次,发现并处理问题2.9万个,此外,我区还不断组织“河小二”“水眼金睛监督团”等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大手牵小手”“小鱼治水”等志愿服务活动,加强河道巡查、河道清淤护理等工作,进一步巩固治水成果。




在动员公众加入护水治水行动的同时,我区也不断探索治水工作数字化、智能化,以进一步提升治水成效。

2020年,我区在西江河、东官河、江北渠道等河道上线试运行“5G智慧河长助手”。它是一款河湖排水口智慧管控系统,具有像素高清、待机时间长等特点,不仅可以实时观察水体,水下的高精度传感器还能实时监测水质PH值、溶解氧、氨氮、浊度等数据,并上传至电脑、手机平台,实现与智慧排水系统对接。



依托5G、云技术,将河道水位、管网、泵站、污水厂、水质监测纳入智慧管控平台,打造从源头到终端的闭环管控模式,是未来我区治水、护水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们计划打造一个智慧管网平台,里面包括全环节数据的采集,最终形成一个治水的大平台,可以实现污染溯源,进一步提升治水护水效率。”区五水办主任戴海波说。

回顾“十三五”,水清景美的人居环境已具雏形;展望“十四五”,我区将以“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大提升为目标,坚定实施“五水共治”2.0升级版,加快完成全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继续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智慧治水平台,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度,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做到科学、严谨、有效的治水护水,为市民建设一个山青、水美的人居环境。

来源:黄岩发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1-2-20 12:47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1-2-20 13:25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月空。版主到江口看看。。浪费国家资源。。河道还是像臭水沟 一样。。太脏太臭,几天没有水流进来。到处漂浮物。。。花这多钱。。。。只是可惜太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1-2-23 10:51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赞扬的看看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