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7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追忆长潭水库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0-4 0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编者按:

1958年10月,在青龙山和伏虎山之间的长潭口,一声震天动地的开山炮划破长空,长潭水库工程破土动工。数以万计的黄岩儿女一批又一批地来到工地,用自己的双手、血汗和非凡的意志再现愚公移山,书写了“长潭水库建设史”。

如今,长潭水库风景美如画,不仅免除了数千年来温黄平原一直饱受的水旱灾害之苦,还成为了台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源,灌溉了一方沃土,哺育了一方人。在长潭水库工程动工62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倾听水库建设亲历者的讲述,学习“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长潭水库建设精神。

■吴志远

长潭水库位于黄岩西部永宁江上游,因坝址在长潭而得名,是全国大Ⅱ型水库。长潭水库大坝长506米,是粘土斜墙砂卵石坝。水库最大库容7.32亿立方米,库区淹地4万亩,集雨面积441.3平方公里。库区移民8455户,31261人,从1958年11月开始,到2018年完成。整个工程填挖土石方为750万立方米,投放劳动力855万工日,分批组织参加建设者135000名之多。工程于1958年10月动工,1962年7月发挥灌溉受益,1964年12月竣工。

长潭水库建设正遇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在当时中共黄岩县委的领导下,黄岩全县人民以“自力更生、砸锅卖铁”的决心,投入水库建设。笔者原是黄岩水利工作者,领命于1958年2月开始参与长潭水库建设。回顾全过程,工地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天寒地冻和战天斗地的震憾画面都还历历在目。













1955年,正在乌岩老家过春节的省水利局专家卢秀袒,以专业的眼光和胸怀,专程来到黄岩水利局与时任局长徐叔廉通宵交谈。他认为,温黄平原是多灾多难的区域,三年两年旱,五年三年灾,提出要根据黄岩水旱灾害“变水害为水利”,要根治永宁江水患,要在乌岩建造水库的雄伟方案。徐叔廉迅速提请黄岩县委决策。

黄岩县委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为了根治黄岩水旱灾害,果断作出决定,启动筹备建造长潭水库工程,于8月8日得到省委批复。在那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条件下,长潭水库建设迎着风浪,顽强起步。



1958年2月,黄岩县委决定组织人员进入长潭开始筹建工作,省测量队、钻探队、设计人员也相继进入。8月18日,黄岩县永宁江长潭电站工程修建委员会成立,县委书记吴书福任主任,副书记贾俊才任总指挥,以区为单位,设立团营连排班和党组织,以军事化组织形式组建队伍。10月13日,工地召开开工典礼动员大会,水库建设全面展开。民工们在水库上下游5公里范围内,开展造桥、修路、开沟排水、砍木清基、搭棚建房等工作,为施工创造条件。11月下旬,黄岩县委决定抽调民工3000人,自带口粮、蓑衣、扁担、担基、铁锤、锄头、手拉车,投入主体工程建设,隧洞开挖、主副截水槽开挖,大坝中段填筑……白日黑夜一个样,广播喇叭到处响。在工程建设中,“四战”使我终身难忘。

挖截水槽攻击战

大坝基础工程有两条主副截水槽,主槽面宽70米,长380米,底宽25米,设计要求挖到黄海高程0米,实际挖到0—3.6米(即深10—13.6米),副槽面宽50米,底宽8米,挖到黄海高程1米(即深9米),这是防止大坝渗漏水,重要基础工程,主副截水槽开挖砂石和回填黄土工程量共46万立方米。从1959年11月10日开始,1960年2月中旬前黄土回填到地面高程10米(经过先北端导流、后南端导流、三次回北端导流,中途开挖过程中,被洪水冲毁围堰两次损失很大)。在这三个月100天内完成任务,确实是场硬仗。

开始在黄海高程6米以上,渗水量不大,实行二班制作业,每班5000人。挖到黄海高程6米以下,渗水量增多,挖深难度加大了,进行三班制作业,民工增加到18000多人,每班6000人左右。时值“三九”严寒,寒风凛冽,大雪绵绵,寒气逼人,冷风扑面,在零下3—5摄氏度气温条件下,参加截水槽开挖的民工,迎着呼啸的西北风,脚踩冰水,口呼白气,嘴唇青紫。可是民工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决心,挥动着手中的铁锤、锄头紧张地奋斗着。

随着截水槽挖深到黄海高程6米以下,渗水量达到2立方米/秒(设计要求不大于0.5立方米/秒),越深越难,工作非常艰苦,抽水机90台1000马力也来不及排水,稍有停顿就会形成深一米左右的水潭。在这寒冬腊月,白霜满地,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民工们仍然赤膊下水,赤脚踩在冰冷的泥水里挖石子,有时水淹腰部,操作起来非常艰苦。他们分秒必争与水搏斗,彻夜奋战,排水、挖土、溜土、拉车、担土各自奋战,干劲十足。他们的口号是“水深,深不过我们的决心,天冷冷不了我们的干劲”。在这次攻击战中,涌现许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过100天的奋战,截水槽工程按时顺利完成。

堵口战

大坝三次堵口截流,首先是北端截流,其次是南端截流,最后是大坝南端合拢截流。第三次大坝堵口合拢截流,在整个工程中,是一场争时间、抢进度,最紧张、最激烈,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战斗,也是筑坝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随着截水槽战斗的结束,大坝高程日日升高。1960年2月中旬,大坝堵口已缩小到50米,砂卵石坝外壳已填筑接近黄海高程20米,坝身黄土、砂卵石护盖填筑已达黄海高程15米,平均已达堵口的高程,为大坝堵口合拢创造了条件。“冬水涸、春水涨”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时值春季即将到来,雨水多河水涨,将对大坝合拢堵口带来严重威胁,后果不堪设想,工地党委决定,大坝合拢堵口必须抢在春节前完成。2月18日,工地党委向水电部水利办公室和省水利部门汇报长潭水库大坝堵口前的准备工作,经上级领导批准,决定于2月21日进行大坝堵口合拢。

1960年2月21日,天气晴朗,阳光绚丽,春意盎然。在这密切关系黄岩人民利益的长潭工地上,参与堵口大决战的英雄们,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工地上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声势浩大,一派雄伟壮观的战斗画面。

决定堵口的时间一到,工地党委发出了堵口战斗命令,大坝南端发出了三声炮响。时任县委书记吴书福首先向截流处推下两包黄土,十分激动人心的截流堵口大决战正式开始了。

这时,黄岩14500名民工,2800名连夜赶来参战的人民解放军官兵和学校师生,分三路大军,如猛虎下山,投入了大坝堵口合拢战斗。各路精兵强将一个接一个地把黄土麻袋送往水势湍急的洪口,背的背、扛的扛、填的填、担的担、压的压,经过激战,随着洪口堵坝段部分断面填筑不断超出水面,堵口段逐渐缩小至20米时,用大木船把围堰口截断后,一条长达70米的弧形围堰终于建成,紧紧地锁住凶猛的长潭“蛟龙”。

紧接着,十几台抽水机同时排水,抽干围堰与大坝之间的积水,成千上万名民工从四面八方向大坝合拢段云集,发起全面总攻。车运、人挑、运土、填土、压实,大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大干。经过两个小时全力奋战筑坝,永宁江自此截断,长潭水库堵口任务胜利完成。三月上旬,堵口段填筑与大坝等高。

保坝抢险战

抗洪抢险,惊险无比,在大坝施工期间,出现过三次较大的洪水,给工程造成一定的损失。尤其是1960年8月1日—13日遭7、8、9号台风袭击,风紧雨急,连续降雨量803.4毫米,库内山洪暴发,水位从11.43米猛升到27.85米。当时,溢洪道、泄洪洞未开挖,仅靠导流隧洞泄洪。库内洪水猛涨,浊浪翻滚,水面接近坝顶。正在施工的大坝才筑到28.1米,面临严峻考验,严重威胁着下游7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黄岩县委和工地党委临危不惧,沉着指挥。

1960年8月1日到8月2日,两天下雨水位上升8米,风力大雨量大,民工宿舍几乎全部倒塌,民工们无藏身之地,大坝危在旦夕。工地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全体民工,党、团员和干部投入抗洪抢险,奋起保坝战斗。8月3日,风雨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大,水库水位还是上升了4米,县委抽调民工6000人奔赴长潭抗洪,加速大坝加高。8月6日、7日两天,阵雨不断,8月8日上午,8号台风袭击台州,温州地委召开抗台防洪紧急电话会议,指示黄岩县委发动全党全民立即行动起来,千方百计保住长潭水库大坝。黄岩县委立即组织100多名县级机关干部,又抽调3000名民工,连夜赶赴长潭加强抗洪力量。

8月9日,9号台风袭击,长潭日降雨189.2毫米,时值半夜三更,县委书记吴书福在大坝上,看到水位越涨越高,浪头高过坝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大坝上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要求坚守大坝,如果保不住大坝整个黄岩会变成汪洋大海,人民都会遭到灭顶之灾,现在要争分夺秒突击加高大坝,水涨一寸,坝高一尺,死守大坝,誓与大坝共存亡。急电向省委报告水情和工程紧急情况,请省委支援。此外,还要通知下游及城关地方作好撤退准备,防止出现危险。8月10日,水库水位上涨了0.6米,下午水位已到达26.44米,大坝处在非常时刻,长潭水库保坝抢险的建设者们,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力量继续填坝加高。

8月1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瓯江、新安江、富春江等地300多人前来支援,38辆汽车和拖拉机加速运土,加快大坝筑高。下午,省委调动空军飞机两架,运抗洪物资20多吨至路桥机场,再由机场部队派出两个炮艇接运省支援抗洪物资,海陆空等八方支援长潭水库抢险战斗。傍晚5时,水位升高到27.85米,达到最高水位,这时大坝顶高程已筑到30.9米,再也无法升高了,广大党员干部排列在大坝顶用木板挡水。傍晚5时后,水位已开始下降。

8月12日,间段小雨,水位继续下降,但奉命支援长潭抗洪抢险的建设者,都在大坝上继续填坝战斗中。中午12时,台风过境,水位下降,但大坝还未脱险,县委决定,继续集中力量抢筑大坝。

8月13日,工地全面调整施工力量,集中主力填筑大坝,面上转入正常施工。在这场抗洪抢险中,大家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至上,展现了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精神。

大坝填筑冲剌战

随着大坝堵口胜利,紧接着,时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张含英视察长潭水库,确定台汛期大坝防洪标准,从原计划黄海高程水位28米提高到31米,加快大坝筑坝升高的指示,结束了水下工程劳作,全工地共12个民工团营共18000多人,7个民工团分成7路大军,集中大力奔向大坝。

1960年7月中旬,大坝已达到黄海高程28米,连日下雨,水库水位猛升到19.69米。为了赶在夏雨之前让大坝高程填筑高度达到设计标准,一场冲刺高标战斗又打响了。工地党委调动劳力,将大坝填筑任务,进行分项分段包干,采用两班作业,开展劳动竞赛。建设者们发扬不怕疲劳、坚韧不拔、连续作战的作风,分秒必争赢取时间,确保大坝高升的速度赶过水涨的速度。因此,全工地掀起了“三高二赶”为中心迅速加高大坝高潮,展现了“光阴过一寸,坝高升一尺”的速度。每天,大坝上红旗林立,民工团从四面八方涌向大坝,群情沸腾,热气冲天。大坝上山坡运输线上卷场机、压土机机声隆隆,形成“你追我赶竞赛,分秒不息突标”的劳动氛围。

到1963年6月,大坝填筑已完成了,一座巍巍拦江大坝横卧在长潭青龙与伏虎两山之间的峡谷上。从此之后,永宁江上游的害民洪流,被黄岩人民征服了。



人民力量的强大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有无限的精神力量,有无限的战斗力。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的艰苦岁月里,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大家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日以继夜战斗,以青春热血和汗水,用自身身躯和双手、双脚以人海战术的土办法,筑起一座巍巍大坝。

这是人民精神力量的产物。人民群众只要组织起来形成集体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长潭水库的建成,是黄岩人民不朽的丰碑。没有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就建不成长潭水库。

实事求是精神

水库建设按照科学设计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派来一位工程师高兆俭为设计代表,久驻长潭工地,负责工程技术,督导。

高工程师对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经常向施工人员交代:一是按工程设计规模施工,不准短尺少寸;二是工程要坚持质量第一,百年大计,在数量面前,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三是精心务实做好技术管理工作,不能马虎从事。

长潭水库大坝是一座粘土斜墙砂卵石坝,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可以说就没有坚固安全的长潭水库大坝。

移民户无私奉献精神

在长潭水库建设中进行了大规模移民,3万多库区群众需要迁离故土。库区群众有着大局情怀,深明大义。为了国家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他们背井离乡,前往异地安家。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移民拆迁安置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出台很多惠民、便民政策。没有库区移民的牺牲,长潭水库最大功能和效益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要饮水思源,不忘挖井人,不忘乌岩人。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0-10-9 13:54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