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在路桥区蓬街镇新红村六区,一捆捆芹菜被搬上备有冰块的大货车里,将连夜运往上海。看着辛苦“养”大的芹菜有了“出路”,路桥农户罗则连紧锁的眉头渐渐展开了。
自2月24日起,台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市供销合作社等共同发出“‘疫’路爱心 扶农帮困”倡议书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切实帮助农户拓展销售渠道,上演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一条发到台州晚报编辑部的求助信息,引来多方帮助罗则连滞销的芹菜找买家,为这次“‘疫’路爱心 扶农帮困”活动,又增添了一段动人的佳话。
热心读者求助晚报
日前,热心读者“韶华”向本报求助,“邻居家种了六大棚芹菜,这次受疫情影响,芹菜卖不出去,你们可以帮帮忙吗?”
“韶华”的邻居罗则连今年53岁,是路桥区蓬街镇新红村一位蔬菜种植大户。罗则连种菜多年,管着五六十亩菜地,芹菜、娃娃菜、西蓝花……品种不少。
“往年这些菜都是小贩收走拿去批发的,今年联系了很多小贩,都没人愿意来。以往芹菜需求量大的温州等地因为交通不畅,销路断了。”罗则连说,前几天,很多娃娃菜黄了,只能用铲车处理掉。现在芹菜也一点点地黄了、烂了,再过几天就卖不出去了,到时候也只好处理掉,才能腾出空地来,种下一季蔬菜。
多方联手为农户“谋出路”
3月4日,台州晚报编辑部了解罗则连的情况后,立即联系了市供销社,并联合路桥区供销社、街道文明办、村两委,为缓解农户“卖菜难”出谋划策。
3月5日,市供销社业务处处长王准超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到上海一家采购商。
“由于上海市场跟这边的市场需求不同,要求净菜上市,也就是要切根、去泥,而台州本地农户一般采摘后就近上市,基本上都是连根销售。”王准超说,芹菜要切根,但农户没有足够的人力;装箱更好,但合适的泡沫箱很难找;路途不近,需要大块冰砖来保质保鲜。
市场需求的差别,无疑给他出了个大难题。为此,他不断找销路,联系冰砖,谈价格,最后花了3天时间,终于把事谈妥了。3月6日,采购方大半夜赶到大棚里看品质、定标准、下订单。
“现在销售的蔬菜分为高、中、低端三个渠道,相应地分配到各个市场,这批滞销芹菜是按市场价收购的,基本上是零利润。”上海果蔬批发市场市场部经理徐林国说,他是黄岩人,听说家乡百姓遇到了“卖菜难”问题,决定这单生意不赚钱也要做,最终决定芹菜切根,不装箱,连夜运输。
40多名志愿者当菜农齐助力
根据上海市场需求,为了保证蔬菜品质,需要当天采摘,当天运输。
昨天凌晨3点左右,罗则连和提前叫好的几个熟练散工,一早就下地忙着采摘。为了保证效率和进度,市区两级供销社、街道文明办、村两委临时召集了40多名志愿者,下地当起菜农,帮忙摘菜、修剪、捆菜、搬运、装车。
“目前小工很难找,村里的两班子成员、党员、村民都当起了志愿者。”路桥蓬街镇新红村村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罗邦福说。
昨天下午2点多,路桥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颜凤台带领着6名志愿者,正蹲在大棚地里忙活。“这活很轻松,把黄菜叶、烂菜叶都摘掉就行,帮助农户,是我们的职责,农户能少点损失,我们也开心。”颜凤台说。
“多亏了志愿者的帮忙,不然一天要完成2万多斤的量,干到晚上都不一定干得完。” 罗则连说。
昨天下午4点多,王准超跟着大货车从路桥当地制冰厂运来好几块大冰砖。农户和志愿者把一捆捆芹菜搬运上车,并铺上一层层冰砖。2万多斤的芹菜终于装好发车了,大伙儿都舒了一口气。
“帮农收菜,手留余香,希望上海市民早点品尝到。”王准超说。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