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506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柔川黄氏祖德”柔川黄氏首届文化论坛盛大召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7 14: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本帖最后由 小前锋 于 2019-5-7 14:53 编辑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在何方,祖为何人,是一个家族所绕不开的话题。



去年此时,柔川黄氏“承懋公血脉,弘黄氏文化”第十一次圆谱仪式上,柔川黄氏居住在黄岩境内及临海浚头各支系行字相同的后裔聚集在太尉殿戏台前,共同祭拜先祖宋工部的尚书懋公,见证了黄氏一脉相聚的盛会。



今天,2019年5月1号在不变的柔川太尉殿前,唯一改变的是,黄氏一脉的队伍更强大了,除了黄岩境内的黄氏家人,迁居外地的柔川黄氏宗亲也回家了,分别来自三门蒲峰、临海芙蓉及其支系、缙云桂村、乐清殿川的宗亲,今天他们也进行族谱互换。



在千万家庭纵横交错的脉络中,一个以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就组成了一个家族。



柔川黄氏第二十九世孙黄奇熹作《柔川黄氏世系考略》学术报告
继柔川黄氏圆谱之后,我们黄氏一脉热心的宗亲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更深入的寻觅外迁宗亲活动。黄米武还专门撰写了《柔川黄氏与芙蓉黄氏血脉关系考》的论文,清晰地论述了柔川、芙蓉黄氏的血脉关系,活动中还发现三门蒲峰黄氏的宗亲。后来我们组织人员走访,一家人终于聚首。缙云壶镇桂村的宗亲则是根据《浙江黄氏》一书的记录寻访而得。令人惊喜的是,近千年的时间跨度,桂村的宗亲竟还记得祖宗的迁徒路径,并且准确无误。什么是传承?这就是传承!更具戏剧性的雁荡殿川的宗亲,他们根据谱籍记载主动来访,到新前后洋黄村竟碰到宗亲在翻阅宗谱,是冥冥中的安排还是机缘巧合,你们说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寻觅外迁宗亲活动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去做的事情,我们会竭尽全力找到更多散居在外地的柔川黄氏后人认祖归宗,使柔川黄氏家族不断壮大。

千余年来,柔川黄氏一脉在这个依山傍水的乡村里生根发芽,延绵后世,历代能者学者人才辈出。

这一次的聚首是一个盛会,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文化盛会,属于我们柔川黄氏的首届文化论坛,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柔川黄氏祖德。



我们所知的始迁祖黄懋,宋太祖时任工部尚书,封忠肃公, 但极少人知道尚书懋公还是北宋时期河北的水稻之父。

北宋时期的河北北部,为宋辽战事常发的地区,边境驻军与当地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柔川黄氏始祖黄懋公在此为官十数载,主持修建水利,建造良田,引种水稻,劝农增畜为朝廷,为驻军,为百姓,立下汗马功劳。“劝农增畜,入为工部尚书”(宋为六部之ー,相当于今的农、林、渔、水利、建设部部长),特别是在引种水稻失败之后,力排众议,坚持研究与试种,最终获得成功,使“民赖其利”,成为北宋时期名副其实的河北水稻之父。



感谢黄米武宗亲为我们带来懋公的峥嵘岁月分享,懋公的智慧与美德将激励我们,引领我们,始祖之德藉此得以彰显弘扬。

在柔川黄氏子孙中,宋儒黄超然是一座丰碑。寿云公思想之深邃,著述之严谨,影响之深远,迄今族中无人可及。



本次文化论坛上,柔川黄氏第三十三世孙黄炳军为我们奉上的是《落日依山紫翠围  金丝千缕散秋池》,藉此,我们感受到了寿云公对台州文化发展深远的影响。

宋儒黄超然讲学著述于柔川里之义塾,远近求学甚多。黄超然规定学生鸡鸣即起,闭门读书至午时,不得会客办事,时“生徒远至,诲人不倦”,教育出一批人才。后人称他为南宋台州十大儒之一。黄超然的儒学思想对柔川黄氏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黄超然道德高尚、学术渊博,使民间一些悍猾之辈,“闻先生之风者,咸起慕焉”。后子中玉承父志,辟塾为书院。中祀二程朱子,以超然配。东西两庑为师生之舍,后堂为会讲行礼之所,庖湢器物悉具。生徒弦诵其中,旨在启迪民心,士民成俗。地方官员“能明先王化民成俗之方恢宏学校”,黄氏柔川书院是极好的榜样,被列为黄岩县五大书院之一。


柔川黄氏第三十四世孙黄福德作圆谱大会后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回顾,并宣布《柔川黄氏志》编委会成立。


柔川黄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大力作大会总结发言

此次相聚之后,柔川黄氏族众倍增,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集中的精力做好黄氏文化工作。



盛世修志,家兴修谱,族兴修祠。修志能鉴昔知今,抑恶扬善,承前启后,传递正能量。通过修志,把我们有关的世系脉络、名胜古迹、人物传记、重要文献、活动剪影等收录在内并传递给下一代。这项工作纷繁复杂,劳神耗时,诚愿更多宗亲加入到修志工作中。这是我们柔川黄氏共同的信念和责任,当我们的后人翻阅这些沉甸甸的家谱时,咀嚼到的是一脉传承的亲情,感受到的是众志成城的力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9-5-7 14: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不错不错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9-5-7 15:20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5-8 09: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家族传承源远流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5-8 1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这里是我的家乡!屿头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5-8 14:54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5-8 14:5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源远流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5-8 2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黄家米字辈路过,三十出头点,米字辈,和八九十岁的好多都平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5-9 05: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文化要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5-13 08:30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