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8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师徒三代人的电力情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6 09: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一位是从大山里走出来,工作30年,默默守护着一条条冰冷的输电线,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和温暖的老师父——潘泰元;一位是部队复员军人,从运维“菜鸟”到技术“大拿”——钟诚;还有一位是大学主专业毕业,参加工作5年,勤奋好学,敢于创新的“小鲜肉”——陈梁豪。本期要说的故事就是这师徒三代人的电力情缘,没有惊天动地,只有默默坚守,每一位供电人的经历,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细细去品。

大山里走出来的“光明使者”

潘泰元曾是一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普通农民,如今是黄岩区供电公司线路班的班长。
潘泰元的老家位于黄岩区宁溪镇牌门村与温州永嘉的交界处,海拔500余米高。上世纪80年代,因为山里不通车,要是遇到电力故障,检修队员只能靠着一双腿走进大山抢修。“检修特别艰难,工作人员也相当辛苦,我们那里的电路发生一次故障后,恢复通电往往都要等上一两天时间。”潘泰元觉得那样很不方便,他说:“要是我能学点电线、电路方面的知识,哪天遇上停电了就能及时解决自家的用电问题。”
1988年,刚成年的潘泰元便找了一位专业的电工师傅跟着做学徒,因为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学得认真,上手也快,6个月后架设线路、内外线路连接等简单的操作都学会了。“后来渐渐发现,要想当好一名电工,光懂一门电学是完全不够的,还涉及材料学、机械工程等多门学科。”潘泰元说,由于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欠缺,“如果不扎实掌握技术,根本站不住脚。”
于是,他又先后找了七位师傅分别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直到1994年,他的技术全面地成熟起来了,就开始单独接一些电工的临时活。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潘泰元去参加专级电工考试并顺利通过,自此他终于成了电力部门的“正规军”。
然而,刚进单位不久的潘泰元便接到了一项大任务——黄岩西部山区农忙改造工程。该工程主要对英山安山双回路、屿头幸福双回路、宁溪川东双回路三条电网主线路进行扩容。这三条线路负责解决富山乡、宁溪镇、屿头乡群众的用电问题。
“既然单位领导信任我,将工程交给我负责,无论如何我都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说话间,潘泰元的眼神中透露着坚定。
“施工作业的山上荒无人烟、杂草丛生,好多地方都没有路,现场踏勘时,需要我们自己带上砍刀开辟出一条路,电路电网设计部门的专业测量仪器和设备根本无法运送到现场,只有我们先选好安置电塔、电杆的位置,手绘出山形地图及各点位位置,再将信息转述给设计部门的同事,再由他们绘制出正规的施工图纸。”潘泰元回忆,当时山脚下还没有通水泥路,有的地方还能靠拖拉机把电料物资一点点运送进去,但是有些山区高低落差达五六百米的,再加上山路陡峭,且有碎石,电料物资无法运到现场,他们只能每天肩扛手抬带着电料物资送到塔杆下面。
为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潘泰元带队的27名电力工人每天早上六时左右便要出发,一直到晚上六点才收工,要是碰到夏季太阳落山晚,他们通常会到晚上七八点才下山。“到达施工现场最快也要走上半个多小时,最慢得走两个多小时,路程太远时我们都会带上几个麦鼓头和几瓶矿泉水,午饭就在山上解决,这样能节省来回时间。”潘泰元说。
电网线路跨越地带地形复杂,纵横交错,为电力施工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潘泰元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对当地的环境特性非常了解,他还根据黄岩西部山区的地理特征进行技术改良。“按照一般规定都是采用50/8的钢芯铝绞线连接两座电塔,但考虑到黄岩西部山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山与山之间的跨档大,两座山之间最远的得跨越七百多米的距离,机械强度变大,就得将钢芯加粗,因而我选择采用50/30的钢芯铝绞线进行连接。”潘泰元介绍,这样改良不仅使工程更牢固、更安全,多留余量也延长了钢芯铝胶线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次数,可以为公司节省下不少人力和物力。
2004年,由潘泰元负责带队的黄岩西部山区农忙改造工程终于完工了,该工程在检验考评中获得了优秀。不仅如此,此工程还经受住灾害性天气的考验。潘泰元回忆,工程完成后不久,当年就遇到了超强台风云娜。“那次台风中黄岩主城区的电网受损严重,但是我们新做的这几条主线路丝毫没有受到影像。还有一次就是2008年的冰冻灾害天气,这几条主线也‘毫发未伤’。”他自豪地说,如今15年过去了,黄岩西部山区依然在使用他们当年建的电网。
配电线路工无疑是电力行业中最辛苦的岗位,电网建设时风餐露宿,线路抢修时通宵达旦。有些人干上几年就想方设法要转岗,然而潘泰元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硬是在线路工这个岗位上坚持干了30年。“我的师父曾经这样跟我说,学一门技术就要认真学,把它学懂弄通,做每一个工程都要认真对待,必须高质量地完成。”他说,他要在线路工上一直干到退休。

从运维“菜鸟”到技术“大拿”

他是2012、2013、2015年度黄岩区供电公司先进个人;他是2016-2017年台州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他是2017年度台州供电系统“最美员工”;他是省培训中心技能教练;他是外协队伍考核评审,他叫钟诚,今年35岁,现任黄岩区供电公司东江供电所的副所长,如此多荣誉的获得,和他平时坦诚做事、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
2005年9月,钟诚从部队复员,分配到黄岩供电局升日农电承装公司,成了一名配电线路工。“我就像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从‘安规’开始学起。虽然在部队里是一名通讯兵,但我们接触的都是弱电,心理负担没有那么大。刚进公司那会儿什么都不会,就连架杆、放线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较以前在部队时接触到的提高了许多,各项标准和要求也完全不一样了。”回忆起刚接触配电线路工这一岗位时,钟诚显得有些茫然。不久后,黄岩区供电公司开展了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当时担任配电线路班班长的潘泰元自然就成了钟诚的师父。
入职一周后,职场新人钟诚遭遇了就业的第一道坎:师父带着他们第一次正式到施工现场。“之前虽然已经初步开始学习理论知识,在站所里跟着师父看图纸,他跟我讲解一些施工要领,但没有真正实践过。”他说,“到了施工现场,才知道啥叫艰苦。”
钟诚第一次下施工场地时正值夏季,“烈日当头无遮无挡,工作服很快就湿透了。”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爬杆。十几米高的水泥电杆,在正午阳光的炙烤下,隔着手套都能感觉到烫手,更别提高空作业时心理的恐惧。“我尝试了一下,没爬几步就下杆了。”钟诚说,由于天气闷热加上第一次上杆的紧张,他感到快要喘不过气了,回到地面后他便下意识地将戴在头上的安全帽摘掉透透气,站在一旁的师父看到后立即呵斥道:“安全帽就是‘生命帽’,在施工现场连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怎么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安全作业容不得半点马虎,戴好帽子赶紧到阴凉处休息一下。”
登杆操作是电工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特别是外线电工每日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无论环境多恶劣,快速安全地登杆是所有工作的开端。有了第一次在现场时的深刻教训,钟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除了勤学之外还得苦练。“只要一有机会,我便利用各种机会练臂力和腿部力量。”钟诚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加紧练习登杆,“每天提早一个小时上班,到训练场上找电杆练习,下班后再继续加练半小时。”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他终于能上杆并独立完成高空作业了。
此后,钟诚也一直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坚守,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各项技能,为黄岩电力事业的发展默默地贡献着力量。“从第一天到岗,我让他帮忙找一颗2号螺丝,不知从何下手,到如今在市级配电线路技能、电缆安装工职业技能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佳绩,这与他平时的努力分不开。”提到爱徒钟诚时,潘泰元更是赞不绝口,“再加上他沉着冷静的性格,无论遇上多棘手的应急抢修,他都能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去年4月的一天,临近下午下班时分,黄岩区东江供电所的报警电话突然响起,大闸路上的一环网柜发生故障,周边的十余家企业以及永宁江闸的用电受到影响。长时间的停电,意味着辖区内几家化工企业的安全供电会出现极大的隐患。
作为该供电所副所长的钟诚得知后决定亲自带队抢修。“时间紧迫,抓紧恢复供电,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他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对检修方案、人员配置、备品备件落实情况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成立了“攻坚突击队”全力保障设备迅速投运,“我去准备抢修材料,你们赶紧吃饭,咱们6点集合出发……”
该故障点位于化工区内,电缆工作井内不时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井内的电缆被腐蚀,破损严重,需要在现场制作6条电缆终端。由于抢修时间紧、任务重,钟诚号召全员众志成城、自我加压,同时一旦发现队员精神状态不佳就立即调整,始终保持了抢修工作紧张有序地开展。
期间,油腻的脸庞和乌黑的工作服,成了全体抢修队员最家常的“妆容”,钟诚现场协调喊哑了嗓子,即使眼里布满了血丝也依然不下战场。最终,在钟诚的带领下,当晚23时30分完成抢修,他们以5小时30分拿下了环网柜抢修“突击战”的胜利。然而,一直忙到那天深夜钟诚都顾不上吃一口晚饭。
“所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咱们不拼谁拼?”钟诚平凡的话语和心底的豪气,记录着他为公司发展前行留下的点滴瞬间。

“小鲜肉”求学记

2013年8月,陈梁豪从江西理工大学毕业,来到黄岩区供电公司,成了配电运检中心的一员。初入职场的他穿梭在电路检修的施工现场,逐渐把理论知识变成了实践成果。从看电气图纸到计算工程量,从组织人员设备到安装运行调试,短短一年时间,陈梁豪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
2016年5月,陈梁豪在公司开展的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中,主动选择钟诚为其师父。“以前早就在公司里听闻师父是部门里的技术骨干,而且掌握的技能非常全面,我就想跟一个超级厉害的师父,好好干一番事业。师父的配电线路施工经验相当丰富,他时常对我说,‘通过建一项工程就要学一样本领’。”
陈梁豪在第一次接触超高压线路时,感觉压力很大。钟诚对他倾囊相授,从基本的看图算量开始到工程结算盈亏分析,毫无保留。没有示例范本,钟诚便把“珍藏”多年的工作资料拷贝出来一一讲解。他告诫徒弟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不能眼高手低,更不要怕吃苦;不仅要学会超高压线路施工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去经营和管理好项目等。平时钟诚还要求陈梁豪勤到现场,看现场实际施工对应图纸偏差,试着对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提出修正意见,提高综合能力。
2017年初,陈梁豪在一项负责抢修的工作中,因对环网柜的结构不甚了解,在接地刀闸没有打开的情况下便恢复送电,最后导致整条线路跳闸。“等我处理好现场的事情后已经是傍晚7点多,当我电话联系师父向他请教当天遇到的情况时,他居然还在单位里加班。师父让我到他办公室当面解释分析给我听。我师父简直就是一个‘工作狂’。”陈梁豪说,他师父钟诚还是个特别严谨的人,“就算当天给我现场解答后,等他回去翻找理论证实后第二天又会打电话告诉我,他的现场解答是准确的,过几天还会再问问我是否真的明白。”
此外,钟诚和陈梁豪师徒俩还时常挤出时间来一起搞CQ创新项目。“小陈有很多的‘小聪明’,也很爱动脑筋,会钻研,碰到问题后会举一反三,他的很多想法都比较有意思。”钟诚说,他们偶尔空了坐下来聊天,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会不断地碰撞出“火花”,“例如改良工器具的一些好点子,就想通过实践把它实现。”钟诚介绍,2017年底,他和陈梁豪研制出了新型安全带,并获得市级奖项。今年,他们还将研制一个报警装置,外线作业人员在带电作业过程中,超过安全距离便会报警的装置。
除了在专业技术上,钟诚也教陈梁豪怎么与业主、分包商和相关部门打交道,处理各方关系,为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始终认为,他们作为大学毕业生,整体素养相对比较强,将来的发展方向必定走向管理层,这就必须要全面地掌握各项技能和业务。”每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钟诚也会耐心地教陈梁豪怎么去解决,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问题的出现,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也培养了陈梁豪细致、严谨、耐心、务实等良好的工作作风。
正是这一代代电力人,用青春、用热血、用担当、用责任,传承和守护着黄岩辖区内的正常供电。有他们在,安全可靠的电源将持续不断……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