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于7月3日完成招投标工作,投资周期为6年。该项目规模及资金投入量位台州乃至全省同类项目之首。覆盖城区107个小区(约51947户)、53所公立学校、所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青年路、横街路、劳动路、天长路、县前街5条主街道的垃圾分类。 截至11月底,投入项目建设资金约1730万元,已完成62家单位、70个小区、42个学校的分类垃圾桶点位改造,占总体服务范围的80%;投放智能设备240台,投放比例占总服务点位的20%。其中,17个示范小区、15个示范学校、15个示范单位已正式开始投入运行。 垃圾分类的“黄岩模式” 究竟有哪些? 咱们来盘点一下 ↓↓↓ 创新“直运”模式 从原先将小区垃圾运到中转站过渡再运往填埋场的转运模式,变成小区直接运到填埋场模式。积极建立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等12条完整的收运线,增配各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规范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装运车辆标识。 启动“智联”模式
以分类投放引导系统、分类收集支撑系统、分类运输保障系统、分类处理衔接内容,借智慧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应用平台进行管理,实时做到分类基础信息管理、收转监管等。
“专类专管”模式
建立完善的收集、储存、处理等规范化管理体系每个小区单元楼下粘贴有毒有害袋,并在小区中投放有毒有害柜 采取定期收取的模式来收集居民投放的有毒有害垃圾
除设置可回收物垃圾桶外,定期组织人员对小区、学校、单位等的可回收物进行集中回收。 “宣教先行”模式 七月初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就已开始渗透黄岩各个机关单位、学校、小区、市场、餐饮点等。印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3万本,单位、学校小区宣传品共1999个,安装马路护栏宣传品424对。在报纸、电视、电台刊登、播放公益广告600余次。
在黄岩废弃物生态填埋场内建成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占地面积200平方。
先后举行大型宣传活动27场、社区(小区)宣传活动90场○学校、机关单位宣传共23次。
11月初,黄岩垃圾分类讲师团及志愿宣教团成立,组建志愿者队伍4支。 对分拣员、督导员定期进行上岗培训,完善分拣员、督导员考核制度。 接下来 黄岩还将打造 生态小屋、垃圾分类体验中心等个性化设施 以密切的互动及良好的体验 提高社会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来源:黄岩分类办 台州生活垃圾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