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7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黄岩微雕这个非遗,我们拿什么可以拯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20 19: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在黄岩,人们知翻簧竹雕而鲜有人知黄岩微雕。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称之为“绝技”。黄岩微雕与翻簧竹雕一样,同列区首批非遗保护名录。


今天,小布带你随条太(微信公众号:tztiaotai)小编一起,走进潘承德老先生的微雕世界,见证黄岩微雕的兴衰荣辱。


潘承德,男,1933年1月生,1983年,他的一段3毫米长的发雕《祖国万岁》,2毫米长的象牙丝雕《友谊万岁》和1毫米高的《观世音像》3件作品被送到巴拿马,在世界博览会上展出,被誉为“艺术奇葩、精巧技术”。

潘承德,一个86岁高龄的人,头发花白却始终精神矍铄。客厅里,实木沙发上堆满杂物,衣物和各类储存柜子随意摆放,有些零乱。而客厅中间那张方方正正的桌子上,桌布洁白,微雕工具等物件排列齐整有序——在这方寸之地,潘承德尽倾毕生努力默默耕耘。


3件世博会展品,2本会员证和1份荣誉证书,记录了潘承德在微雕领域孜孜探索的奋斗足迹。


打小,潘承德就喜欢呆在巷子口的那家石刻店,不吵不闹,安安静静,看着师傅们刻刻磨磨。谁也没有想到,小时候的专注,会造就他往后相伴一生的爱好。


年轻时候的潘承德就职于翻簧厂,是中级工程师。3年困难时期所带来的困难与艰苦,就连当时发展得如日中天的翻簧厂都没能幸免。后来,一朋友得知他喜欢雕刻,便介绍了一位上海的微雕爱好者给他认识。自此,潘承德一脚踏入了微雕的圈子,便再也没有出来过。


在微雕之路上,潘承德并没有真正地拜师学艺过,基本全靠自己摸索。米粒、竹片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成为了他作品原料的来源。创作灵感也因为小时候临摹的画谱、字帖而源源不断地涌现。


对于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所取得的成就,老先生很是自豪,自己的微雕作品得到了认可。1993年,潘承德加入了省精微艺术研究会,这是他微雕生涯的“黄金时代”。


说到微雕心得,潘承德更多的是自信
↓↓↓

  ——最难的就是构思,其次是空间布局。一般雕刻画作的话会先想好在什么地方画什么,如果是文章的话,主要是掌握好字与字的间距。
  ——竖着刻尤其不容易,手一定要稳,要不刻两下间距就跑了。光《滕王阁序》这一个作品,我就刻了十几遍,也不是特别满意。
  ——我刻的时候完全能看清上面的字,刻之前我会在原材料上涂上一层墨,这样雕刻过的线条是白色的,黑白对比会更显眼一点。
  ——临摹作品是最难刻的,自己画的东西比较随性,别人看不出好坏,但是临摹得像不像,一看便知。
  ——刀头太细,有时候刻几下,刀头就会断掉,就要一直磨一直磨。有时还会根据需要去打磨不同的刀刃,粗细斜扁全靠自己掌握。
  ——其实,微雕没有所谓的天赋,就是痴迷地喜欢和反复地练习。


可惜的是,自始至终,黄岩微雕只有潘承德一人在独力苦撑。“曾经带过一个徒弟,但是学了一年就跑了,做这个养活不了自己。”身体不济、作品遗失、没有传承人,这是黄岩微雕的现状,更是潘老先生内心深处深深的失落和伤感。


黄岩微雕,我们拿什么拯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8-21 08:5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这第多图片,就没有一张是作品?我都不知道微雕是啥玩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