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市区变迁的“摆渡人”
在椒江大桥未开通前,椒南与椒北往来的唯一的方式只有轮渡。为了能乘上船,有时会出现抢渡的现象。(摄于1995年)
“山在城中,江穿城过”, 说的就是椒江这座滨海城市。一道江水,让古老的轮渡依然在椒江延续。很多人就是从轮渡开始,认识这座顺江而生的城。改革开放40年,海门轮渡也见证了台州主城区发展和椒江南北两岸百姓生活的变迁。
曾经,椒南椒北,一江之隔,却仿佛天堑。多少年来,让椒南与椒北两岸相连的,唯一的方式只有轮渡。
有了轮渡,天堑变通途。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一直是全省最大的渡口之一,每年的客流量达到五六百万人次,2000年更是达到1000多万人次。
有着“水上巴士”之称的海门轮渡,一直以来解决两岸百姓过江问题,是椒江区城市公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椒江至前所的航线目前共投入3艘客渡船,其中备用一艘,共计2020客位。目前单日最大渡运量达1.3万人次左右,年渡运量122.1万人次,售票大厅和候船厅面积200平方米,为一类渡口。海门轮渡连续31年实现平安春运,连续13年实现渡运安全无事故。
改革开放40年,城市在快速发展,大桥、二桥的通车无疑让椒江人在出行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在上下班的高峰里,这一条按时出发,“永远不堵”的过江通道,仍是这座城市的底牌。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