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126|回复: 4

[图说黄岩] 五洞桥与黄岩古城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3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5b1fac739dfac.jpg

自唐上元二年(675)黄岩从临海县分出设永宁县,浙江省中部沿海温黄平原这块土地上就崛起了一座以“永宁”命名的古县城,古城自此就有了新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天授元年(690)八月,永宁县改为黄岩县。
建城后,古城凭借着依山傍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迅速发展山水文化及与山水文化相关的各种文化产业。但是,密布于黄岩城内外的河网在滋养这片土地的同时,也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的交通和商贸带来了许多麻烦。因势利导,古城开始疏通河道,筑桥铺路建街巷,还开掘了一条长130里,沟通台温水运,被称为“浙东小运河”的南官河。
消停战争,休养生息的五代吴越促使了古城农耕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的发展又催生了水利文化、路桥文化及街巷、青瓷文化等。有史载:五代时,新罗国和日本商人聚居新罗坊,为台州最多。
各种文化的发展虽令古城经济繁荣,内江运输发达,但古城液金门外的西江天堑还是严重地影响着两岸民众政治、文化、商业的交流,为了解决这一实际困难,知县张孝友亲自主持,于元祐六年(1091)在古城液金门外西浦渡建造了一座横跨于西江之上的石桥。此桥当时叫做“孝友桥”。
这座由黄岩山水文化孕育出来,西江上的第一座桥,自它建成之日起,便承载起了连接西江两岸交通、商贸、政治、文化的使命。它在将古城的山水文化扩散传播到黄岩西部平原和山区的同时,也让古城的城市文化与平原文化、山乡文化在连接与碰撞中实现了多元的融通和发展。
宋室南迁建都临安后,发达的黄岩经济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从而又催发了水运文化、水闸文化、桥文化与街巷文化等发展。
史书载: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知县杨炜将五支河向北延伸至外东浦,使之于永宁江相通……经九峰河的一段经山亭街、桂枝街流入干河。
县河干河向西开凿五条支河……河道交叉似网的黄岩县城里曾经拥有过“三十六街,七十二巷”。
光绪《黄岩县志》载:明清时,黄岩城有桥四十多座,南到北就有十二座桥。这十二座桥沟通了两岸二十多条长街短巷。
《黄岩寻踪》:淳熙九年(1182)浙东大饥,朱熹奉皇命来巡视浙东各地。见黄岩因原有水利工程废坏造成涝、旱致灾荒。即在《奏巡历至台州奉行事件状》中告:“臣窃惟水利修,则黄岩可无水旱之灾;黄岩熟,则台州可无饥馑之苦。”并请得太府万缗钱,疏浚河道建造了六闸(回浦、金清、长浦、鲍步、蛟龙、仙浦闸),使黄岩连续两年获得丰收,成为当时台州主要的水稻生产地。故当时有“黄岩熟,则台州无饥馑之苦”之说。
《黄岩寻踪》:孝友桥在水阔浪急的西江与永宁江交汇之处挺立了一百多年后,终因不敌潮涨潮落的冲刷荡涤及暴雨、台风、洪潮的迅猛袭击而日渐破损。南宋庆元二年(1196),孝友桥被水患等损毁。“县人赵伯澐纠合重建,筑为五洞,桥面亦五折,取道其中,坎两旁以窍水,翼拦其上,视旧功十倍焉,俗呼西桥。”
新建的五洞桥建筑新颖,远望如长虹卧波。至月圆之夜,倒映在水中的月影与桥影在西江中相映成辉,景色极其秀美。这里成了当时黄城休闲文化中最靓丽的一大景观。
由于南宋小朝廷定都临安(杭州),富庶的黄岩成了南宋“辅郡”中的首县,不但经济发达,而且各种文化产业也发展迅速,尤其是教育文化产业。县城里始设县学——与文庙合二为一的“学宫”,并出现了民办的书院,如樊川书院、柔川书院、南峰书院等,还有朱熹两度驻黄讲学、著书立说所形成的朱子学派。当时黄城文风蔚然,被称为文化之邦,其中不少世代相袭,历四五世而不衰,父子、兄弟齐名,一家或三代或三代以上进士亦不罕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黄岩历史上的八大文化世家与黄岩十大文化名门。
时光飞逝,历经530年潮汛、台风、洪涝的考验,至清初时,五洞桥这座古老的大桥又伤痕累累,不堪重负。
《黄岩寻踪》载:清雍正四年(1726),黄岩总兵吴振义出于战备考虑,委托好友——明因寺高僧世月主持重修五洞桥。重修的五洞桥用大型条石砌筑,全长63.5米,5孔等跨,每孔尽跨均为8.7米,桥面宽4.3米。拱券条石分节并列发券,桥面随拱券起伏曲折而筑,五起五伏,富有动感,桥两侧设置有随桥面起伏的栏板、望柱。栏板为须弥座式,望柱上端为仰覆莲状。华丽更胜于前。
虽然黄岩建筑史上最完美的一座城墙于民国二十八年时,因日机轰炸被拆,城内的五支河也早已消失殆尽,城内山水氤氲的小桥流水美景亦不复存在。但是古城的骨架仍在,历史仍在,环古城而绵延的四面青山仍在,永宁江水系仍在,由古城山水文化之精华孕育滋养出来的五洞桥仍在,它依然穿着自己古意盎然的唐装宋服,风采依旧地与源远流长的古城山水文化唇齿相依地脉动着。它们就像一桶窖藏久远的美酒,弥香不散。
注:书中所有涉及建县、建桥、建闸、挖河等历史事件及典故摘自于《黄岩志》《万历黄岩县志》《黄岩寻踪》等史书。

来源:今日黄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4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4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
这是要恢复五洞桥原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7 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
五洞桥区块里的桥上街怎么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