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穿越千年古镇温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8 10: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温峤镇南部的温岭街。

做桶已有50余年的金雪明。

62岁的林美娟,从中街村的家中步行至老街洗衣。

造于清代的当街井,井身石壁上,刻有“青石桥古井甘泉”字样。

    老街是故乡
    故乡留于游子心中的记忆,或许是离乡时必经的一座山,或许是收割庄稼时的一片原野,或许是卖糖烟酒的一条老街……位于温峤镇南部的温岭街,即是许多温峤人心目中,故乡之所在。
    温峤镇始建于晋代,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唐时称海峤,北宋时曾设关、驿,称峤岭镇,元明清时称温岭街,1930年改称温岭镇,1951年名温峤镇。
    温峤地处台州与温州的交界,西濒乐清湾,古时海上货物在此周转,通过内河运往各处。明清时,温岭街已是当地最重要的商贸区。
    每逢农历一六的集市日,温岭街上车水马龙,南货北货购销两旺。除坐贾和作坊之外,还有走足的小贩,跑江湖的好汉,三教九流,不绝于市,赶集的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温岭街因商贸发达而闻名于台州六县。民国三年,太平县改名时,因温岭街的繁华而改名为温岭县。
    宋代杨王休有诗云:“旧画茫茫如弃井,百年遗迹如灰冷。我来吊古更寻源,并水沿流至温岭。”(摘自《温岭县志》)
    我们行至老街寻源,眼前所见之景与鼎盛时期的温岭街不可同日而语,但沿街商铺、民居,仍保存着古朴的风貌。从斑驳的招牌字迹中,能想见昔日“三里长街,店铺千家”的繁荣景象。
    温岭街是典型的河街相邻、水陆平行的江南古街,南北走向,总长约1500米,分上街、中街、下街,街东临溪,隔溪又一单边街道,故又有前街、后街之分,后街在中街、下街东边,隔溪相对,平行延伸,北至内河轮埠头,前街多为二层楼的木建筑双面街,街面铺石板。
    街旁多为明清时所建的木结构瓦房,建筑高低错落。数不清的小四合院沿着街道两边,呈弧形向南北方向延伸。古院大多以姓取名,如“谢家里”“江家里”“程家里”“林家里”“朱家里”等。民居之间为小巷小弄,分而不隔,处处连通。位于峤山下的戴氏宗祠,与老街南端的戴豪故居,建筑风貌相衔,遥相呼应。
    上街村党支部书记程锦云,对老街有着数不清的有趣记忆。
    小时候,他最爱去老街听书。“中街有一家书场,说书是回回相扣的,每天留有悬念。今天听完,想知道下面的故事,晚上一直记挂着,明天接着去听。”1983年以后,书场逐渐衰落。
    他还记得自己青年时当民兵,曾在老街上巡逻,抓小偷。“每逢一六大市,三八小市,四面八方都来人,十分拥挤,就有小偷混在人群中,有的专门对老人下手。”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各地交通便捷,市场也更多样化。原本位于温岭街的派出所、工商所先后迁出,商贸中心也转移至西大街。2000年以后,老街繁华不再。
    古井与老行当
    沿老街自北向南走,行至五百米处的前街,可见一口造于清代的当街井,井身石壁上,刻有“青石桥古井甘泉”字样,两侧分别写有“公元一八四八年大清道光戊申年荷月吉旦”和“公元一九九六年大修众议重建”。
    村民正为我们讲述古井的历史,一位白发妇女抱着不锈钢盆、水桶走到井前,一桶桶打起井水倒入盆中,撒入洗衣粉,伸手搅拌两圈,随后倒入一袋衣服。她从临街的杂货店借来一张小板凳,往井边一坐,麻利地搓起衣服。
    妇女叫林美娟,62岁。她从位于中街村的家中,步行至老街洗衣。“村里也有井,可时常枯,这口井不枯,常年水清澈。”
    往南走,在老街中段,有一家“百年老桶”店,67岁的金雪明正对着店门口,坐在一条板凳上刨制箍桶所需的木板。见有来客,他便放下手中的木工,点燃一支香烟,闲聊几句。
    金雪明告诉我们,这两间祖屋已有百余年历史,爷爷从乡下来到老街,买屋定居,箍桶的手艺也是代代相传,他做桶已有50余年了。
    他自16岁进入温西木器社做工,后经营祖辈留下的木桶店。“箍桶生意最旺的时候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木器社里有木工20多人,现在只剩两三人,我的儿子和女儿,也不学这门手艺了。”
    由于产品结实精致,又是独家经营,金雪明的木桶颇为畅销,既有本地客人到店里定做的,也有外地游客经过老街,买一两只走的。
    再走几步,谢家油漆店前,一组刷好红漆的春篮子,格外引人注目。55岁的吴彩娟放下手中做了一半的油漆桶盘,走了出来。她告诉我们,这组春篮子已被订走,价格1000多元,“村民买去嫁女儿用的”。
    “我丈夫做油漆活有40多年了,这些产品大多用于嫁娶、祭祀,在农村是‘香饽饽’。”吴彩娟指着屋里各式各样的桶盘碗盏说。令她自豪的是,女儿学了美术专业,放假在家也帮忙为桶盘打油、上漆、画画、贴金,并以自己所学所长,创作出新颖的图案。
    箍桶、活字印刷、弹棉花,这些老手艺曾在温岭街红极一时。随着老街衰败,老行当生意不如从前,但凝滞的光阴仍有迹可循。沿街留存着许多小吃店、理发店、音像室等,不知开了多少年,门楣上的油漆都已剥落,虽然生意淡薄,却以独特的生活气息,赋予老街不老的神态。
    工量刃具之乡
    古镇温峤,除了有千年历史的商业街,还有一个全国规模最大、品牌集聚最多、交易额最大的工量刃具交易市场——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
    走进这个集专业市场、工具产业街、物流配送、会展平台于一体的新型旗舰市场,人们很难想象,它的前身是一个七亩的马路市场。
    62岁的上街村村民戴陆平回忆,上世纪70年代,不少村民以卖旧工具、旧电器为生,到了1987年,村西建起温西工业品综合市场,集中贩卖工量刃具,如今村民们称之为“老市场”。
    70岁的郑景梅是入驻老市场的第一批商户。“温峤人多地少,靠种田谋生有困难,只好另找出路。”他说,“最初我们没有生产能力,都是从外地收旧货,翻新以后卖。卖着卖着就积累了货源和客源,在外也有了些名气。看到卖工具能赚钱,村民们纷纷‘下海’,逐渐形成了规模。”
    与此同时,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露天水泥板到棚屋,后来不断扩建,有了摊位、隔间、店面和临街商铺。
    随着温峤工量刃具行业的不断发展,2009年10月,市场进行了整体搬迁,浙江温西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建成开业,同年更名为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新市场总投资2.1亿元,占地110亩。
    在老市场卖了20多年工量刃具的郑景梅,将店铺搬进了新市场,生意越做越大,产品远销海外,如今已由儿子接班。
    细想来,工量刃具市场在农田间的一片空地上诞生,并非偶然。
    温岭街自晋朝开始,就因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而繁荣,街上商铺林立,商行众多,开作坊、设摊、经营客栈者不绝于市,可谓人人皆商。温峤人自古受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耳濡目染,富有商业头脑,勇于闯江湖。
    面对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外经商的温峤人回家乡,带来一些工量刃具,从代销起步到加工生产,二十年便在温峤镇发展起一个年产值20亿元的特色产业。
    从锉刀、补鞋机、钻头代销扩展到刃具、量具、机床附件、五金工具及其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经营,温峤人走出了一条以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之路,温峤镇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工量刃具集散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工具刃具之乡”。
    行业新气象
    凭借几代人的打拼,工量刃具市场的萌芽地——温峤镇上街村,如今已是一个美丽富庶的新农村。
    村党支部书记程锦云介绍,该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包含三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50亩,山林1800多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0万元/年;全村共722户1970多人,戴、汪两姓为大姓,占全村人口一半以上,杂姓有王、陈、黄、许、程、潘、应、吴等。
    程锦云说,村中原有80多处零散分布的厂房,村民们自产自销工量刃具。2013年,全村重新规划,查拆违法建筑,并于2014年新建标准厂房,至2016年,七幢四层标准厂房建起。2017年1月1日起,厂房出租给本村企业,所得房租纳入村集体收入。
    46岁汪元斌是上街村生产经营工具的企业家之一。
    他自2000年开始从事工量刃具经营,初衷很简单,“想多赚点钱”。此前,他在一家水表厂当车间主管,拿着稳定的年薪。“看到亲戚朋友都在做工量刃具生意,很赚钱,我也想试试。趁着年轻,即使失败,也可以再来。”
    1999年,他曾受厂里委派,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了半年。如今回想起来,他认为学习和工作经历为自己积累了知识和经验。
    入行之前,汪元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他了解到,工量刃具是温岭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温峤镇第一大产业,很有竞争优势。他到江苏、广东等工业较发达的省份跑了一圈,最终确定生产和销售车刀,即机床上使用的焊接工刀。
    2000年,他回村投资30万元办厂,第一年就赚了15万元。2003年,他开始扩建厂房、购买设备,先后投入200多万元。
    2005年,数控车刀兴起,传统车刀的市场份额减少,本地一批小厂家逐渐被淘汰。这也是汪元斌第一次面临危机。“当时我没有技术和实力生产数控车刀,于是到外地跑了多家企业,最后为宁波一厂家代理数控车刀片。”他回忆,“我的想法是,数控是趋势,先卖起来,积累客户。”
    2006年,凭借出色的销售能力,他成为该厂最大的经销商,赚了几百万元。次年,他准备投产数控车刀,并提前注册好了商标。“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整个行业都在下滑,幸好我没有大量投入。”
    2009年下半年,形势一转,数控车刀产品供不应求。当时本地已有厂家具备生产数控车刀的能力,产品价廉物美,汪元斌代理的车刀失去了优势。
    2010年,他更新设备,聘请技术人员,投入1000多万元生产数控车刀,次年开始销售。2012年下半年,再遇金融危机,之后连续几年经济形势不佳,许多同行倒闭或转行了,汪元斌带领企业顽强地生存下来。
    2016年经济形势好转,车刀销量迅速蹿升,产品供不应求。“专一、专业,才能在逆境中求生存。”汪元斌说,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开发生产车刀一种产品,致力于做精、做强。“接下来准备扩大生产,把产品做得更成熟,这样才能在行业里站稳脚跟。”
    汪元斌的创业经历在温峤镇并非个例,这群带着新思维、新模式投入工量刃具行业的企业家们,为千年商贸古镇带来现代化发展的新气象。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