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955|回复: 1

[台州城事] 洋屿青,出拷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res19_attpic_brief.jpg
res21_attpic_brief.jpg
res23_attpic_brief.jpg
res25_attpic_brief.jpg

从左往右:图一为罗天亮介绍拷绢;图二至图四为拷绢制作生产的部分步骤。 (图二至图四由罗天亮提供)

    洋屿村,位于横街镇西北。下辖洋屿(洋屿殿)、郭岙(郭屿岙)、井头(井头罗)、西陈(向西陈)、康张(康壕张)5个自然片。“唐宋鱼盐古村,元末首义之地,明清文昌工茂,当代富裕文明”,这句写在横街洋屿村村史廊上的话,道出这个古老村庄的前世今生。
    明清时期的洋屿村“文昌工茂”,这里的“工茂”,指的便是曾极其发达的纺织业——清代中期(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台州开始生产拷绢,横街、洋屿一带“附近数十里,家家织机声,年产三四十万丈(约6000匹)”。
    “1966年,拷绢停止生产,到目前为止拷绢已消失了近半个世纪。”2009年,“拷绢手工技艺”入选第三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仍处于恢复生产阶段。
    从清道光年间开始距今180余年,拷绢的一切,都得从洋屿殿人罗宝书说起。
    “殿前绢”
    清道光九年(1829年),20岁的罗宝书随兄长北上经商,以贩运毡帽与土布为主。这个心思敏捷的年轻人一边熟悉生意门道,一边留心着浙北民生民情,他很快发现杭州、绍兴织纺绸、织绢获利甚丰,就对兄长说:“大哥,我看织绢要比织帽获利多,贩绢也比贩帽利润高。我们何不改行?”
    征得兄长同意后,罗宝书便留在绍兴的一户人家里,学习织绢技术。因以前有织布的基础,他学得非常快,不到一个月,就将织绢的工艺尽数掌握。
    返回洋屿后,罗宝书从嵊县买来土丝,又把家里的织布机改造成织绢机,开始织绢,并且很快卖掉了第一批织绢货物,获利颇丰。
    此后,罗宝书开始向洋屿一带的妇女传授技术,改传统的织布为织绢。除此之外,他还鼓励其他人一起经销。“那时黄岩东南乡桑树不多,蚕丝生产远不能满足当地的织绢需要,所以每年新春后,行贩们还到湖州、临平、平湖等地购买大批蚕丝或蚕茧,供各户织绢之用。”在七八年时间里,织绢大盛。
    因罗宝书家住洋屿殿,所以在这一带生产的拷绢被称为“殿前绢”,远销浙北、闽南。光绪年间,“殿前绢”与黄岩茅畲的“茅畲绢”、临海的“更楼绢”合称为“台绢”,与玉版纸、台柑、台蕈、姜干并列为台州的朝廷贡品。
    兴盛
    道光、咸丰年间(1821年-1861年)是拷绢的鼎盛时期。
    每逢市日,横街、洋屿殿的本地织户、小贩和外地行商都会赶到集市购销拷绢。“行贩们沿街看货收买,将购来的白绢、拷绢、土布成批运往温州等地;织户们卖掉绢后,再到绢行购买生丝或蚕茧,回来再织成绢。”街面上好不热闹。
    这个时期,黄岩县东南乡一带数十里,妇女几乎没有不会纺纱织布的,“家家织绢机轧轧”,年产三四十万丈(约6000匹)。就连姑娘出嫁,也会拿织绢机作陪嫁品。
    1914年至1920年,人们流行穿绢服,这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织绢业的发展。那时,“路桥的洋屿、横街及周边下梁有织绢户1万余,并从余杭、临平、义乌、嵊县等地购入土丝作原料,用织布机织绢,开拷场、拷染绢,盈利颇丰”。
    1933年,横街、洋屿、新桥、下梁约有织绢户1万余户,1.2万余人,年产5万匹,各乡几乎家家有织布机。“每年春夏两季织绢,3月中旬上市,4、5月最盛,由织绢户卖给绢行或由绢行下乡收购白绢,10月后因原料终止停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路桥年产拷绢至5万匹,绢纱2万匹,为历史最高产值。“每匹绢的宽度为2市尺(约0.67米),长约60市尺(2米),每市尺可卖3毛钱左右。”
    织绢业的兴盛推动了绢产品的贸易。
    “当时的丝绢和土布的交易市场主要在横街、洋屿殿、下梁、三甲、水陡门、路桥、卷洞桥、小澧桥、宁溪等地,拷绢还销售到东南亚各国,拷绢和土布成为当时黄岩出境货物的主要品种,1943年出境绢达1万匹。”
    衰落
    “坚润胜于纺绸,绢面光滑,质硬挺刮,为夏暑避热之上品。拷绢穿在身上,既不沾汗,又能透风,十分凉快,而且牢固耐穿,不易损坏,真是男女老幼皆宜。当时不论行商坐贩,比较富实的人,尽穿拷绢衫裤。”
    68岁的横街镇杨桥村村民罗启德,对拷绢最初的记忆是,“很小的时候,自己穿过拷绢制成的小衣服”;往后,便是“父母休闲时都穿拷绢衣服,大大的,摸着有点硬,乌黑黑的”;记忆再往后,就是“村里年轻人结婚的时候,家里会准备拷绢制成的床上四件套”;再后来,有关拷绢的记忆戛然而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泽国绸”取代拷绢进入温州和浙东市场,路桥拷绢销路渐渐不畅,销量连年下滑。后虽有几年回升,但影响已远不如从前。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洋屿中庄成立联盟小组,继续生产拷绢。1954年,拷绢作坊搬到了螺洋的南山庙继续生产,1966年,拷绢停止生产。
    几位罗姓老人给出了“拷绢消失”的答案,“拷绢都是乌黑黑的,不好看,慢慢就没人喜欢了”;“太贵了,后来有了化纤、的确良,拷绢就没有市场了”……在洋屿村村民罗天亮看来,工艺繁杂,也是传统拷绢“消失”的主要原因。
    在洋屿村老年协会三楼的办公室里,他从档案袋中拿出厚厚一叠照片,说:“这就是拷绢的制作生产过程。”晾绸、敲碎染色用的薯莨、煮薯莨、测染液浓度、敲桩、定位、插边签、薯莨染色、塘泥拌染、铺稻秆、蒸绸、上光,12道工艺后,正反两面均为黑色的拷绢才算完成。

来源:台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