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988|回复: 1

[台州城事] 彰往考来,其姓章灼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
res01_attpic_brief.jpg
章氏后人接受采访,讲述姓氏故事。
res03_attpic_brief.jpg
海游太尉庙、章氏宗祠并村庄图。
res05_attpic_brief.jpg
海游章氏四年宗祠遗址。(章宏奖摄于2005年11月)
res07_attpic_brief.jpg
海游章氏九年宗祠——双并祠。
res09_attpic_brief.jpg
海游章氏宗祠全景图

    据统计,台州章氏现有4万余人,主要有两大分支——一是黄岩章氏始迁祖,讳仁皦公,生于梁贞明元年(878年),为福建浦城三世祖太傅仔钧公第十一子,后裔主要聚居在黄岩临湖前后宅、路桥高桥章、临海大路章等地;二是海游章氏始迁祖玫公,为福建浦城三世祖章仔钧第四子仁嵩七世孙,约在公元1101年出生。
    海游章氏自章玫迁居至今878年,繁衍已32世。目前,三门章姓户籍人口近8000人,分布在海游、六敖、健跳、沙柳、亭旁等乡镇,海游最为集中。
    三门海游,朝晖路8号。
    远处,山峰叠嶂碧峭,翠绿的山巅矗有一塔,隐隐在细如棉絮的白云之中。相传东晋葛洪曾在此炼制金丹,因而此山名为丹峰,又叫章家山。清代海游人章正诗曾作诗赞曰:“孤标峭拔耸芙蓉,合有真人住碧峰。”
    山脚下,崇峰四围、峻岭横亘之间,有一处恢弘巍峨的建筑。雕甍画栋,峻桷层榱,乍看,更似宫殿一般飞檐高柱,顶上琉瓦映着阳光,烨烨发亮,朱门金钉,四周皆是白栏彩槛。
    这里,是三门县章一山纪念馆,亦是海游章氏文化纪念馆,包括海游章氏宗祠、琅琊王殿、龙山书院,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于2010年9月23日落成开馆。“旨在宣传弘扬海游章氏历史文化,启迪教育章氏后人,加强沟通联谊。”
    夏日阳光正好,流云轻散,气序清和,馆边的高树阔叶如扇轻轻摆着。65岁的章宏奖从主楼“全城堂”匆匆而来,面容疲惫,“刚接待完一批从宁海来的客人,他们是来收集王家扬的资料的,好多资料都在我们这里……”语气上扬,又带着些许骄傲,“王家扬是章一山的女婿。”他补充说道。
    作为三门县章一山纪念馆的执行馆长,只要有需要,为全世界各地的来访者提供或介绍与章氏宗族有关的人文史料,是章宏奖每天要做的事。
    他踱步带着我们往展厅走去。耀眼的光从朱墙高檐下斜漾过来,脚下青灰色的砖石也被晒得发烫,一侧身,目光便被一座戏台吸引——檐角飞翘,其顶亮彩木雕繁复精致,直转而上,背景画宽大森肃,内容颇耐人寻味:碧天翠叶,杳杳山水之间,一美冠华服的男子手拉一辇,上坐一老翁,鹤发童颜,头戴蓑笠,手持一长线鱼竿,面容和蔼。
    画的正是周文王与姜子牙。
    相传,72岁的姜子牙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周文王,正是用人之际,文王求贤若渴,封姜子牙为“太师”,称“太公”。
    章姓之历史,正始于此。
    源
    章本姜姓,源于炎帝神农,系姜太公之后。立姓至今已有2670多年,传90多代。
    据史籍《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文献记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名为鄣国。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西周王朝后,姜太公受封于齐地,建立了齐国,为齐;国留封给嫡子,又将鄣国分封给庶子。此后,姜太公之曾孙、齐侯姜伋之孙、姜隐之子姜虎,被正式封于鄣国,史称鄣穆公。
    史料记载,鄣国一直传至第十四代君主鄣胡公姜祥继位。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姜小白为稳定自己的春秋霸主地位,开始吞并姜姓诸侯小国,鄣国被首先吞并,鄣胡公被杀,其弟韅仓皇出逃至楚国。
    鄣国人以国为姓,鄣国被灭,韅认为自己的国家不复存在,便将“鄣”去掉了表示疆邑的“阝”,称为章氏,世代相传至今。可以说,今日之“章”姓,源于齐太公后裔同宗相残,是鄣国人为纪念逝去的国土,“去邑为章”而来。
    此后,章姓开始散居于齐、楚之地。
    西汉初,有秦将章邯、章平兄弟,其后有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章文、甘泉(今江苏省扬州)人章赣、匈奴单于近臣章渠、匈奴降汉者章尼,东汉时有扬州(今属江苏省)人章河……这表明,早在秦汉之际,章姓已北入蒙古,西入陕西,南及苏、赣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姜太公的后裔在豫章繁衍成为大族,由此形成了章姓豫章郡望。南北朝时期享誉青史的吴兴章姓即由此分衍而出。同期,另有河间(今属河北省)之章姓发展迅速,后逐渐昌盛并形成了章姓河间郡望。
    隋唐之际,有章姓人落籍梓州(治今四川省三台),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也均有章姓人家。唐太宗时,《元和姓纂》辑录天下193姓,章姓名列前茅。
    五代十国时,有章姓人落籍福建,如章仔钧其先祖由福建泉州徙居浦城。
    两宋时期,章姓更是屡屡见于史册。北方动荡,此际章姓迁徙以南方为主,如章岷由浦城徙居江苏镇江,章甫由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徙居真州(今江苏省仪征),章琰由宁国太平徙润州(今江苏省镇江),章宪由建州浦城迁苏州……此际,由于章得象、章敦、章鉴入朝为相,更使得江南之章姓名噪一时。
    明初,山西章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北、北京等地。
    明清之际,章姓分布更广,并有沿海之章姓迁居台湾,甚至更远的东南亚、欧美等地。
    如今,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的64%。
    海游章氏
    据统计,台州章氏现有4万余人,主要有两大分支。
    一为黄岩章氏始迁祖,讳仁皦,生于梁贞明元年(878年),为福建浦城三世祖太傅仔钧公第十一子。仕后唐,秘书阁书郎,校书郎,加资政殿大学士。后裔主要聚居在黄岩临湖前后宅、路桥高桥章、临海大路章等地。
    其二便是海游章氏始迁祖,讳玫,为福建浦城三世祖章仔钧第四子仁嵩七世孙,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任宁海镇守,遂居海游墙里,后移居今海游。
    海游,位于三门西北部,东濒三门湾海游港,南邻湫水山,西枕天台山。依山傍海,岗岭相连,而又平畴沃野,良田连绵。
    “源自神农,姓由韅始,时惟五代,仔钧练氏,大德全城,诞十五子,六十八孙,皆登顕仕,奕世冠棠,闽浙桑梓,南渡玫公,海游居止,累代相传,丕绳谱嗣。”这是明天顺二年(1415年)八月,赐进士第、礼部侍郎章纶撰写的《海游始祖赞》,以56字阐释了海游章姓的煌煌历史。
    追根溯源,海游章氏脉发于福建浦城,瑯琊王讳仔钧。
    章仔钧(867年-941年),字仲举,号彰良,福建浦城人,世称太傅公。唐末,章仔钧深得闽王王审知的信任,先后任高州刺史、检校太傅、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署使,驻守浦城西岩山三十年,在五代纷乱之世,保闽立勋。卒后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武宁郡开国伯。宋庆历五年(1045年)追封琅琊王。其妻练氏(872年-952年),讳寯,唐朝时被封渤海郡君、贤德夫人。据称,南唐伐建州(今为福建建瓯),她在建州城危急存亡之时,舍生取义,保全了全城百姓的生命,世称“全城”。后,宋仁宗追封她为越国夫人。
    仔钧公子孙瓜绵瓞蔓,遍布大江南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浦城及公十世孙,后移居海游,为海游章氏之始祖。
    玫公有四子,长子章汝霖,次子章汝翼,三子章汝为,四子章汝舟(即汝明),为海游章氏二世祖,字维一。
    章汝舟诞子四:长子宇公为海游章氏三世祖;次子宠公移居宁海石舌,为石舌章始祖,后分迁赵家山、回浦杨柳峰、庙前墩、竹口应家山、王社鲞地、官岭前方头。为宁海石舌章祖;三子宝公为宁海渡头章祖;四子宓公为海游西岙章祖。
    据《海游章氏宗谱》记载,其后裔主要迁徙地有:“六世宗淮公迁黄岩江田,七世云甫公迁宁海下章,八世仲仪公迁临海牌前,十一世颖素公迁黄岩章家宅,十一世颖淮公、十二世嘉美公迁南京,十二世嘉谟公迁江西吉水,十二世嘉礼公、十三世宗瑛公迁淮安高邮州,十三世小炳公迁宁海南山章,宗霖公迁椒江章安,良俨公迁坑口,十四世与质公迁天台二百秧、与应公迁海门,十五世廷可公迁临海孔丘、廷帖公迁临海大石,十六世神锡公选宁海桑州等等。其他迁徙地还有仙居、象山、义乌、北京、上海、厦门、香港、台湾等。”
    一祠两馆
    主楼“全城堂”三层的展厅里,光线弥暗,微尘在光圈里轻轻浮动,光束透过窗棂碎成一条条,在迎面的一块棕黑色木板上闪过。
    木板上书“前言”,曰“章氏子孙耕读励志,孝悌传家,书剑日昌,俊士辈出,名臣代有,列堂森森,衮华辉辉。章氏文化炳炳烺烺,功加于时,德垂后裔。今筑祠建馆,奕奕炫炫,光先祖懿德,扬前辈风范,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海游章氏筑祠建馆之事始于2006年。海游章氏后人为纪念馆撰书楹联、查阅章氏族谱、征集章氏文献和名人资料,做制作布展工作……直至2010年9月,落成开馆,简称海游章氏两馆,即三门县章一山纪念馆、海游章氏文化纪念馆,包括琅琊王殿、龙山书院及海游章氏宗祠。
    据《三门县志》和《海游章氏宗谱》记载,海游历代建有四座章氏宗祠,均在石羊溪西边。“各座祠堂均为连井数幢,宏伟森肃,各具特色。堂内供上先祖牌位,受后人祭奠。也是族人自治、教化、管理场所。”
    蓝天如幕,云絮绵软如白丝,就似要落下,晌午的阳光从空中如岩浆泼洒下来,浇在人身上滚烫。沿着丹峰路,章宏奖带着我们往石羊溪路走,众人均是汗流洽背。
    边走,他边介绍着:
    “海游章氏原本有老宗祠(合族宗祠)、上祠堂(四年宗祠)、双并祠(九年宗祠,两座祠堂并肩而建)等四座章氏宗祠。由于历史原因,四座宗祠都已被拆改建。”
    “老宗祠,是海游章氏总祠,祠前原本建有一个‘状元坛’,现在是石羊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在地。”
    “双并祠,是海游章氏九年宗祠,在双并巷,1949年后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都曾设在那里,现在已经拆建改为县公安局宿舍了。”
    “上祠堂,是海游章氏四年宗祠,也是海游四座章氏宗祠中规模最大、最雄伟的一座,始建于康熙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仰着头,章宏奖陷入回忆,“三进连井、魁星斗栱、戏台门楼、大厅、神位大殿、左右厢房,还有石板铺地,合抱梁柱,翘角屋檐,马头墙灿头,祠堂里还悬挂着‘状元及第’‘钦点翰林’的匾额。”恢弘的建筑,在斗转星移的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
    1940年7月三门立县,9月县政府移治于上祠堂。
    抗战期间,三门军民冒死营救轰炸日本东京美军飞行员。1942年4月18日,三门县各界欢送美国飞将军的欢送大会在上祠堂举行,“挤得全是人,转个身的空间都没有,特别热闹”。
    解放后,上祠堂为海游镇政府办公场所。
    上祠堂的大部分古迹焚毁于1969年,后来,改建为镇政府用房,但原本用作粮食仓库的神位大殿,目前还有遗迹尚存。

来源:台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省台州市 新河镇环宇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