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指尖陀螺搅动一池春水 台州轴承业能分一杯羹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30 10: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十年打工一场空,一个陀螺成富翁。中华儿女千千万,干的干、看的看,干的赚了几百万,看的不干还说陀螺快完蛋。”
    这个段子,说的是一款玩具,一款从去年初火到现在的小玩具——指尖陀螺。
    去年,指尖陀螺在北美流行了起来。一年后,它又风行至我国。
    今年4月,指尖陀螺销量迎来井喷式增长,这个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小玩意,也让国内的生产厂家削尖脑袋争抢蛋糕。
    正当人们前赴后继投身这个小玩具引发的资本盛宴时,一则消息突如其来——
    6月25日,有德国媒体称,法兰克福海关没收了35吨来自中国的指尖陀螺,原因是这些指尖陀螺既没有欧盟市场“CE”认证标志,也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消息如同晴空霹雳,让众多蜂拥者愕然止步。
    指尖陀螺靠的是轴承对称结构,可以放在手指上空转,其核心部件,便是置于其中的小小轴承。
    而台州,作为江浙一带轴承生产密集地区之一,在这场由指尖陀螺引起的逐利战中,是否有人奔赴沙场?在急转直下的情节中,这场财富神话,又该怎样收场?

    1
    一份“要500万个
    轴承”的订单
    “紧急求购608轴承,500万个!多多益善!价格好商量!”
    5月初,路桥人陶先生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出这么一条消息。
    陶先生做的是模具生意,驱使他发出这么一个消息,源自于这么一笔账:一个轴承行价0.5元,卖给外贸公司至少有一元的利润。那么500万个下来,就是500万元的利润。
    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哪有这么好赚的事?
    这听起来似乎是个天方夜谭,但偏偏就有人因为采购到608轴承成为富翁的——陶先生在金华永康的朋友,今年4月因为进了一大批轴承,从中赚了几百万元。
    608轴承是什么?又有哪些神奇之处?
    其实,它没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它只是轴承界最普通的一员,一般用于滑板车、溜冰鞋等。由于用途不同,608轴承分为铁制、碳钢制等。作为轴承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台州就有不少企业能生产该轴承。
    它的抢手,源于指尖陀螺在全世界的热销。
    这一被外国人用来减压的玩意,后经改良,衍生出专门用来在指尖旋转的产品,不少人将其玩出了炫技的高度,价格贵的一个可卖到100多美元。
    西风东渐。今年初,这股风潮传到国内后,带动了一部分玩家,也带动了一部分厂家。
    一批批一比一的仿制品被大量生产出来,价格从一开始的200元降至几十元,有的甚至花10元钱就能买到。
    业内人一看就清楚,这小小的陀螺核心就是里头的轴承,有一套质量好的轴承,就是一个上乘的指尖陀螺——灵活、耐用、转动时间也持久。
    路桥东泰轴承有限公司的王老板也在做这个陀螺生意。他告诉记者,原先他们引进的指尖陀螺采用较贵的R188轴承,有的还采用了不锈钢材料和陶瓷球,珠子比普通同型号的轴承要多出几颗。
    但没过多久,市场上就冒出一批使用几毛钱的608轴承为核心部件的陀螺。
    一开始,只是一小部分,后来,用这款轴承的陀螺竟然成了主流。
    那时候,很多人看来,这种轴承司空见惯,价格便宜,用起来就十分大方。“就连那种三叶指尖陀螺,在三处根本不需要转动、仅起到配重作用的部位,也用了三套608轴承,因为这种轴承价格实在太便宜了。”王老板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蜂拥而入,从今年4月起,608轴承竟然变得奇货可居。
    微信群里、网上论坛,求购几百万个轴承的单子满天飞。不少微型的轴承厂家甚至丢掉自己手中正在开发的产品,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地生产608轴承。
    陶先生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考虑入场的。
    2
    似乎触手可及的财富神话
    500万个显然不是小数目。能不能买到,陶先生也没底。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也帮着陶先生咨询了很多轴承批发商。
    “很难!”这是5月中旬,记者得到的回复。
    “还有!看你能出什么价。”这是5月底的回复。
    “有,就看你要什么样品质的货。”到了6月初,回复就变成这样。
    ……
    和记者一样,半个月的时间里,陶先生求购608轴承的经历也几经周转:起初,是一个个碰壁;之后,是几番“狮子大开口”式的要价;再接着,供货方先问要做什么质量的。
    到最后,轴承的收购方——外贸公司的口径也有所变化:“我们只要旋转2分钟以上的608轴承,那些转1分钟的,不要。”
    陶先生一度觉得这个大蛋糕仿佛就在眼前,但当他想要伸手去抓住它时,却扑了个空。
    说真的,陶先生有些气馁了。
    而事实上,敏锐的义乌商人早在半年前就已嗅到商机。
    他们在普通的指尖陀螺上不断创新和本土化,有装上夜光灯的,有装上蓝牙或USB的,更有甚者,还有装上了音箱可以听音乐的,更可怕的是,价格都不贵。
    结果可想而知,闻讯而来的采购商把义乌小商品城都给挤爆了。
    可以说,国内指尖陀螺的火爆,有一部分就是义乌商人带动起来的。
    陶先生算了笔账,之前无论什么规格的608轴承,外贸商都会要,但到5月底,只要旋转2分钟以上的轴承。这个品质的轴承,一个要1.38元,“虽然成本升了不少,但如果按照之前要的500万个算,还是有20多万元的利润。”
    陶先生觉得,这笔生意依然可做。
    他再次联系外贸商。
    “不如先来200万个,但轴承质量要保证,不然,你懂得!”对方说。
    于是,问题的关键,从买不买得到轴承,转到了轴承的质量上。
    陶先生当然知道,轴承运用到指尖陀螺上,检验好坏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指尖转一下就可以。也正是因为简单,所以容易出现问题。
    显然,这么想的不止陶先生一人,义乌那边的商人也早已看到了这一问题。
    路桥港博玩具厂相关负责人林杨春告诉记者,他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经常看到,在当地做生意的老外小孩喜欢聚在一起,比赛谁的指尖陀螺转得更久。
    有一次,两个小孩玩的都是上百元的陀螺,可其中一个怎么都转不久。“以前还可以转个4分钟,现在怎么2分钟都转不了?老外这个时候就使出较真劲了。”林杨春说。
    “显然,国产的指尖陀螺的轴承有问题,光是耐久度就不高。”在国外做指尖陀螺生意的金小姐说。
    她说,这款玩具的国产版刚开始卖得很火,但后来越卖越差,“原因就是一批品质差的货导致的,老外有过一次教训就不会有第二次了。”
    “这事件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在我们也在观望,听说一些同行的货还在国外被扣了,发不出去。哎,这不是活生生弄垮了一大笔生意吗?”林杨春说。
    小轴承引发的多方逐利战
    3
    杨帆是温岭泽国机电五金城的轴承批发商,他的生意遍布全国。
    今年,趁着这波608轴承的行情,他狠狠地赚了一笔,不曾想,之后又让他狠狠地栽了个跟头。
    “也就是十几天的事情!”杨帆说。
    刚开始,普通608轴承才卖0.24元/个,但清明节过后,价格就像坐火箭般飙升,有时一天三四个价格,“5月14日那天,炒到1.5元一个,质量好的直逼2元,足足翻了10倍!”杨帆说。
    “高价时我的确赚了不少。”
    炒翻天的608轴承,也让很多轴承批发商开始疯狂地找货囤货。
    “疯炒时高价买进,想在最高价时抛售,自然就存了批货,可没想到,才十多天的光景,价格又往下掉。”杨帆说,5月底,轴承价格就不再坚挺,现在大概停留在1元/个左右。
    贸易市场考验着商人的应变能力,而制造市场,似乎更考验着一批人的判断力和抗诱惑能力。
    路桥东泰轴承有限公司的王老板说,608轴承兴起的那一阵,市场上许久不见的红红火火的气象再次出现。
    “以往我们发了货后要等很久才能收钱,但卖608轴承不一样,我们有底气要求客户必须先付款,再排队等货。”王老板说,如果不是熟人,那时候想要轻松拿货,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608轴承的利润高,风险也高。谁也不知道,行情什么时候会变。”王老板说,台州有很多轴承企业,有的以生产汽车、电机等高端轴承为主,而608是低端轴承,生产上不是问题。“但一旦这阵风过了,我们当初架设的设备,新开的模具怎么办?”
    记者采访的三四家轴承公司,反映基本和这家企业相似。
    “再说了,我们再快,快得过那些走捷径的企业吗?如果有厂家偷工减料赶工,提前把单子交了,那么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拼不过他们,还不如老实做好自己固有的长期订单。”另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在这场由指尖陀螺引发的角逐大赛上,台州轴承企业参与的不多,更多是一些贸易批发商参与其中。
    做批发贸易的杨帆说,四五月份的时候,他身边有近半的轴承批发商都在找608轴承,“而义乌、宁波等地已经彻底疯狂了!”
    记者从一业内人士处获悉,5月上旬的义乌市场,围绕着指尖陀螺的厮杀已近白热化:做宠物的做陀螺,做相框的也做陀螺,做海运的也做陀螺,做胶带的做陀螺,做五金的做陀螺,做餐具的也做陀螺……
    “现在这场陀螺贸易战蔓延到了台州、嘉兴等地。随着队伍的扩大以及利润的驱使,战火迅速拉开,就看谁的价格低、速度快。”杨帆说。
    他忧心的是,很多人只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产品质量,“你看淘宝网上那么多卖陀螺的,价格从几元到近千元不等,这里面肯定有不少水分。那些价格比轴承都还要低的指尖陀螺,品质可想而知。这么一来,这个生意还能做多久?”
    4
    “指尖陀螺”还能转多久?
    在众多的专业玩家看来,生产指尖陀螺是一门技术活。
    在国外,制作指尖陀螺的都是个人手工刀匠或者设计师,每做一个,需要用大量时间设计、打磨、安装,且每批的数量也非常少,一般为15-30个。
    而如今,当流水线上的指尖陀螺大批量产出后,无疑和很多玩家的想法背道而驰。
    记者在网上购买了数个国产的指尖陀螺,便宜的6.9元一个,贵的要100多元。转起来后,最短的持续了1分20多秒,最长的也不过3分多钟。
    显然,玩家和商家关注的是两个维度:前者在意陀螺能转多久,后者在意陀螺能赚多久?
    陶先生可惜的是,自己出手还不够快,也不够“狠”,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做回老本行,不去凑这热闹。
    “如果过几年,有机会有精力的话,我倒是想发扬一下‘工匠精神’,造一个可以长时间旋转的陀螺,再申请专利,说不定会大卖!”陶先生对这个还是念念不忘。
    记者了解到,事实上,中国608轴承不是第一次遭遇这种命运。
    30年前,国内的608轴承曾广泛应用到溜冰鞋上,一些企业一个月几百万套甚至上千万套的订单接踵而来,当时,江浙地区的不少微型轴承厂都赶上了这波“溜冰鞋轴承”行情,并带动相关的产业链发展。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产品的粗制滥造、鱼龙混杂,没过多久,订单还是流失掉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短暂地看到眼前利益,并不是制造业发展的正确轨迹。”在路桥港博玩具厂的负责人林扬春看来,这回指尖陀螺再次带来的608轴承机遇,原本可以提升江浙一带轴承产业在世界的影响力,但最终,市场盲目的逐利行为,又让这个机会沦为国货争相竞价的闹剧,着实可惜。
    “如果都是良性地生产加工,没有工厂恶性争夺订单,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那么这场财富神话所惠及的就不仅仅几个工厂,而是整个产业和品牌。”林扬春说。
    “循序渐进的大产业,我们企业可能会想方设法去投入,但是这一股脑儿不问质量、没有标准的订单,我们企业也怕接。”王老板说,之前也不是没有吃过这种亏,小企业临时取巧赚一笔是一笔,而大企业和大产业要获大利,始终还是要靠着口碑和创新。

来源:台州商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