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0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温岭松门非遗项目“舞九狮”遇传承烦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3 1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目前舞者最高年龄90多岁,其他平均年龄70岁左右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天,笔者就来讲讲温岭松门远景居的“九狮图”。
    “九狮图”其实不是一幅画,而是由九头狮子和一只麒麟组成的工艺艺术品。这里讲的“九狮图”,是借助这些工艺艺术品延伸出去的民间艺术表演——舞九狮。6月8日晚上7时30分,在远景居影剧场,笔者有幸看到了当地居民排练“九狮图”的场景。
    “远景九狮,麒麟送子;舞球招财,八字打开;群狮抢球,狮王送宝;祖宗遗产,代代相传;各路传人,相聚温岭;各显神手,普天同庆。松门镇远景居九狮图舞狮开始……”
    随着表演者的一声开始,剧场前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咚锵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组排灯,伴随着锣鼓声,麒麟喷火、九狮狂舞相继登台,整个表演时间5分钟左右。听到阵阵鼓声,周边群众争相过来观看。
    91岁的金奶梅对这支“九狮图”特别熟悉。他说,当地人原先称“九狮图”为滚九狮,是闹元宵的一种民俗,在远景居已经传了两代人。“历来就有,闹元宵的时候闹一下,或者是村里谁家有困难,去户里或者单位舞一下,募集点钱来。”金奶梅说。
    这是“九狮图”留给老人最深的记忆。近几年,各级政府对群众文化愈加重视,“九狮图”也更加有品味、有内涵,这不仅表现在工艺品的更新上,更重要的是“九狮图”有故事可讲,还融入了舞蹈,编排节目也更加紧凑,更具欣赏性。
    “原来到每户人家,大狮子一只,小狮子一哄而上,舞一下就结束了,现在有点像在台上表演,舞九狮有大圆圈、八字,最后到群狮抢球一整套的套路。这样需要时间5分钟,看起来比较紧凑,也舒服点。”作为“九狮图”的编导,民间老艺人张新根这样说。
    他还给“九狮图”编了一段感人的故事。“相传,古代中国有个国王,把一对狮子送给异国的国君。狮子在异国他乡受尽千辛万苦,再也不能坚持下去了。有一天夜里,双狮突出重围,想回到故乡。这个时候,追兵来了,雄狮英勇奋斗,不幸牺牲。在生命紧急关头,麒麟出现了,大喝一声,口喷大火击败追兵,帮助母狮回到祖国。她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东找西找,找到了太平县松门元真洞老虎山,母狮在这里产下8只小狮子,九狮图就此闻名。都说舞九狮,年年红红火火,兴旺发达。”
    2008年,远景居舞九狮入选台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新根成为唯一一位传承人。去年,由他亲手制作的第三代“九狮图”(工艺品)也有幸被台州市博物馆收藏。张新根说,之后,他将会把精力放到制作第四代“九狮图”上,让狮子全身都能动起来。
    “第三代‘九狮图’还有个缺陷,就是眼睛不会眨,接下来做第四代,我要让它口会讲,腿会动,眼会眨,耳朵嘴巴都会动。”他说。
    逐渐出名的“九狮图”,也遭遇了传承的烦恼。在当晚排练的居民中,最高年龄90多岁,其他平均年龄70岁左右。远景居居委会副主任金欣勇说,“九狮图”作为远景居的文化特色牌子,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年轻舞者难找,队伍处于老龄化,亟待更新团队血液。为破解非遗传承困境,村里尝试多种途径,让年轻人参与舞狮培训。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7-6-13 16: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
现代化让生活方便的同时也会同化很多特色文化,虽然说即使没有这些东西日子照样过,但是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