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响2017年拆违“第一枪”
打赢治危拆违攻坚战
1月1日,在路桥区最大的违建点——路南街道张李村工业园区内,机声隆隆,热潮滚滚。几台大型挖掘机伸展巨臂,砸向连片的违建厂房,只见一片尘土飞扬,一排排厂房随即土崩瓦解。街道工作人员不断地指挥挖掘机作业,企业自行搬迁的叉车来来回回,全程通力合作,和谐自拆,成功打响了路桥2017年治危拆违“第一枪”。
路南街道张李村工业园区的违建厂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86亩,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路桥目前最大的拆违点。航拍器的镜头下,该区块密密麻麻全是“蓝色屋面”的临时房,工业园区内聚集了28家“低小散”企业。
走进园区,建筑垃圾随处堆放,油腻的污水横流,各色电线胡乱拉扯……除了脏乱差,园区的安全隐患更是不容忽视:不少以机械配件为主的企业占用园区过道,将产品或加工件放在通道,有些通道甚至直接被违建房堵住,成为“断头路”。
“真的要出点事情,消防车也开不进来。这样的拆违必须点赞。”一企业员工小蔡说道。
拆违有力度,更有“温度”。元旦前,该街道有关人员反复上门做工作,帮忙落实新厂房,帮忙联系拆迁队,为和谐拆违铺好前路。“虽然是违建厂房,但是一搬迁,还是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经营不易,应尽我们所能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路桥治危拆违攻坚战办公室主任蔡旭民表示。
台州市中茂机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阮某临时搬迁有困难,路南街道便主动牵线,帮忙其联系附近的工业园区找到符合公司要求的厂房。“幸亏有政府帮忙,要不然厂里这么多大家伙,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好的安置点。”阮某满意地说。
人性化服务的结果是企业主们的积极配合,能搬的搬走,能拆的拆走。现场,企业主罗某一边招呼着小工把零件搬上皮卡车,一边指挥着工人把门窗都拆下,他说:“这些配件留着,搬到新厂房也许用得着。”已完全搬离的企业,则由路南街道对剩下的厂房进行最后的拆除。
“该区块违建被拆除后,我们将按照‘除隐患、保安全、促转型、惠民生’的要求,对区块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将在此处规划建成一个全新的小微企业园区,形成整洁规范的生产环境。”路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海鸿说道。
元旦期间,路桥治危拆违不停步:峰江街道出动60多人次对亭屿村、浮排居银水路东延违法建筑和“低小散”企业进行拆除整改,共拆除违法建筑12000平方米;蓬街镇出动70人集中拆除新南村违法建筑42000多平方米……据统计,上月31日至1月1日,路桥共拆除违法建筑27.2万平方米。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