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6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策宣传] 长潭水,春风化雨润农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2 09: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本帖最后由 爱心接力棒 于 2013-11-22 09:43 编辑

“醉·美·长潭湖”系列报道之农林篇——




本报记者  张灵双 通讯员 林岳忠

    水是人类的精灵、农业的命脉、环境的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孕育着灿烂的文明……

    从天空俯瞰长潭水库,这座集农业灌溉、防洪、防旱、发电、养殖等功能与一身的大型水库,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岩西部的群山之中,光彩照人。从1964年12月水库竣工以后,这个以全市人民饮用水为定位的“大水缸”,几十年来默默地用她甘甜的乳汁,为台州南片300多万人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又汩汩地流进温黄平原百万亩农田,为黄岩乃至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



生命之水,长潭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黄岩县人民政府就非常重视水利建设,激情燃烧的橘乡儿女,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1945年至1957年期间,黄岩县就已修建了猫儿坑、飞水岩等35座小型水库和46处山塘,取得了显著的灌溉效益。那如何在农业体制与耕作制度转型期,更好地发展水利,提高农(林、牧)业产业化经营,保障生态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难题考验着当时县委和县政府的能力和水平。

    “建库如建仓,蓄水如积粮”。1954年12月修建的全县第一座新桥横街天赐湖水库和1957年10月在宁溪区上郑村建成第一座小型水力发电站,给全县老百姓带来了希望。有了水库,蓄水方便了,灌溉也方便了,还愁没有粮?

    在对当时黄岩县的区位、经济等各因素进行深度“把脉”之后,原黄岩县乌岩籍水利工程师、浙江省水利局工程科科长卢秀袒根据省委对水利建设定下的“杠子”,约上几位亲朋好友,大年初一就走出家门,挽起裤脚,手拿竹竿,沿着永宁溪,爬山越岭,访老乡,看地形,一连跑了四五天,终于摸清了在家乡造水库的许多有利条件,并向黄岩水利局局长徐书廉建议:要根治永宁江水患,变水害为水利,在乌岩一带筑坝建筑水库是最佳方案。

    历时六年,历经2000多个日日夜夜,投入855万个劳动工,战胜重重艰难险阻,长潭水库才掀开神秘的面纱,展现在黄岩人民的眼前。她拦住了洪峰,终于变水害为水利,农田抗旱能力提高到70天以上。根据当时黄岩县水稻需水量百万亩农田灌溉为最终规模,按90%保证率计,长潭水库应有库容2.27亿立方米,最大引水流量应为28.8立方米/秒,再加上灌区已有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蓄水量,按每日每亩用水量6立方米计算,长潭水库可连续抗旱60—70天。



绿色世界,长潭灌

    绿、翠绿、一望无际的绿;白、嫩白、扣人心弦的白。

    站在台州“万亩茭白示范基地”上,就像置身绿色的海洋。微风吹来,茭叶的清香沁人心脾。田埂上,成筐成袋的茭白堆得小山般高。当地村民们说笑着把这些“半成品”去壳、洗刷、包装,身手敏捷地扛起一袋袋“成品”,称重、装车,再从收购商手里接过一叠叠钞票。徜徉在满眼的“绿”和“白”里,你能捕捉到茭农会心的微笑和丰收的喜悦。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就大规模种植茭白,从当初零散的茭白田,发展成了如今复种面积6万亩的大产业。在经历一次次市场考验后,茭白不仅一年比一年卖得好,更成为我区农民科学种田、脱贫致富的样板。蒸蒸日上的背后,靠的就是长潭水!

    “我们头陀位于永宁江流域,雨量还是相对充沛的,按年平均雨量为2000毫米计算,长潭水库就能解决温黄平原百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况且每年八九月份,台风过境,降雨量会更多,库区蓄水相当充足。”区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长潭水库的建设对于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比较水库未建时,周边种植水稻、豆角、番薯的都是散户人家,种植成效不突出,影响甚微,因而黄岩中西部与东部的经济收入状况反差很大。在水库建设好后,有了充足的水源支撑,农业的发展状况就有了极大的改观,尤其是在农业用水上,既保证了农田的灌溉水量,也保证了生活和其他生产用水,同时也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民收入。



红果绿枝,长潭养

    长潭水库的修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林果产业同样也是最大的赢家之一。“水汽的形成有利于农作物和植被的生长,能有效的缓减植被的冻伤等自然灾害”。区林特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潭水库建设对于林业发展来说很是重要,修了水库后,在库区周围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气候,很适合种植东魁杨梅、枇杷、柑橘等水果。

    上洋乡董岙村是长潭库区沿岸的一个小山村,而就在这样的一个小山村里,却有着远近闻名的“拳头”农产品——蜜橘。皮薄肉多、化渣性好,不糊口,吃起来特别甜,因为这些特性,所以显得董岙蜜橘与众不同。

    区果树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刘高平介绍,当地橘园紧邻长潭水库,水汽足,空气比较潮湿,而橘树种于山坡之上,海拔相对较高,地下水位低,有利于果实在成熟期的糖份积累。另外,再过一阵子,橘农们会架起大棚,将橘树罩在棚内,既能防止雨水和病虫害,又可以延长采摘期,直到元旦都能吃到刚从枝头摘下的新鲜橘子。

    董岙种植蜜橘是西部脱贫致富的一个样板,为西部的扶贫提供了现实经验。为发展西部林业经济,林特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致力于西部山区的扶贫,成立西部杨梅生态园区,进行杨梅培植,从药山村那边相继引进东魁杨梅等,在平田乡、上洋乡、富山乡等地搞示范点,由林特局提供技术指导,动员山区林农参加培训,或是请东部地区杨梅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进山区指导。“比如在罗幔杨梅采摘前40-50天,为杨梅树盖上防虫网,同时停用一切农药、激素和营养液,这样便能延长杨梅的采摘期,为农民增加收入。”区林特局副局长龚洁强说。

    长潭水库,是黄岩人民赋予后代子孙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福祉。她是一项民生与民心工程,是一项防洪水利工程,更是一项幸福工程。水库建成后,使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数量越来越多,使山区建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使西部人民脱贫致富的路子更宽;水库建成后,有力地保障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力地保障了黄岩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有力地保障了黄岩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部分照片由区林特局提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1-18 12:50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4-7 10:5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