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40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回归线遐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8 0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
北回归线,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称,陌生是因穷极记忆那一点可怜的地理知识,仍然找不到丝毫相关的引擎。熟悉是因这个名称仿佛是前世的肉身,蓦然看见蓦然引起心灵的震撼。终于下定决心在GOOGLE上搜索关于北回归线的内容,那似曾相识的感影逐渐在眼前浮现、凝聚。

北回归线,也就是地球上的北纬23.5度线,它是太阳每年能够直射到最北方的边界。回归线的形成,在于地球自转轴与行星轨道面形成一个夹角。今天,这个夹角是66.5度,由此造成太阳每年在南北纬23.5度之间移动。当然这个夹角并非一成不变。在远古的某些年代,太阳可能会向北直抵二十六七度的天空;而在另一些年代,太阳则比较偷懒,运行到北纬20度左右就算交差。不过这些对于我们来讲都不重要,因为今天的北回归线,固定在北纬23.5度。

纯粹从地理学上考虑,南、北回归线应该同样重要。但地理本质上是人的地理,如此,衡量一个地理概念是否重要,就要判断它与人类的关系。从地图上看,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还有南美洲的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如果你不仅仅是一个足球迷,就会发现,这些地方的历史相对短暂,在世界上的位置也相对偏远。南非的政治改革或者阿根廷的货币危机,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球上的事情,与我们毫无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南回归线是不重要的,也许仅仅具有地理学上的意义。

  但北回归线不同。远在古代,它基本上就是所谓文明世界与“荒蛮地区”的分界线。我们还是回到地图上来。从西向东,北回归线大致穿过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埃及南部,跨过红海,切入阿拉伯半岛南部,经孟加拉湾,登上印度次大陆,然后经缅甸进入中国南部,依次经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再往下横跨整个太平洋,最后是墨西哥中部。除了藏在中美洲热带雨林深处的玛雅文明,北回归线附近发生的历史,基本上可以描述为来自文明世界的窥探和渗透。

  真正让北回归线出名的是1932年出版的亨利•米勒的小说《北回归线》。之所以起这个题目,应该跟这条纬线的审美价值有关。Tropic of Cancer,巨蟹座回归线的意思。他在笔记本里摘抄了古罗马讽刺小说《萨蒂利孔》中这样一句话:“我自己出生在巨蟹座下,因此我独立自主,在海上和陆地上都拥有大片领地。”

 北回归线存在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地理位置,更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北回归线附近,要么是沙漠,要么是雨林,除了印度人之外,似乎并不适合耕种,当然也不适宜居住。由于这个缘故,那里遂成为文明的边缘地带,偶尔被北方农人的探头探脑所打扰,但很快又恢复宁静。小说《北回归线》中展现的是一种寻找自我、寻找家园的精神意识。亨利•米勒在《黑色的春天》一书最后说:“今晚我愿意想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姓名、没有祖国的人,一个我所尊敬的人,因为他和你绝无共同之处——这便是我自己。今晚我将考虑我是何物。”亨利.米勒由于亲身经历了20世纪西方社会中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冲突,所以他那种失去自我、失去家园的感觉更为强烈。在西方社会里,人可以有自己豪华的家,但仍然没有自己精神的家园,因此,德国哲学家施本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对他有很大影响。施本格勒相信西方已经度过“文化”的创造阶段,进入了反省和物质享受的阶段,未来将是无可挽回的没落。亨利.米勒从西方的物质文明中看到了整个文化的没落趋势,他接受了施本格勒启示性的观点以后,更感到在这种趋向没落的文化氛围中无家可归。延续至今,百年的沧桑岁月,人类科技文明高度发展,而精神文明却依旧乏善可阵。亨利•米勒在他的年代抗议传统的文化桎栲,而今天我们却迷失在现代高强的机械思维中,传统的文化无源可寻,新兴的文明也无踪可觅,思考成了一种不可触摸的神物,城市如巨大的炼狱,吞噬改造着一个个生灵,在日夜不息,规则运行的流水线中逐渐机器、钢化、冰冷、无感.....

 小说在开头写道:“我没有钱,没人接济,也没有希望。”

 回归,回归,相信始终有这么一群人,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处于文明的交界,居于北回归线的附近,虽然偶有迁移,却始终坚守回归的信念,梦想有一天可以真正回归,回归那混沌初开的洁净,回归那菩提花开的圣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7-10-8 15:35 | 只看该作者 IP:北京市 阿里云BGP服务器
想归想.现实归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9 11:09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理解“自我”守望精神的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5:5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
回归心灵的恬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