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8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简单的快乐 执着的坚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20 08: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他们是“城市美容师”,他们是“马路天使”,他们是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这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职业,却也是一个伟大得不能再伟大的职业,他们不辞辛劳,不怕脏累,用自己的精力和年华换回城市的整洁,堪称城市中最灿烂耀眼的花儿……
    本期,就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他们在我区启动城区环境交通铁腕整治大行动以来的一线经历,在马路上演绎的喜怒哀乐。



■本报记者 袁 媛  通讯员 翁敏渊  实习生 王瞻远



清洗街面人行道
关键词:高压水枪

    5月31日凌晨2:30,顽皮的孩子早已入睡,拥挤的车流已经分散,喧闹的街道归于平静,深夜的黄城几乎可以用寂静来形容。
    在这个寂静的黄城角隅,却灯火通明,隐约传来一阵整队、集合、出发的指令。接着,由4辆高压冲洗车、4辆扫地车、2辆皮卡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驶出区环卫处的大门。
    崔海虹是区环卫处保洁公司的经理,这一天,他起了个大早,来到区环卫处,在简单的交流之后,与同事一起奔赴目的地——劳动路与横街路。
    凌晨3:00,一行20多人的“清洗队伍”开始工作了。接上水管,打开阀门,一支支强劲的水柱倾泻到布满灰尘的街面。
    油污地、地缝里、转角处……高压下喷出的水柱席卷地面的脏东西,环卫工人们两两合作,拿着扫把在水到之处进行清扫。强大的压力让长时间握着水枪的环卫工人受尽了苦楚,“整个胳膊长时间的木麻”,一名工人这样形容感受。
    清晨7:30,街上的行人又逐渐多了起来,劳动路与横街路的第一次清洗结束,看着明晃晃的街道,崔海虹笑得特别开心,“干净,特别干净,感觉很舒服!”
    当问及为何选择在凌晨去清洗路面时,区环卫处的主任陈冠华告诉记者,由于劳动路、横街路等四条街道属于城区主街道,不管白天或是晚上,人流量大、交通拥堵,白天很难进去街道里面进行大面积清洗,只能选择在人流、车流相对不是那么密集的深夜,尽量做到不打扰行人及周边居民。
    “集中清洗之后的人行道基本恢复了本色,卫生死角减少了很多。以后我们要将‘定期清洗街道’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我们也相信,环境会越来越好的……”看着刚刚清洗干净的人行道,陈冠华作出了一个决定。而按每个礼拜进行一次清洗来算,截至7月17日,区环卫处已经对黄城主街道进行了6次清洗活动。



统扫包干区
关键词:清扫垃圾



    6:30的黄城或许刚刚苏醒,而环卫工人杨国强却已经工作两个半小时了。
    凌晨的任务最是繁重。从头一天晚上8:30到第二天清晨的这段时间里,路面上、垃圾桶里已经新增了许多垃圾。“我是四点钟到这里开始工作的,将划分的路段统扫一遍。”杨国强的包干区在区行政大楼的北门广场及县前街一带,面积不是很大,而就是这样听似简单的统扫,要花去他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旁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还算是速度快的。
    简单的早餐之后,杨国强开始进行路面的保洁工作,这时已是早上7:45,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而垃圾也随着增多,杨国强就手持扫帚和垃圾袋,低头盯着路面,来回巡查捡拾垃圾,除了要把路面和许多临街店面扔到路边的垃圾打扫干净,还要“追捕”随风乱跑的废纸、塑料袋。于是,在工作的几个小时里,杨国强的身影便不停地在街道上“串来串去”,清扫路面、路肩和店前的垃圾。夏日的阳光下,他的鬓角、额头沁出了汗珠,但却没顾得擦,又朝前面的一小块纸巾走去……
    “从交通整治之后,比以前好多了,好太多了!行人也愿意多走几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店里也会将垃圾装入袋子一并放进垃圾桶。”一线的环卫工作让杨国强首先感受到了城区环境交通铁腕整治大行动带来的好处,他笑得很是开心。



清除卫生死角
关键词:换垃圾桶



    在城区环境交通铁腕整治大行动开展以来,区环卫处除了对横街路、劳动路、青年路、天长路进行集中清洗之外,还为这4支街道增援了15人的力量,另外,8名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突击队队员还会一天11个小时在街上巡逻清理环卫工人没有照顾到的角角落落。
    石子明就是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突击队的其中一员,突击队是一支专门清理大型堆放垃圾、清除黄城卫生死角的“机动部队”,有任务时就紧急集合出动,比如之前对街面人行道的集中清理,没有任务时就穿梭于黄城的大街小巷。
    记者在劳动路碰见他时,他刚好载着两摞垃圾桶去街上更换已经破损的旧垃圾桶。
    停车、蹲下、开门、检查、更换……所有动作一气呵成,石子明笑说,自己每天都在街上转,这样的动作每天都得重复几遍,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而对于黄城的环境,石子明也已经摸得很透了,“在红绿灯路口,不文明的现象特别多,比如开了窗子就直接扔垃圾的,还偶尔会发生一下小摩擦,被擦了撞了也会有……”虽然不文明现象常常存在,但是石子明说每次看到工友们清扫后的大街,“自己看了都感觉很爽!”



记者手记:

    身着标志性的橙色马褂,拿着扫帚和垃圾袋,使劲盯着地面,来回巡查捡拾垃圾,这是一群朴实无华的人,石子明、杨国强只是环卫工人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更多的是默默无闻每天按时迎接这个城市的苏醒。
    “说句心里话,环卫工作真的是危险性很大的工作。”采访中,老石的一句话多少道出了环卫工作的辛酸,不被人理解、不被人尊重、不被人重视。但是不论何时何地,也不论是大风大雨或是烈日曝晒,他们依然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坚守自己的包干区,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城市的干净和整洁。
    在我们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往往不会在意到他们,但是即便是一个微笑、或是多走几步将这样的矿泉水瓶扔到垃圾桶里,就是对他们工作的一种肯定。
黄岩新闻周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7-20 08:3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7-20 09:01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7-20 19:5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