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3D软件绘制器型,实现从铅笔到电脑的转变;添加软化剂来增强竹簧的延展性,大大降低簧面开裂的可能性;借助数控机床定制模具配件,再利用模具加压木料进行批量化生产……这些都是黄岩当地“守艺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让翻簧竹雕获得了新的生机。
国遗传承,并非泥古不化。那么国遗能否走向“流水线”?从黄岩翻簧竹雕年轻一辈的探索中,可以获取一些启发。
善用新技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翻簧竹雕是一门需要经过两次创作、十几道工序的技艺。整个过程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对手艺人的美术功底也有要求。高人力成本,正是导致其远离市场的关键原因。借力黄岩模具制造业与化工业等现代工艺,翻簧竹雕得以实现器型环节的小件化、批量化生产,让制作事半功倍,甚至从“0”到“1”。
拥抱新市场,让老百姓买得起。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手工艺制作的产品,尤其是那些饱含传统文化底蕴的事物。对于国遗来说,这是一个机遇。然而,之于翻簧竹雕,高人力成本导致的价格居高不下,让许多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在“流水线”的帮助下,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机器换人”,从而让成本降低、价格亲民。
融入新场景,让传统文化“潮”起来。从最初的手工艺到现代化生产,生产速度快、人工成本下降,让翻簧竹雕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拥有更多有趣的“玩法”,例如被制作成课程包,进入校园、走上课堂;变成小型文创,“网感”满满的同时,保留了古香古色的传统风味。这样一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多人乐于发现国遗之美,国遗自身的文化价值也被大家认可。
有的人说,这会让传统手工技艺的原真性与价值遭到破坏,造成粗制滥造的后果,给文化传承带来负面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有了这些技术工具,手艺人们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制作精品、勤于创新,又耐得住生活中“柴米油盐”的考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守住大家的初心与底线,值得思考。
总而言之,当我们在谈论非遗能否走向“流水线”,绝不是在简单谈论那些非遗工艺品,更是在谈论“老手艺”拥抱新技术、新工具的可能性,在谈论边缘化非遗回归市场、人群的“存活之道”。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