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石窟中那一道“倔强”的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5 08: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编者按:区委报告指出,“2024年,是黄岩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深化之年。”奋进,成为今年全区各条战线“最黄岩”的奋斗姿态。从即日起,黄岩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年度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奋进黄岩”,记者蹲点一线,深度报道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主攻“新质生产力培育、城乡有机更新、西部生态共富、现代文明探索”四大赛道,聚焦项目攻坚突破年重点工作,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展现橘乡儿女迎难而上、长风万里的拼搏精神。



“这边切掉的话,旁边的岩体恐怕支撑力不够,不能切!”这几天,黄岩石窟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1号窟咖啡吧项目的施工进行到了一半,项目管理方、黄岩城投集团下属社发集团项目现场负责人郑朝晖用手电筒照了又照一块即将被切割的岩石,断然下定了决心。

黄岩石窟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是我区实施城乡有机更新、加快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项目,由黄岩城投集团负责建设。其中,1号窟计划于今年6月底完工。随着施工进入倒计时,城投集团却先后发出三次设计施工整改通知,这让工程进度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不久前,郑朝晖在巡查中发现,这块即将被切掉以拓宽咖啡吧入口通道的岩石,结构相对细碎,纵横交错的缝隙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看得特别明显。如果按照原设计方案施工的话,或将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建议重新勘测评估,不能有一点安全隐患存在。”郑朝晖又仔细观察了一番后,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仅凭着手电筒照、肉眼观察得出的结论,就要求整改,勘探和设计单位认为缺少说服力。

“这是一个小细节,要为此重新设计方案,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所以不是特别理解这一做法。”活化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团队北京DNA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刘松并不赞成。

“哪怕是小细节也不能松懈!”对于这个发现,社发集团总经理张安高度重视,她多方奔走,咨询了区有关部门的技术专家,最终,他们的观点获得了支持。

“犹豫的念头也曾稍微动了一下。”张安说,“在安全、品质与工期之间,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先保证安全和品质,至于有可能延误工期影响到考核什么的,也顾不上了。”

项目正在争分夺秒赶工期,如何做到边整改边施工,不影响进度,这成了一道难题,还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

在张安和同事们的坚持下,建设、勘测加固、设计、施工四方在最短时间内召开了现场办公会,商讨这块岩石的去留问题。经过进一步勘察和论证,建设方黄岩城投集团的意见最终被各方接纳。

“确实是个问题,他们提醒得比较及时,这样比事后发现问题再更改要好得多。”石窟勘测和加固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院副总工程师廖克武表示。

三天后,设计单位重新拿出了施工方案——这块岩石不仅不被切除,还要进行加固。

“他们非常积极主动地与我们沟通,干事雷厉风行,事情已得到圆满解决,我们也慢慢理解他们了。”此时的刘松心服口服。

黄岩石窟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对原黄岩石窟景区进行活化改造,打造三个不同风格的洞窟,将建设成为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共艺术空间。其中,1号洞窟“城市客厅”计划于今年6月底完工。

由于洞窟内采光条件差,环境复杂,特别是施工前,部分岩壁浸没在水中,前期勘测难度大。设计单位曾利用无人机进行勘探,但由于洞内信号问题没有成功,留下不少探测死角。为了跟每一处死角较真,城投集团管理人员们用上了最简朴实用的“秘密武器”——手电筒。

“手电筒能够让我们发现岩壁上的细小问题,力求每一处细节都达到安全的标准。”黄岩城投集团下属社发集团副总经理林袆说,“手电筒虽小,但作用很大,成了我们工作的‘好帮手’。”

去年11月中旬,1号洞窟游船码头附近要开挖隧洞。张安在例行巡查时意外发现,即将开凿的这块岩体,似乎与周边岩体有着某种特殊的关联,这事让她琢磨开了。“哪怕有一丝疑虑,都要弄清楚!”这是张安的执拗。

黄岩石窟位于江口街道山下郎村,原是一处历经千百年形成的采石场,村里的老石匠都熟悉洞窟的地形地貌。为此,张安专门跑到村里,当面向老石匠请教。

“有一块岩壁我们知道的,蛮特殊的。”“如果是那一块可能不好动。”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了各自的意见。为了证实自己的顾虑,张安将山下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洪刚请到了现场。

“这个洞绝对不能打,因为山体的阻力都是加在这个位置,它相当于一个支撑点,这里打洞非常危险。”周洪刚的一席话,让张安吓了一跳。当天,张安便向设计、施工方通报了这一重要情况,并发出了整改建议。最终,隧洞设计方案作出了修改。

洞窟施工不同于一般项目建设,很多新问题都随着施工的推进逐渐暴露出来,这就需要建设管理方的现场人员时刻睁大眼睛。

今年4月初,林祎发现一处悬崖栈道转角部位可能存在支撑力不足的问题,经过再三确认后,提出了整改建议,最终也得到了设计施工方的认同。

随着1号洞窟既定完工期限的临近,每发出一次整改通知,城投管理团队的每个人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进度,但不能延误工期。为此,每位管理人员都像“钉子”一样钉在了工地上,在工地铺了床,周末都难得回家。

“我们私下里都说,黄岩城投的每个人都很‘倔’,抓住每一个小问题不放,我们一开始可能不理解,后来就慢慢理解了,再后来就是被感动了。”刘松竖起了大拇指。

截至5月底,黄岩石窟1号窟工程施工进度达到80%,有望于6月30日前如期完工。今年以来,黄岩城投集团负责建设的项目百余个,已经开工的有80余个,涉及城市有机更新、文化、教育等领域。

记者蹲点手记

一群心中有光的追梦人

凭借小小的手电光,能够多次发现项目中存在的“大问题”,这事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黄岩城投现场管理团队喜欢用“笨办法”、花长时间、下真功夫,反反复复地看,仔仔细细地查。最终发现问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是黄岩城投人对项目安全和品质苛刻追求的结果。

面对清华、浙大等专业设计团队,一群专业技术“外行人”却敢于质疑行业权威,宁愿牺牲工程进度,哪怕个人承担风险,也要断然发出整改通知。与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较真,表现出惊人的“倔强”,这是黄岩城投人对事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透过石窟中那一道手电光,我们看到了一群心中有光的追梦人,他们用心把控每一处细节,全身心扑在那火热的建设一线,那执着的背影,最美!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