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西范的日子越过越好。经济好、环境好、邻里好。”这是黄岩区新前街道西范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走进如今的西范村,马路宽阔整洁,民宅干净漂亮,主干道两旁商铺林立,村庄繁华可见一斑。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西范村把抓好基层党建作为头号任务,探寻组织优势转变成乡村振兴优势的切入点、突破点,实现从一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2万元的破旧村庄,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主动作为 实现“幸福养老”
10月23日重阳节,西范村老年公寓内早早有人忙活开来——村干部们上上下下摆起桌椅餐具,大厨们则在户外支起数口大锅,架起蒸笼,忙着备菜。每年重阳节,都是西范村的“大日子”,这一天,村里会在老年公寓宴请村中所有老人,并邀请戏剧表演团带来精彩演出,让老人们欢度重阳佳节。
“吃住免费,村里还老想着给我们安排活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老年公寓住了8年的村民施云初感慨不已。
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设想,在西范村已逐渐成为现实。2015年,西范村村两委针对村里独居老人过多的现状,着手建造老年公寓,供全村70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每个房间家电齐全,有独立卫生间,还有24小时热水供应。公寓内配备娱乐室、保健室、影音室等。此外,老人一日三餐全部免费供应,每月还发放日用品和补贴。“我们跑了很多养老院,交叉对比才敲定的设计。”西范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施仁君说。此外,老年公寓内还接入人脸识别、无接触测温等智能系统,可实时记录老人出入时间、行动轨迹、健康状况监测等数据,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养老服务提升。
目前,西范村全村70岁以上老人有250多人,95%以上选择入住老年公寓。明年,村两委还计划再扩建一幢六七层楼高的公寓,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吃、住、康、娱等各方面需求。
运筹谋划 夯实经济基础
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老年公寓的落成是西范村村两委务实担当走出振兴路的一个生动注脚。20多年前,西范村还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基础建设差、集体经济薄弱,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两委的精心谋划和运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村庄要建设好,经济是第一关。我们西范地理位置比较好,靠近工业园区、周边人口也较多,因此村两委决定发展商铺租赁的路子,先把经济搞起来。”施仁君说。
2011年,西范村用超前的眼光,对村留地进行开发利用,扩建农贸市场、开发建设标准厂房,通过租赁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集体经济年收入稳步增长至如今的2400多万元。
盘活集体资产的方法,增强了村级自身“造血”功能。随着越来越多模具企业落户新前,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潜在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村两委又摸索出更多增收门道。“瞧一瞧,冬季卫衣清仓了。”“最近这个云南罐罐烤奶卖得不错,可以试试看。”夜幕降临,西范街上,道路两侧早早摆起了各类小摊,特色小吃、家居用品、服装首饰等,应有尽有。随着各地夜经济的兴起,西范村也顺势开辟了一块区域进行尝试。
党建引领,完善基层治理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重点在干。回顾西范村的蝶变之路,最鲜明的落脚点还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西范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多措并举锻造了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的队伍。“班子团结了,工作就能做起来。”新前街道西范村党委副书记顾新海表示。“我们村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市场、厂房租赁,很多都需要征地,老百姓一开始都不理解,都是书记带着我们每家每户跑过去,分析利弊,一家家劝下来,慢慢把村庄建设成如今的样子。”村两委班子成员牟菊芳说。强有力的组织优势,让西范村能够高效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村庄也先后获得“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平安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台州市经济十强村”“区级村庄整治先进村”等荣誉。当前,立足“三化十二制”工作主线,西范村正不断深化基层治理规范性、民主性。今年,村两委首创“坐班制”,每天早上8点,班子成员都会准时坐在村委会,商讨当天的工作内容,处理村民各类诉求,进一步提高村务处理效率,加强日常村务管理。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