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0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橘乡散记之肇泽池江若幹故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7 10: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


黄岩江若幹故居,位于肇泽池巷20号。肇泽池,以前叫“赵泽池”,根据传说这个池塘是赵姓人家开凿,年代相当久远。黄岩“三十六街 七十二巷”中的肇泽池巷,就是因池而名。据当地人讲,小坑象岙谱系中的蔡氏迁居这一带,蔡氏宗祠也建在这一带,至今还有一间赵氏宗祠中堂在肇泽池南侧,前几年“蔡氏宗祠”的匾额还挂在上面。

在新前街道一户蔡氏后人家中,收藏着一套《赵宅池蔡氏宗谱》得到证实,这里曾经就是蔡氏古宅。但因为蔡氏后来逐渐衰败,将古宅卖给了江家,所以这里也成“江家里”。尽管称呼变了,但赵宅池的俗称没变。

走在肇泽池巷,远远就可以见到一个造型别致的池塘。每年夏天,肇泽池内圆荷泻露,各色荷花朵朵盛开,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即使在寒冬腊月,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肇泽池也是别有风味。江若幹故居坐北朝南,台门正对肇泽池,台门上的门楣上书匾额“通奉第”。整座台门造型简洁大方,台门顶部建筑采用清代风格的古宅龙脊装饰,中间通过盖瓦排列组合成花式,整齐美观。两个檐角貔貅、瑞兽呈祥,与两侧辅脊形成整体,层层叠叠,上部的精雕细琢与下部的简朴厚实形成鲜明对比,风格强烈。

迈过古宅石门槛,走进台门,触目一座高大的防火马头墙,中间留两个通风口,顶部镶嵌的标志雕饰已被破坏,上部福寿纹边饰油彩点缀,左右的如意瓶中插上了梅花、菊花,寓意“岁岁平安”“花开似锦”。勾檐回互,与古宅的第二道台门成为一个整体,只是正门上方的门额“瑶池古雪”和两侧的雕花在破四旧时遭到破坏,正在重修。但上方的建筑式样,与第一道台门相比,显得更加丰富和厚重,中间采用变化的镂空吉祥图案呈现,堪称灰雕建筑精品。

回首可以见到门楣上有一块灰雕匾额“盘峰世家”。从这块匾额,可以知道主人是盘峰(现温岭箬横)人。根据《盘峰江氏宗谱》记载,盘峰江氏始迁祖为江正珍,字君璧,号怀莘,生于元代,卒于明代。“公性质凝重,不喜道人过失,见有善则称叹不能已,初为莘塘人,与祖母族养晦陆先生相友善,先是陆居盘马,公常往来焉,嘉其风俗之美,遂徙居之今址,实因陆旧而拓之焉,是为盘马江氏始基之祖。”

可见,盘峰江氏祖上先从福建迁到黄岩江洋(今温岭市内),后迁到莘塘,至江正珍时再迁到盘峰(箬横),因此,江正珍又号怀莘,即怀念莘塘之意。后来因为江腾蛟、江潜蛟兄弟任武官发迹,买下了赵宅池赵家古宅,于是在这里定居。到江若幹新建这座古宅时,在台门的后面巧妙地题上了门额“盘峰世家”,既表达了家族渊源,情系桑梓,又是一个巧妙的建筑安排,真是匠心独运。

步入第二道台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宽敞大气的四合院。后侧门额上题“如见大宾”行楷四字,韵致十足。宽阔的石板道地,纵向由近20块、横向由12块石板铺设,这些石板经历了岁月的年轮,有些石板早已四分五裂,但依然整洁有序,古迹斑斑。四合院屋檐下,石阶回廊上的圆石础和厢房的方石础相互对比构建,托起立柱上厚实的斗栱,质料优良,上饰猛虎、麋鹿等山林走兽,美观大方。其中一家厢房门口,还保留着两根古代赵宅池荷花立柱当垫脚石,倒让人遥想前面池塘名声在外,确实是名不虚传。

走过中堂,有一块颜色醒目的石板,或许是主人特意设置的铺设场景,巧妙点缀,很有特色。抬头可见一个颇具特色的月门,门上菊花与叶片联属灰雕造型圆弧散开。后院内有一个小天井,在青砖黑瓦的装饰中幽静极了。廊檐下的青石磉光滑圆润,六扇木门简洁轻盈。左二间厢房窗前两侧,有一对俊秀的楷书红字对联:“世有芝泥衔五凤,家传花管画双蛾”,可见后院是古宅女眷的厢房。堂前两侧另有小花园,用来饲花弄草,吟诗邀月。侧门辅房别有天地,小天井四周分设厨房、杂货房,后面临巷,通黄岩第一菜市场和锦江小学。

根据历史记载,肇宅池江家原有江腾蛟、江潜蛟兄弟,都是清兵武官。江腾蛟担任外委,道光二十一年(1841),抗英阵亡于镇海金鸡山。江潜蛟担任千总,同治四年(1865)剿匪战死海域。清廷下旨浙江巡抚马新贻从优议恤,在他们兄弟居住的赵宅池建了“兄弟忠烈坊”,并且赠封他们兄弟俩儿子云骑尉时代相袭。

江腾蛟的儿子江若幹,是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经担任福建省屏南知县,后来升为龙岩知府。江潜蛟的儿子江若梁,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担任福建长汀等5个县的知县,后来升为都匀知府。这座古宅是江若幹在在清末所建,是目前黄岩保留最完整的古宅,清静幽雅。留有台门、屏风墙、天井、中堂、西厢、月门、后院等等。

偌大的一座古宅,应该有一口自给自足的古井,古井就在南面入口天井的西侧,这里既是一个菜园,又是口古井。四方的古井,井水依然清冽,偶尔几滴树幹上的雨水低落,漾开一个个波纹。在一圈圈波纹里,也承载了古宅主人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成了千年永宁的美好时光印记,在岁月的长河中流逝。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