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南城人大:助力打造“小橘灯”共富工坊,架起家门口的“致富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0-19 09: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一层流水线操作,二层产品展销室、直播间,院桥镇新岙里村“小橘灯”共富工坊,在黄岩区人大常委会、人大南城街道工委以及区人大代表陆彩芬的助力探索实践下,唱响了独具特色的三方“共富曲”:为留守村民提供50个就业岗位,实现村民月收入3000元至6000元;村集体每年增收4.2万元;反哺企业年产值超千万元。

这个20多年前还只是“寄人篱下”的小加工点,如何蝶变成占地800平方米的区级优秀共富工坊、市级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市级示范共富工坊、首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全省工商联小橘灯共富工坊现场会的选址地?可以从它的几个发展阶段中,窥见一二。

彼时:位于娘家的加工点

院桥镇新岙里村,离城区约20公里,全村共有农户1600余人,留守劳动力占比约20%。数年前,和大部分偏远山村一样,受限于村内“零产业”、交通不便、照顾家庭等原因,这里的妇女、老人大多留守在家,就业机会少,经济收入微薄。

“村里没有工厂,出去村外的公交下午4点就停运了,家里还有孩子,根本无法去到远点的地方上班。”村民鲍慧林回忆道,那时的她全职在家,但心中很渴望能有一份工作。

陆彩芬靠着不懈打拼,当时在南城街道辖区创办了自己的家居制造日用品企业——浙江亿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业发展慢慢步入稳定期。然而,在每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的路上,了解到许多村民的生活状况,有一个想法从她的心里冒了出来:“我可以试着把加工坊搬进村,让乡亲们照顾家里的同时又能多点收入。我想带领大家致富,让同村的父老乡亲生活过得更好。”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陆彩芬的母亲更将家里的房子空出来给女儿用作加工场所,并担任工坊的负责人一职。从此,公司里包装、缝纫等简单的加工活搬到了村里,村民们有了就近可以上班的机会。

从家里到“家门口”,跬步之间,村民们的生活悄悄发生了质变。在这个小小加工坊里,她们可以月入2000元左右,她们有说有笑,她们找到了价值。这个始于2002年的加工坊,一直运行了20年,员工从几人成长到几十人。许多村民的手头也跟着宽裕起来,原先家庭并不富裕的鲍慧林就通过在加工坊上班,买上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

后来:成了“小橘灯”共富工坊

时间来到了2022年,陆彩芬成为南城街道选区选出来的区十七届人大代表。在日常调研、主题交流、提交建议等代表活动中,区人大常委会、人大南城街道工委发现陆彩芬的加工坊和区里的“小橘灯”共富工坊的本质相同,都着眼于偏远山区群众的工作需求,助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大代表作为重要力量,可以大有作为。”人大南城街道工委主任颜宏表示,近年来,南城人大聚焦大局所系,发挥人大作用,积极探索助力共同富裕方式。了解到陆彩芬的加工坊后,南城人大向她介绍了区里的“小橘灯”共富工坊,并鼓励、建议她牵头负责建立“小橘灯”共富工坊,为我区打造共同富裕区域标杆贡献人大力量。

“干!让更多村民鼓起腰包!”除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反哺家乡的桑梓情,此时作为区人大代表的陆彩芬还有了一份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

为将“小橘灯”共富工坊建好,她向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以及相关部门详细咨询政策、要求,实地调研工坊情况,积极对接院桥镇党委,盘活村里闲置资源,并出资25万元在闲置村集体留用地上新建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式工坊。

凭借黄岩全域推进“小橘灯”共富工坊的东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利好政策的加持下,区人大常委会、区农业农村局、区交旅集团、院桥镇等单位协力共推,占地800平方米的新岙里村“小橘灯”共富工坊顺利建成。从此,工坊运营更加规范,村民获得感更足,释放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如今: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共富源泉

员工月收入三千多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四万多元,为企业新增年产值超千万元。如今的新岙里村“小橘灯”共富工坊,已然成为了村民、村集体、企业三方的共富源泉,也为工坊自身运作注入了内生动力。

“工坊要持续运营,必须要有自己的生命力。”陆彩芬觉得,共富工坊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靠政府、企业输血,更要能够自己造血,焕发内生动力。

作为工坊负责人,人大代表陆彩芬更花费半年多的时间,精心为工坊量身研发了便运输、易加工、好销售的产品,并探索直播等“新零售”模式,不断拓宽销路。

如今,村民们每日手中加工的棉签收纳盒、便当保温袋等产品都已在网上热销,实现即产即销。

“我们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采用订单式生产,生产的每个产品都已有销路,上午生产的产品下午就会被打包好、贴上快递单,两天就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我们的产品在淘宝保温袋类目里销量己排到全网第二。”陆彩芬介绍,工坊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实现村民、乡村共富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亿美科技的用工问题,为公司创收的同时,更促使整个工坊运行得更加顺畅和有活力。

共富工坊架起了“企业+村集体+村民”的致富桥。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创新举措,助推共富工坊高质量发展,是区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一直在深入思考探究的课题。8月代表月活动中,在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进南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主题活动中,就《台州市共富工坊建设管理规定(草案修改稿)》征集意见时,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其中,陆彩芬结合自身经营工坊的经验,提出了多条建议,比如突出共富工坊中的市场主体名称、出台激励机制、鼓励电商公司等加入共富工坊,促进工坊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这个人大助推、人大代表领衔建立的“小橘灯”共富工坊,将会用它的暖光,在橘乡大地上,持续照亮群众的共富路,传递为人民谋幸福的“民生温度”。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