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6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灯塔”照亮回家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2-10 09: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灯塔工程”志愿服务队去年参加学雷锋活动


线上认亲活动


志愿服务队成员合照

日前,我区“灯塔工程——失亲人员寻亲志愿服务项目”上榜了2022年浙江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并在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斩获银奖。据了解,黄岩公安“灯塔工程”志愿服务队是黄岩公安分局团委牵头,于2018年1月成立的一个志愿服务小队。他们致力于帮助失亲人员实现团圆,至今已有核心成员10人,普通志愿者35人。“灯塔工程”主要是利用人像比对技术为失亲人员提供身份确认和人像寻亲服务。志愿服务队整合了公安的人像比对技术、110走失警情、被拐人员数据以及民政部的救助站资源,先后与全省各地32家救助站达成了合作协议。截至目前,“灯塔工程”已经帮助146名救助站长期滞留人员、16名被拐人员、500余名走失人员与家人团圆。

用心做“灯塔”引航人

在我区救助站中长期居住着一批特殊滞留人员,他们由于年老失忆、年幼无知或有精神疾病等原因,无法与亲人取得联系。据不完全统计,救助站中人员的平均滞留时长在829天左右,也就是说家人们想要找到这些滞留人员平均要花费两年三个月零八天。而帮助这些长期特殊滞留人员回家,就是“灯塔工程”存在的初衷。

“我记得当时,人像比对技术已经开始在一些商业用途上普及,但直到2017年,人像比对技术才正式在警务实战领域落户,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这项技术在警务应用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黄岩公安“灯塔工程”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翁燕敏说,“这项技术要全方位地应用到警务各个场景当中,就必须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于是,在业余时间里,翁燕敏通过各种途径去钻研人像比对技术,这对于文科生的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凭着一个“钻”字,他搜罗了人像比对相关的硕博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啃”过去,成了别人眼中的“加班狂”。“功夫不负有心人”,翁燕敏不仅对人像对比技术的算法和相关平台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创新提炼出上百个人像比对应用技法。他牵头开发的全国首个公安自主设计研发的人像平台和警务大数据人像比对应用模型,让普通民警也能快速应用人像比对技术,开辟了侦查工作的一片新天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在法医室对接工作的时候注意到了一组照片,照片中人员的眼神有点迷离又害怕。后来了解到这些是黄岩救助站收留的流浪人员,因为说不清楚自己的具体信息,找不到亲人,只能长期滞留在救助站。那些与家人走失的流浪人员,在外无依无靠,家中的亲人又该多么担心。看到他们时,我的心头像是遭到了重击,久久难以平复。”翁燕敏说,“刚好当时公安人像比对技术不断发展,我便想到可以利用人像比对技术为这些人确定身份,帮助他们找到亲人”。

翁燕敏通过人像比对技术帮助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位于2010年流落到黄岩后被群众送至救助站的老人。“他眼神空洞,表情木讷,见人就躲。”这是翁燕敏见他的初印象。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翁燕敏加班加点在办公室做走失人员的人像比对。经过一段时间的比对,翁燕敏终于确认了这位老人的身份。老人姓张,是临海人,患有精神疾病,在几年前独自离家后便再也没能回家,家人使用了各种方法寻找,均未能如愿。在翁燕敏的努力下,老人终于见到了家人,木讷的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

第一次的成功尝试给了翁燕敏巨大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帮助流浪人员寻亲的想法。于是翁燕敏以滞留人员为基础,拓宽了人像寻亲范围,将走失人员、被拐人员、滞留人员都纳入了寻亲的范畴。

“我们首先采集各大救助站滞留人员数据,比对人员身份,然后再摸排街面流浪人员情况,与公安110走失警情链接,通过人像对流浪走失人员进行救助寻亲,最后是连接公安被拐人员数据库,通过人像比对确定被拐人员真实身份,实现家庭团圆。”翁燕敏说。

温情点亮回家路

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人像寻亲测试后,翁燕敏发现,相比于以往的DNA、指纹等技术,这项新技术更加高效、便捷,在寻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翁燕敏的努力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黄岩公安分局牵头,多部门联合建立了“灯塔工程”——一个专门针对“易走失人群”的民生工程。在取得一定成果后,各大救助站纷纷与工作室取得联系并提出协作请求。于是,“灯塔工程”逐渐成为了黄岩公安志愿者工作中为民服务模块的亮点工程。

去年3月25日,黄岩公安组织了一场特别的线上认亲活动。通过视频连线,一位年过花甲的母亲终于见到了走失14年之久、现远在河南的女儿。原来在3月3日,黄岩公安分局团委、刑事科学技术室与人像比对工作室组建了志愿服务小组,在北城开展了“灯塔公益寻亲”学雷锋活动。现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拿着一张年轻女子的照片前来求助,情绪略微有些激动地大喊“帮我找找我的女儿吧”。志愿服务民警看到后立刻向老人了解情况,并安抚老人情绪。老人告诉民警,照片上的女子小丽是她的女儿,患有精神性疾病,在2008年的某天不小心走失后,便再也没有音讯。老人说这么多年来,女儿的走失一直是心中的痛,全家都非常思念女儿,但是寻找了多年始终没有结果,不免有些心灰意冷,甚至想到了放弃,这次听说了黄岩公安分局开展的“灯塔公益寻亲”学雷锋活动,抱着再试试看的心情过来寻求帮助。

通过老人提供的照片、DNA等信息,志愿服务队制定了寻亲计划。3月3日当天,人像比对工作室在经过上千张照片的比对后,发现一名河南籍人员与目标人物高度相似,但是因为时间跨度过长,很多的人脸特征已经发生了改变,没有办法直接认定。于是,在整合了现有的线索之后,黄岩公安决定联合河南当地公安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最终经过核验,确认她就是老人走失了14年的女儿。

据了解,小丽走失后是一路沿街乞讨流浪到河南永城,在途中遇见了现在的丈夫,后跟随丈夫一起生活,当民警找到他们时,他们正一起在工地干活。根据走访调查,两人在邻居眼中夫妻关系也很融洽。目前小丽状态良好,当黄岩民警用方言与其对话时,小丽还能回答出自己以前的一些情况。当民警和小丽说起家人的时候,发现小丽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对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于是,黄岩公安决定立刻组织线上认亲活动,圆他们一家的团圆梦。

志愿服务常态化

2018年以来,黄岩公安“灯塔工程”志愿服务队组建了数据采集组、身份筛选组、逆向比对组、寻亲认亲组,创新建立“一库、一图、一网、一书”的人像寻亲体系,搭建了一个长期特殊滞留人员数据库,完善了一条人像寻亲流程,扩充了一张人像寻亲网络,编写了一套人像比对教材,帮助长期特殊滞留人员顺利找到回家的路。

“这5年来,志愿服务队在全区公安系统的青年干部中招募志愿者,其中各部门各警种核心志愿者10人,普通志愿者35人,同时编写人像比对教材15册,开展人像比对技术专业培训50余场。核心志愿者参与程度达到100%,普通志愿者参与程度达到69.28%。”翁燕敏说。

记者了解到,“灯塔工程”项目在技术上将公安人像比对技术与民政局公益寻亲相结合,打破了技术壁垒,创新了以人像比对技术为核心的公益寻亲新方式,拓宽了寻亲道路,使得寻亲成功率大大提高,寻亲时间大幅减少。同时,“灯塔工程”与各救助站合作建立了一套数据采集、系统比对、大数据分析、人工鉴定、身份反馈、关系人查找和寻亲认亲的滞留人员寻亲流程,该流程被全省各地公安模仿借鉴,搭建了一张覆盖全省的人像寻亲网络。

据统计,“灯塔工程”寻亲项目自实施以来,已经先后与全省各地32家救助站达成合作协议,帮助146名救助站长期特殊滞留人员与家人团圆。我区救助站的长期特殊滞留人员由2018年的45人减为2021年的12人。

2022年,我区通过“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定向孵化、赛事激励等形式,推动各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挖掘、培育、扶持如“灯塔工程”等一批具有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本土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全区注册志愿者突破10.4万人,志愿服务队伍达912支,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7万余次,参与23万人次。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