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48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马鞍山村:葡萄“串”起甜蜜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0-13 09: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在翠屏。”马鞍山系翠屏山之东延余脉,因山形似马鞍,故因此得名,村名依循山名,故称马鞍山村。站前大道和东复线横贯全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马鞍山村由里湾、外湾、洋头、长大、西洋、塔下、岙里七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100多户、4000多人口。龟山塔影、魏公遗迹、龟井灵泉、牌坊擎秀、山寺钟声、半峰夕照、峰麓翁仲、奇石神樟……村中文物古迹颇多,历史文化悠久。

近年来,马鞍山村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凭借自身农业优势,引入先进技术,改良葡萄品种,进一步打响了远近闻名的马鞍山葡萄品牌,带领村民走上了产业共富之路,并依托村庄的地理优势,盘活资源,引进物流、家居、汽车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庄发展步入“快车道”。

发展葡萄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初秋时节,走进马鞍山村的葡萄大棚内,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空气中荡漾着香甜的气息,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游客前来购买、采摘,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马鞍山的葡萄个头大、口感甜,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市民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说:“我们知道马鞍山的葡萄很甜,每年都会开车到这边来买葡萄。”

说起马鞍山葡萄,马鞍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洋介绍,早在40多年前,热爱园艺的村民张义方将自己从台州农校学到的种植知识运用到生产劳动实践之中,在房前屋后种起了葡萄,并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看到后,也跟着张义方在房前屋后试种起了葡萄。

为什么马鞍山的葡萄更甜呢?杨洋说出了其中的奥秘。“马鞍山葡萄种植在永宁江边,以前海水倒灌,咸淡水冲击淤泥为葡萄的生长带来了微量元素,使得这里的葡萄更甜、更好吃。”1999年,当时的农民有了制订种植计划的自主权,村民瞄准了本地土壤适宜种植葡萄的自然条件,加上相同土地面积的葡萄收入要比水稻收入高几倍。于是,村民们相互交流农业生产经验、相互传授先进种植技术,开始改种起了葡萄。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村里建起了葡萄种植示范园区,几年之后,园区总面积达到510亩。为了确保葡萄产量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葡萄种植示范园区实行田园标准化、操作机械化、农技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村“两委”还引导村民购买书籍学农技,走访专家学科技,在葡萄品质培育上走科技兴果之路。

马鞍山村的葡萄产业之所以发展得红红火火,除了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等因素外,多年潜心钻研种植技术的村民们更是功不可没。经过多年的品质改良,村民们种植出来的葡萄因口感佳、品质好,很多人慕名前来购买。村里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双宝珠”“半峰”“马鞍山”“正森”等品牌葡萄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后来,104国道东复线穿村而过,葡萄园区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村民开始在周边村庄承包土地种植葡萄。2015年,村民在本村及周边村庄种植葡萄此时,种植面积增至千亩,并创造出4000多万的产值。

2019年,马鞍山村举办葡萄文化艺术节,策划组织了“葡萄采摘游”、林技专家“半峰讲坛”、马鞍山优质葡萄评比大赛、丰收节文艺晚会等8大系列活动,全方位、高层次、多视角展示“马鞍山葡萄”优势,提高“马鞍山葡萄”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推动葡萄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马鞍山村周边村庄的土地也在减少,不少村民开始在临海沿江一带承包土地种植葡萄。村民陈志桂就是其中一位,他有着30多年的葡萄种植经验,在他的用心经营之下,如今,葡萄种植规模已达到10亩地。“马鞍山主要就是巨峰葡萄,这种葡萄胜在果形大、口感甜,平均甜度在20度左右,一般葡萄都在18度以下。一亩葡萄产量能达到3000到3500斤,价格每公斤能卖到14元至20元。”陈志桂说。目前,他的葡萄园里除了巨峰,还有阳光玫瑰等多个葡萄新品种,每年都有不少回头客早早打来电话订购。

小小的葡萄,结出的是一份甜蜜产业。“下一步,我们打算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平台,在优选葡萄品种、提高种植技术的同时,还能帮村里的种植户进行多渠道的销售,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杨洋说。

用活土地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

近日,马鞍山家园工程部分高层主体结构通过验收。工程迎来了新的进展,也标志着村民们离乔迁新居又近了一步。

据悉,马鞍山家园工程于2020年10月开工,东北至二环东路,东南至规划经四路,西南至规划路,西北至九龙街。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总用地面积约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5.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该项目主要包括14幢高层住宅、1幢商业楼、物业用房等配套用房、地下机动车库机设备用房。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1312套住宅,满足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住房需求。

看着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村民周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她说:“村子越来越美了,收入也提高了,生活更有盼头了。”

近年来,马鞍山村因涉及104国道东复线、九龙街、公安大楼、吉利手拉手汽车小镇等重点工程,村庄面貌日新月异。

“马鞍山村的房屋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起来的,由于没有规划,房前屋后没有预留太多的空地,村民出入成了大问题,随着‘城村双改’的推进,这一问题将会被解决,村容村貌也将大大地提升。”杨洋介绍道。

2002年,马鞍山村进行了第一次村庄改造,村里近三分之一的村民住进了“小别墅”,新建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实施布局,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跟进,村内主干道、村民房前屋后的道路都浇上了水泥路,并达到了硬化标准,主道、干道两侧及村庄路口全面绿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垃圾桶安装率达到100%,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7年,S325(82省道)复线黄岩马鞍山至后洋段公路工程(九龙街)启动建设,涉及到马鞍山段的村民被征迁。同年,马鞍山村主动向街道和北区建设指挥部提出实施整村改造并获得支持。

随着征迁工作的推进,村里有了集体返还地,村“两委”广开思路,采取“用活集体土地,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大力引进物流、家居、汽车等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在马鞍山村南侧,坐落着一座占地面积约8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黄岩装饰城,市场分成A区、B区、C区三个交易区,实行“划行归市,分区经营”的模式进行规划安排,分别有陶瓷、卫浴、地板、灯饰、橱柜、家电、家具、板材、木材、石材、五金、门业、墙纸、油漆等十多个业态,汇聚了科勒、汉斯格雅、箭牌卫浴、慕斯床垫、华润漆、兔宝宝板材等上千个品牌入驻。黄岩装饰城于2017年初投入使用,成为了黄岩规模最大的一站式家居建材购物中心。

合理利用村集体返还地,引进黄岩装饰城,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我们村引进黄岩装饰城、电动车市场和汽车检测中心等项目,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1000万元的收入。而像黄岩装饰城、电动车市场以及汽车检测中心,是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若干年后这些房产将返还给村里,又将为集体经济增收。”杨洋说。目前,马鞍山村正在寻找合作方,进一步将集体的土地进行出租,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多彩文体活动 推动精神共富

每当夜幕降临,马鞍山村文化礼堂一派热闹的场景,村民们或跳广场舞、或练腰鼓、或唱戏曲……

2018年,马鞍山村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开始建设,徽派的建筑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双宝珠大舞台、党建大礼堂、展示馆、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一应俱全。

自从村文化礼堂建成后,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村民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也不再守着自家电视看,不再围着棋牌桌子转,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了村级文化活动阵地,成了晚上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

“过去,一到晚上,我们在家吃完饭,看看电视,就休息了。现在的生活感觉比原来充实多了,快乐多了。”周红说,作为马鞍山腰鼓队的一员,她经常与村里的小姊妹相约来文化礼堂练习腰鼓。

说起马鞍山腰鼓队,是一支有历史的腰鼓队,最早成立于1950年,男女各6个,一共12个队员,曾参加过很多大型的表演。时间飞逝,队员们“新老更替”,但都来自本村。新的一批队员从零开始学起,从拿鼓棒的姿势到敲鼓的方法,一步一步开始练习。“敲腰鼓要把手举高、举直,动作要在鼓点上,不会的还是挺难的。”周红说,“我们天天来这边跳跳,放松一下心情,身体又得到了锻炼,真得很好!”

马鞍山村除了腰鼓队,还有舞狮队。“我们这支20人的舞狮队中年纪最大的已有79岁,年纪最小的才6、7岁。”马鞍山村支委陈志国说,每逢重大节日,村民们就会提前一个月自发开始练习,并在重大节日中为村民带来精彩的表演,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娱乐活动。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村民的需求,马鞍山村还添置了多种运动器材,并新建了一个篮球场。“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们对文体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了,因此相应的运动设施也要跟上。”杨洋说。

篮球场建成以后,几乎每天下班以后,村民吴宇都会来球场过把球瘾。作为一个篮球迷,以前他还要跑到其他地方去打篮球,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球,和球友们也不用特别的约定,时间一到大家就自然地凑到了一起。“生活品质提高以后,大家都注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吴宇说。

在马鞍山村党委的大力支持下,马鞍山村文体团队先后斩获多项国家级荣誉。腰鼓队在2017年全国健身秧歌、健身腰鼓及手拍鼓大赛中荣获健身腰鼓自编套路一等奖;南太极拳协会在2016年“西诺杯”第二届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中荣获杰出贡献奖;体操队在2016年第五届全国康姿百德健身操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目前,马鞍山村共有腰鼓、南太极拳、舞狮、体操、篮球等各类文体组织十多个,在全村营造了全民健身新时尚的浓厚氛围,使“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民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2-10-13 10:14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