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309
注册时间2008-3-25
在线时间 小时
金币
魅力
- 积分
- 7703
|
污染企业难道有“隐身衣”?
王军荣
环境污染正在逼近我们的生活。在临海尤溪镇著名的江南大峡谷林区里,有人办了一个小冶炼作坊,浓烟滚滚,对景区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在三门县城通往甬台温高速公路的公路旁,“潜伏”着一家无名钢铁加工厂,该厂经常彻夜加工钢铁,噪声很大,而且有大量废气排放到空气里,形成大块雾团,到了早晨,几乎可以“遮天蔽日”。(5月5日、6日《台州晚报》)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种常识,然而,破坏环境却变得更加地肆无忌惮。对此,我们除了痛心,更多的是无奈。
保护环境是政府的职责。应该说,政府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如白岩村存在的小冶炼作坊,在去年年底已经被拆除过一次。可是,污染企业却依然能够变着法子继续演绎“疯狂”。
污染企业之所以能够如此“疯狂”,一方面无非是因为暴利支撑。只要有利可图,只要所得的利远大于成本的付出,污染企业注定会死灰复燃。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这样的小冶炼作坊盈利非常丰厚,“一般来讲,这样的作坊投资在20万元左右,开始冶炼后,每天盈利大概有2万元,只需要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将本钱捞回”;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躲藏在深山冷岙,被“发现”的概率不大。
然而,更让我们觉得纳闷的是,即使是污染企业也不是装在口袋里的,它从建成到投产,要建厂房、安装设备,生产时还有隆隆机声、滚滚浓烟,动静那么大,破坏环境那么明显,可为何当地政府、监管部门就发现不了?江南大峡谷以及三门那家无名钢铁加工厂腾起的滚滚浓烟,难道有“隐身衣”保护?
监管部门的“眼睛”应该是雪亮的,治理污染也是当地党委政府应尽的责任,当然他们也需要当地有觉悟群众的举报,可如果有意或者无意将“耳朵”塞上、“眼睛”闭上,那就是不作为,至少是不够作为。如果有干部甚至诱导、威协群众不要举报(见今日报道),那更不应该了,让人怀疑其如此作法的动机。如临海市尤溪镇江南大峡谷生态景区里出现的非法小冶炼,一名知情人透露,可能涉及到当地的某些村干部,“毕竟就在他们村里面冶炼,多少肯定有点好处”!这当然是个“猜测”,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证实、查处。但监管部门的“反应迟钝”却是令人怀疑的。
铲除一个污染企业,其实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要铲除污染企业生存的环境,污染企业不是穿着“隐身衣”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