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6月19日,台州市中心医院开出全国第一张出院电子票据。 记者 李昌正 摄
一位年轻患者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刷脸支付挂号费,自助机打印出挂号单。 通讯员 叶倦 摄
3月22日是孕妇李秀秀的产检日,离预产期还有4个多月的她,在丈夫的陪同下,来到了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有了手机端的提前预约,凭台州市民卡在大厅自助取号机上取票后,两人便熟门熟路地到医院四楼的产科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李秀秀在医生的示意下,打开手机微信付款码,对准办公桌上的扫描仪,“滴——”一秒钟就完成了检查费用的结算。
李秀秀今年36岁,老家黄岩,在椒江生活工作。这是她第二次怀孕,回忆起头胎孕期检查经历,以及过去十年来看病买药过程的变化,她用了“火箭般的速度”来形容,“除了大学四年外,我基本都在台州市区生活工作,医保数字化给老百姓带来的便捷,我和大家都是见证人。”
李秀秀家的柜子抽屉里,有一个装着椒江、黄岩甚至杭州等医院就诊卡和病历本的文件袋,粗略数数大概10多张、20多本。
不过,在2011年之后,这些卡和本就陆续被一张台州市民卡所替代。
2011年之前,台州市民在市内、省内异地看病报销时,往往会遇上两个烦恼——
一是每到一个医院看病,必须得办理一份就诊卡和病历本。哪怕同一家医院,这次忘记带上次的卡,也得重新办。李秀秀家的卡就是这样攒下来的。
二是住院报销得自己先垫付钱,无法直接刷卡结报医疗费。出院后,得拿着一沓清单和发票等材料,去参保地报销。那些报销数额不多,或者嫌报销麻烦的人,甚至不愿特地跑这么一趟。
“2008年时,我爸在台州市立医院做了一个小手术。出院后,我拿着相关材料坐公交车去黄岩的社保窗口报销,谁晓得因为少一张发票,又跑回椒江拿。”回忆起当时的窘迫,李秀秀满脸苦笑,“之前家里有亲戚在上海住院后,付了几万元的医药费,回来后也是我帮着去报销的,印象中也是折腾了一两回才搞定。”
好在,2011年,台州开通了市内异地刷卡和省内异地刷卡业务,保障市民在浙江省内定点的异地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刷卡就医,减少手工报销。
随后的数年里,台州市民卡功能不断完善,智能手机走入寻常百姓家。和众多台州市民一样,李秀秀感受到了数字化给看病买药带来的巨大改变。
2017年,台州正式启动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同城互认,在全市现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已纳入市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的基础上,将全市范围内所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及各县(市、区)管理规范、规模较大的零售药店等,统一纳入市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实现同城互认并刷卡结算,异地同等级医药机构报销比例一致。
2018年,台州医保家庭共济政策乘上数字化快车,参保人员通过手机就能授权给指定的家人。这一年,李秀秀通过手机开通了市民卡的家庭共济功能,她的父母和孩子在各医院看病买药,可以直接刷卡使用她的历年账户余额。即使遇到余额不足的情况,手机支付扫码也很方便。
2020年,跨省异地就医开通,台州参保人员可以基本实现全国异地就医,市民通过电子医保凭证,可以实现手机刷码直接就医,在“健康台州”APP上实现移动就医。
更让李秀秀啧啧称赞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台州积极倡导“不见面诊疗、无接触配药”,减少了市民外出就医、购药,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缓解医疗机构防控压力。
“还有,前段时间我老公半夜胃痛,通过外卖APP下单,没多久外卖小哥就送药上门了,别提多方便了。”李秀秀说的这项服务,是台州正在逐步打造的24小时“网订店送”药房,立足于以“药品线上浏览、在线支付、线下配送”为支撑的020模式,让老百姓购药享受到24小时的“外卖式”服务。
告别了传统就医模式,短短十年间,数字化、智能化、无纸化,赋予台州人全新的就医体验。
一张市民卡,一台智能手机,让台州人看病买药轻装上阵。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