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39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黄岩古塔与文化价值(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10 09: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学界认为,宋明理学的风水理论开始由关注帝王的星象堪舆地理,转向了归依自然的“天人合一”理论探索。作为程朱理学的鼻祖、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于风水,其见解十分精辟。“邑有唐门山,距城可五里,东亘海门,西控岩溪,二水,环绕如两翼,然而山峙其中,当城之左臂。所谓‘水口捍门’也。”意思是说,用“双塔”捍水口之门,则城中山川秀淑之气(指风水)不致流失,则文运昌盛,科名必然郁起。

明万历七年(1579),黄岩县令袁应祺,听到“旧以科第侈称……今何寥落哉!”的话语后,感到悚然而困惑。(单就南宋一朝,黄岩邑人共出183位进士,为其他朝代所望尘莫及。)为效山水之美,遂遵朱夫子之嘱,有了建双塔之举,越数月而工竣。

巧合的是,“文笔”“文星”双塔的矗立,神乎其神地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不久,就有三名学子中了进士。袁应祺带着颇有成就感的笑意,将这一忽然得来的学界盛事,载入他的《唐门山双塔记》。

“唐门双塔文光萃,恰与方山双塔对”,永宁江畔的唐门“文笔”“文星”双塔与方山九峰“紫云”“阜云”双塔遥相呼应,形成绝妙的风水人文景观。自此,黄岩人文蔚起,流泽无穷。

百余年风雨侵蚀之后,双塔自然崩塌,后于乾隆年间重建。知县王憕写有诗文:“丹崖形胜地,众水下唐门。双塔悬崖立,先贤旧迹存。废兴关气运,代谢阅晨昏。不但夸文笔,欣看生聚繁。”

1967年,唐门双塔被拆毁。拆塔时,在一个封闭的壸门里面,发现了一堆密密匝匝的筷子。有人数了一数,刚好一千根。“笼有千根箸,家有五百丁”,可见当年造塔之人还许下了一个人丁兴旺的祈愿。

佛教中国化之后,塔融入了汉文化的建筑风格。14世纪开始,塔的使用逐渐世俗化,成为堪舆学中常用的一种镇物。

凡是有风水意义的塔,诸如镇山、镇水、辟邪、点缀山河、显示教化等都称之为风水塔和文峰塔。有了塔影点缀的山河便彰显出钟灵毓秀的气质,风水塔亦为一邑一郡一乡之华表。

唐门山地处永宁江的水口,为“扼邑之门户而为之锁钥也”。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得人们感到“水口无厄塞,邑城无艮峰,亦地之所不足者也”。于是,建设风水之塔,为的是补其风水。传统的风水观认为江河山川为一地之龙脉,唐门山被看作永宁江的“龙首”,故“龙首当镇”,用以魇胜以图安详,镇邪求福也。由此可见,在此建双塔不仅仅为的是“兴文运,发科甲”。

重修之双塔为修长的楼阁式砖塔,腰檐为涩叠出檐。塔高16.9米,塔身5层6面,于2016年11月竣工。双塔复建由朱智勇先生捐款的善举而起,他少小离家前往上海求学,一辈子悬壶济世,是国内著名的防疫专家,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疫苗之父。2007年,他抱着拳拳之心向黄岩区政府提出捐资150万元重建唐门双塔的意愿。那是他对于家乡最美好的缱绻。笔者曾任职于黄岩区文广新局,有幸参与了唐门双塔的复建,并撰写了《乡愁之塔》《抗疫勇士朱智勇》两篇文章以纪念唐门双塔的重建和捐建者朱智勇先生。

茅畲水口石塔,顾名思义亦是一座风水塔,“水口者,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水口乃地域之门户”,景观聚焦之处,风水家提倡“水口间有大桥、林木、佛祠”“建台立塔本相宜”,以崇其胜,又利观景。茅畲水口石塔,位于九溪之水口。茅畲最早自北宋初年牟俸定居开发,人口逐渐繁盛,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牟应魁等牟氏族人建设石塔,希望用水口石塔锁住文运,不让它随水流走,以达成“内气萌生,外气形成,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青乌子先生葬经》)2006年,黄岩文物管理部门对塔刹进行了一次维修。

佛塔也曾有改作风水塔的事例。清同治年间,作为佛塔的瑞隆感应塔被县令孙憙改建为文笔峰,并作有题记:“卓立讲堂之右,凌云摩霄,黼黻星汉,可补造化而分天章。”在1997年大修之前,塔顶一直绘写着“状元及第”和“独占鳌头”等彩画墨书。

海门双塔,是椒江的牛头颈塔和小圆山塔。牛头颈塔位于椒江口南岸东山北面牛头颈山巅,以山得名。塔身为砖石结构,七级六面,以菱角牙子叠涩出檐。每面筑供券或壸门,龛内侧灰塑天王、力士像。此塔与椒江北岸小圆山塔对峙,气势壮观。烟雨时节,海天茫茫,古有“牛头烟雨”之称,为清代海门八景之一。

小圆山塔位于椒江口北岸小圆山巅。《临海县志》载:“小圆山,实一山而三面环绕。”因山体小而呈圆形,故名。塔身为砖石结构,七级六面,二、四、六级各面有壸门,上有匾额,内塑佛像、天王等。三、五、七级各面塑一大字。第三级为:“高、明、悠、久、博、厚”;第五级为:“睦、姻、任、恤、孝、友”;第七级的文字风化严重,难以辨认。塔基有塔碑一块,字迹风化严重无法辨认,其横批模糊,可能为“耿介陵烟”四字。小圆山与牛头颈山隔水相望,为台州湾椒江口最狭处,旧称海门。其扼台州湾门户,为古海防要塞。2021年1月31日,笔者寻访小圆山塔时,听闻码头边卖油漆的顾师傅说,小圆山北边的中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存在一座古塔,是跟椒江南岸的太和山塔相对应的。

海门双塔由清同治年间的台州知府刘璈建造。刘璈(1828—1887)字兰洲,湖南临湘县人,清同治三年(1864)署台州知府,七年授知府,至十一年九月卸任。刘璈到台州后,着意扩充官学,扩建书院,增设义塾,“台之文教乃大振复”。此时也是台州大建文峰塔之时,刘璈还主持重修了巾山双塔、太和山塔、瑞隆感应塔,从而印证了“吾乡朝野人文,率于有塔时为盛”之说。故而,台州建塔,不能不提及刘璈。椒江两岸的小圆山塔、牛头颈塔是古代由水路进入台州(湾)的标志性景观,尽管它们起到过导航的作用,但这仅仅是派生的功能。

太和山塔,位于椒江海门街道太和山顶,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砖石结构,六面七级,残高18.5米。第一层以条石砌筑,每面宽2.6米,以上砖石做成斗拱出檐,第二层起均以砖砌,菱角牙子叠涩出檐,顶层西北角有一佛龛,佛龛内一座佛像端坐,塔顶为葫芦形。为台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海门志稿》等文献载:太和山,又名“翠环”,相传明初诚意伯刘伯温点基建双塔于其顶,“翠环双塔”是旧椒江八景之一。道光二十三年(1843),临海县丞刘汝达重建一塔,被艚人以捕鱼不佳,被毁。今塔为清同治六年(1867)台州知府刘璈在葭沚一带募集资金,重建太和山塔。咸丰《临海县志稿》载:“有时海市蜃楼出现,登此隐约可见。”太和山塔所在的山巅,是可以看到海市蜃楼的。

鸡鸣塔,位于旧城北门浮桥南头。光绪《黄岩县志》载:“鸡鸣塔,在县北拱宸门外利涉浮桥江岸,高一丈二尺围相等,六面皆凿佛像并鸡形,于石中贮法华经锡匣。相传术家言桥形如蜈蚣,故多杀人。明嘉靖间,僧募建此塔以镇之,后仅存其半。国朝乾隆庚寅杭人潘凤岐捐建。”南宋嘉定四年(1211),知县杨圭建成利涉浮桥,桥长100丈,宽3丈,舟船40只,用竹篾当缆索,为黄岩永宁江上最早的浮桥。南宋著名学者叶适为利涉浮桥撰记:“跨天台,涉雁荡,行过黄岩,皆喜曰增一桥矣。”因浮桥为北门要道,历史上历次战乱均为必争之道。据传元兵进黄岩城,在此杀人无数,又传古代黄岩不少女子在浮桥投江自尽,堪舆家认为浮桥状如蜈蚣,不吉利,得用鸡来镇压它。明嘉靖间,建造了这座鸡鸣塔。可见这是一座典型的镇塔——魇胜塔,用来镇邪去恶,祈求安宁。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被拆,据毛太鹏先生回忆,他儿时塔基还在,常常在塔基石缝处抓沙蟹。

金鸡塔,建于清同治五年,立于利渡浮桥。利渡浮桥为明万历三年(1575),县令袁应祺建造。明代状元秦鸣雷(临海人)为利渡桥写过碑记。《中国桥梁大观·浙江篇》载:“山头舟浮桥,原名断江浮桥、利渡浮桥,连接山头舟与断江村。古时永宁江怒涛达五六尺高,明中叶凤阳村彭止设立断江渡。”现在,残高1.8米的金鸡塔构建收藏在头陀镇断江村文化礼堂。

池太宁先生在《黄岩寻踪》记述了,长潭山坳上,乌岩水口处有一座长潭塔。可惜此塔仅在民国《黄岩县新志》中记上一笔,语焉不详。此外,建于横街山上的横街山塔,建在城南3里处茭池中的茭池塔,也应该是风水塔,可惜已经无法考查了。黄岩文史学者陈顺利先生在《谈谈黄岩的塔》文章中写道:“听闻澄江塔山过去有塔,并且有两座。”

从黄岩众多的风水塔可以看出,古代风水家、政治家就是利用耸拔挺秀的文峰塔,来作为“通显一邦、廷袤一邦之仰止,丰饶一邑、彰扬一邑之观瞻”的标志性建筑,在风水名义下,来“培风脉、纪地灵、壮人文、正风俗”,以达到一地景观完美、文化昌盛之目的。

五、黄岩古塔的人文价值

古塔常常是文人骚客驻足赏景、流连忘返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诗歌创作的源泉。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早有诗“罗列河山共锦绣,浮沉沧海同行舟”来赞美罗浮双塔。之后的文学界也渐渐兴起了登塔品景、吟诗作词、题额制匾的风雅之势。

景因塔胜,而塔因诗美。黄岩古代多出文才,而优美的古塔与天然的山水景观吸引着历代文人雅士登塔,讴歌风景,创作诗词歌赋,众多古塔的旧时美景就以文字的形式流传至今。著名的方山双塔,由于其高大雄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到此拜塔赏景,吟诗作词。南宋宝章直学士章雄飞《游九峰寺》:“湖海半生尘梦醒,秋山拂剑快登登。九峰突地三千丈,双塔攒空十二层。雨歇泉声鸣涧玉,鹤归松子落阶棱。年来乡国多兴废,闲坐蒲团一问僧。”明方礼(方国珍之子)《登九峰绝顶》:“东风吹我上崔巍,回首尘寰画图开。九朵峰峦联寺塔,一弓江水护楼台。”

以山为景观主体,以塔为景观点景之笔,形成自然与人文相辅相融的宽阔气派的景观,同时提供一个辽阔的观景平台,成为登览之胜。伫立山巅塔旁鸟瞰黄城,会有“云连衣袂天应近”(明·余斌《登九峰绝顶诗》)、“九峰高处白云低”(明·褚祚《游九峰》)的感觉。

“七级碍云藏古塔,一溪无雨露平沙”,巍峨高耸的瑞隆感应塔和“峰环九翠鸟俱静”(明·高轩《九峰寺》)的九峰山所营造的幽静的山林风光,引发了历代诗人墨客的驻足与赞美。“山寺不知人代谢,依然苍翠自风烟”(清·姜文衡《九峰杂咏》),“年年九峰塔,过客总留题”(朱联《九峰》)。清代著名经史学家王棻有诗赞曰:“金仙壮浮图,地师诡文笔。峨峨书堂外,一柱擎天立。”

南宋大儒、绍兴二十七年(1157)状元王十朋夜宿庆善寺时留诗:“刚被篙工误,迟留一日装。川途隔浩渺,灯下乱昏黄。呼仆回行李,寻僧宿上方。山前十里雪,夜入梦魂香。”明代万历年间县令袁应祺咏《灵石寺》:“宝砌悬双塔,丹楹起六朝。竹深飞积雪,树老夹寒湖。”这些诗篇为古塔增添了诸多文化内涵,人们在传诵的同时,使得诗句流传久远,使得古塔声名远播。据传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任两浙东路盐茶公务常平使者驻节黄岩,曾游览瑞岩寺并于寺壁题诗一首:“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阁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蒙昼不开。”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朱熹为福建瑞岩寺所题。

以山为背景,塔作点景,前景有水,山、塔映入水中,构成自然壮阔的景观意境。晚清举人任重称颂方山双塔:“胜景九峰两文笔,仙源千古一桃花。”其联句刻录于九峰镜心亭的一对立柱上。方山双塔倒映在城内砚瓦池中,成为城关一景。文名颇高,人称“二彭”的宋代进士彭龟年、彭椿年兄弟俩则埋葬于永宁山两塔之间。

艺术家和民众们通过创作诗文与传播古塔的传说故事,使塔文化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同时增加了古塔的文化魅力。方山双塔,还有“望娘塔”“望妹塔”凄美的民间传说。虽然这些传说穿凿附会,但增加了塔的神秘感,提高塔的神圣度,通过人性化和神性化的处理,使塔不但立在地上,更立在心上。浙江古塔传说最著名的莫过于杭州西湖的雷峰塔,它被写成传说故事《白蛇传》。

台州许多地方把“塔”叫作“兴”或“星”,学者郑琦曾在仙居、黄岩、椒江的一些地方作过调查,老一辈台州人都这么称呼。陈顺利先生在《谈谈黄岩的塔》一文中说,“塔”与“塌”谐音,过去生意人和读书人最怕“塌”了,改叫塔为“兴”,则万事兴隆皆大欢喜了。正如过去有些人把“十”说成“赚”一样。黄岩文史学者金渭迪先生介绍,黄岩城关的方言中“星”的读音是第二声,而“兴”则读第一声。因此,黄岩方言“塔”的发音应该是“星”,也有指代天上星星的意思。他回忆儿时其母亲曾将方山双塔说成“方山双星”。至于,塔为“兴”或“星”的叫法,其起始年代和涉及范围尚有待考证。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也是特定地域民风民俗的体现。

黄岩古塔历史悠久,数量庞大,时至今日,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塔的建筑形制、建筑材料、建造技艺等方面,古塔的传说故事、塔身的雕刻绘画、文人的诗歌词赋,都已经随着古塔流传下来,成为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越发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产生了极高的美学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丰富的古代建筑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当前的现代化城市建筑设计却正在逐渐远离传统文化。对古塔这种古代建筑艺术和蕴藏在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深入研究,继而将这一精髓延续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能够让人们体会到传统与现代的紧密结合,能够从建筑的整体直至每个角落感受到中国的“气息”。这不仅能传承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全文完)



茅畲水口石塔



金鸡宝塔  头陀镇提供



方山双塔

来源:今日黄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1-3-11 10:00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