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临近清明,台州人都知道,属于青团的特定春光也如约而至,一些散发清香的草破土而出,待揉进面团后就成了春天特有的味道。因而,对于不少台州人来说,清明不只是缅怀、追思,也能说是一种舌尖上的味道,再直白点,有一种清明叫“青团”。当然,台州人一般不说“青团”,习惯说“青餣(yè)”。
吃青团,单手托着圆滚滚或扁塌塌的一个,轻轻咬一口,软绵又有颗粒感的馅儿和糯糯的青皮在唇齿间碰撞,将味蕾染上青草香和油脂香。本期《好食光》,咱们就来说说路边那些容易被忽略的“野草”,是如何蜕变成舌尖上的美味。
【摘青】
做青团,“青”必不可少。台州人所谓的“青”,可以是艾草,也可以是鼠曲草。就拿鼠曲草来说,这种草五六寸高,顶着一朵绒毛般黄花,叶片覆着细细的白色绒毛,虽常见,但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却又显得有些不起眼。
摘鼠曲草时,台州人还会顺便享受春光。举家出门踏青时、田间散步时,台州人一边感受着春光,一边会在田埂上找那长了小圆叶子、略带“毛”的草,并且得选那种刚长出来、未开花的摘,那才叫一个嫩。
【煮青】
摘了鼠曲草,就要趁鲜,当天就把老梗择下丢掉,只留嫩芽。筛选出的鼠曲草洗净晾干,再煮一大锅水,放入其中浸没,水中可以加点食用碱,大火煮开,就能脱去涩味。煮开后,再捞出来细细捣碎,再紧紧攥出汁水。
有的人,为了能延长青团的食用期限,就把鼠曲草搁在冰箱里冷藏。经过冷气“驻颜”的鼠曲草,尽管风味谈了许多,但也算是留住了春天的味道。还有的人,则会将鼠曲草晾晒干。
【揉团】
同样,对于青团来说,“团”也是至关重要。怎么团?在鼠曲草汁液中加入适量糯米粉,加温开水,揉到不黏手时停止加水,反复揉搓,使鼠曲草和糯米粉分布均匀。
不过,揉面,靠的不只是力气,还有技术。加多少水、多少粉,才能使面团蒸熟后的口感恰到好处,这里头有不少讲究。但究竟是怎样个配比,没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毕竟,还得考虑水分蒸发、个人口感喜好等因素。
依据个人喜好,将面团和好后,这青翠柔润、透着春的气息的面团瞧着就令人食指大动。耐得住性子的,往往会拿出手机,各种角度拍上一张,再发到朋友圈里炫耀一番。急性子的,就直接将面团搓成长条形,再分成大小相等的小剂子。用手心按扁后,再依靠大拇指和食指的巧力,在面团的中间按出一个深坑留着填馅。
【做馅】
吃青团,内里的馅也是关键。青团馅,一般都先炒一下,也跟一般菜的做法一样,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就炒什么样的馅儿。
虽然说做什么馅儿,全看各家的喜好。对喜欢咸口的台州人来说,嵌着肉馅的青团是心头好。猪肉剁成肉蓉状,滴点老酒入味、去腥,春笋、豆腐干等蔬菜切丁。等锅内油热,先后倒入猪肉、春笋丁、豆腐干等不停翻炒,加少许盐和味精,炒匀后出锅,装入器皿中,晾凉备用。当季的山笋鲜嫩可口、手工剁成的肉末富有嚼劲、豆腐干带着豆腐的香味儿、虾皮提鲜……这一盘肉馅,也能直接用来下饭。
爱吃甜口的,一般会选择制作豆沙馅,制作时先将赤豆煮烂,加入糖进行反复翻炒,炒到入口软绵丝滑,这样的馅吃起来润口,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有的也会在馅里拌陈皮,丰富味道。
【蒸】
馅熟了,就填到青团皮里,再封口。不留褶,按照包子样捏,或者直接捏成饺子样也成。
等完整的青团成型了,就上锅蒸。蒸青团也是个巧活,蒸笼不能塞得满满当当,要留出一定的空隙。这样,青团才不会粘连,保持完整的形态。并且做好的青团底部得垫上粽箬或梓树叶子。否则,蒸的时候,青团还是容易粘连,取出的时候也会“破相”。
蒸笼上锅蒸30分钟后,再揭盖敞开一会,薄薄刷上一层熟菜油或芝麻油,即可出笼食用。刚出笼的青团,色泽翠绿欲滴,那独特的清香直往鼻子里钻。
甜口的青团,还能放到冰箱里冷藏一下。虽然青团皮变得有些硬实,但口感冰冰凉凉的,增添了另一番风味。
【小贴士】
1.糯米团表面容易干,可以盖上一个保鲜膜或者布。
2.吃不完的青团,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不容易变得干硬。等下次吃的时候,再蒸一下。
3.青团不能蒸过头,不然外表会塌陷,青团皮也没那么有嚼劲。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