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艾叶,拴金丝线,赛龙舟
□翁敏渊(黄岩人,80后)
童年的每个五月初,微风唤醒了更多的是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
爷爷喜欢给我讲端午节的来历,讲爱国诗人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回来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踪迹。“所以,我们每年都要划龙舟驱散江里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一旁浸糯米的奶奶笑呵呵地说,“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要吃粽子的,还要给你拴五色丝,还有好多有趣的习俗呢。”我站在家门口,急切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房间里弥漫着菖蒲的芳香,这是明天奶奶要和艾叶一起插在门上的,听说这样可以辟邪。
爷爷准备好了从河塘边的采摘的嫩箬叶,一片一片洗干净,包好的粽子浸入清水,晚上再煮熟,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粽子里可少不了红枣,“枣粽”谐音为“早中”。村里的老人都说,枣粽吃得多的孩子,就可以早中状元了。
还有一样我喜欢得不得了的小物件,它有个浪漫的名字,叫五色丝。五色丝线取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代表色,火色为红,土色为黄,木色为绿,金色为白,水色为黑,合五色线系为一条线缕。拴在手腕上的那一刻,自我感觉实在太棒,是最特别的首饰。不仅漂亮又有个性,而且保佑我的身体健康,一举两得。
“小敏,快醒醒!”咦,怎么是妈妈的声音。“快醒醒,我们一起去永宁江边看划龙舟。”原来是一场执着地贴近端午节的遥远梦境。我马上穿好衣服,让妈妈把五色丝栓在我的左手手腕上,急急忙忙往江边赶。
早晨的永宁江畔已是人山人海,穿着统一服装的队员们已经在热身,场面紧张而热烈火炽。大家在大自然中寻觅滋味,感受凝聚力的爆发,用特殊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龙舟狭长、细窄,着实讲究,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为红色,与龙灯之头相似,以木雕成,加以彩绘。龙尾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等装饰。划船的小伙子们赤膊彩巾,精神抖擞,一瞬间,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和彩旗指挥下破浪前进。我静静地站在江边,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感受此起彼伏的呐喊和有节奏地划桨声,江面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痕迹,慢慢消失在远处。
这个节日,让我们怀念很久以前的淡淡味道,难忘它呈现深入真实质朴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粽子好不好吃,香囊好不好看,龙舟精不精彩,都抵不上对故乡的思念和亲人的牵挂。求吉、纳祥和辟邪,是我们永远不变的美好愿望。
这个节日,有些许庄严肃穆的仪式,润物无声地传承着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品尝着各种形状、各种味道的粽子,我们佩戴着各色的香囊,我们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王”,虔诚地祈祷随时随刻都在心底。
这个节日,有充分的理由加持我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给平凡的日子注入一些诗意、一些目标和一些期待。在每年的这一天,去纪念一个勇敢而又久远的灵魂,但愿他的精神和信念永在。
走过冬天,走过春天,我们一起来迎接端午节。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