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区政协常委张慧萍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区人民绿色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如何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针对出现的诸多问题,区政协常委、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张慧萍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张慧萍认为,当前尽管垃圾分类作为口号已经被我区广大市民所熟知,但垃圾分类普遍仍流于形式。一方面,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足,市民垃圾分类知识的匮乏,尤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垃圾分类难以真正实现,导致了生活垃圾在源头上无法实现合理分类。另一方面,垃圾分类转运设施、处理终端配套不完善,造成了垃圾前期分类不到位,后期处理“一锅烩”。
张慧萍认为,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首先应该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可以从社区、机关、学校、单位等方面作为宣传的切入点。其实很多小区都有分类的垃圾桶,但居民们在丢垃圾的时候并没有分类。”张慧萍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引导。根据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她建议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形成“分类为荣、不分类为耻”的行为导向,引导学生及家长主动践行垃圾分类,营造垃圾分类的浓厚宣传氛围。
“其次,要逐步推广试点经验,扩大垃圾分类的覆盖面,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进党政机关、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张慧萍说,要放大试点正面效应,逐步实现以点带面,扩大市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此外,还应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责任人制度,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和奖惩方案,将垃圾分类工作任务纳入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绿色校园等评比考核范围;加强设施建设,扶持垃圾分类处理企业,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市场化运作。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