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美丽台州,人人都能“触摸”的幸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 09: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美丽台州

“我们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创造安康宜居的生活、山清水秀的生态、健康文明的风尚、和谐稳定的社会,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老百姓更加幸福。全市上下都要把‘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和‘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紧密结合起来,齐头并进推动新时代美丽台州高质量发展。”

(摘自市委书记陈奕君在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大会上的讲话)

【背景】

用环保数据

说说“美丽台州”

2018年4月28日,市委召开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大会。会上提出,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把建设美丽台州作为新时代的垦荒,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建设美丽台州,打造美丽中国的先行城市和美丽浙江的示范样本。

何为新时代的美丽台州?大会上作了如此解读:一是城市空间格局美,充分彰显坐山向海、临港拥湾、港产城湾一体的城市特质;二是生态秀丽环境美,打造人人向往的宜居美城;三是精致品质风貌美,以工匠精神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四是人居和乐生活美,让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五是文明风尚心灵美,让台州成为一座有“品德”、有“涵养”、有“温度”的城市。

按照美丽台州建设的“五美”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规划设计提升”、“景观形象美化”、“ 基础设施会战”、“ 生态环境治理”等八大行动,行动中的的基础部分,就是要把台州建设成布局科学、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之城。

随着近年来“治水”、“治气”、“治土”等专项行动同步展开,台州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正逐步改善。

2018年1-8月,台州空气质量状况在全国169个重点监测城市中,排名全国前十,“台州蓝”正成为台州的一张金名片。

2018年11月,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的“五水共治”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96.3%的民众对本地河流、湖泊、池塘、沟渠等水体的水质、水环境状况给予较高评价,比2017年提升7.5个百分点。

根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台州已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二。

当然,“美丽台州”的蜕变不仅体现在数据上,市民的亲身感受更为真切。

【样本】

曾是黑臭河网

如今岩头村成美丽湿地公园

元旦小长假当日,气温从前两日的严寒中有所回升,椒江区海门街道岩头村支部书记周军辉特地到岩头闸湿地生态公园转了转。三三两两的垂钓爱好者闲坐水岸边,凝神盯着水波微漾的河面;零散几对不怕冷的小情侣,依偎着在绿道上漫无目的地消磨时间;因为气温低了,河水格外的清,能看到河沿上摇摆的水草……

如今的湿地公园,曾经是岩头村村民生活的土地。“我们这一辈,从小在这里长大,说没感情怎么可能,我们亲眼看着这里从美变‘丑’,再痛下决心离开这里,让它成为更美的地方,但它始终是村民心头的情感所系。”周军辉告诉记者。

如今岩头闸湿地公园,就是原先的岩头村旧址,“一条河”、“二条河”、“三条河”等六条河在此交汇,最终注入椒江入海口。在这里祖祖辈辈生活的岩头村民,于2003年整村搬迁——搬迁的原因令人痛心,为了躲避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岩头村民在务农的基础上,零星有些沙场、岩仓等产业,水田交错。到了80年代,岩头村的产业逐渐丰富起来,化工厂、养殖场等,沿着河道零星崛起,伴着村民鼓起的腰包,是岩头村土地上逐渐“黑化”的河水。到了2010年前后,电镀厂、洋垃圾拆解等行业再将生产污水加入到当地水循环,彼时的岩头村,已经彻底和“宜居”两字无缘。

“十来年前,村中河道真的是臭味难闻,遇到气压低的时候,外人来村里,都捂着鼻子不敢大口呼吸。”说起原先的家乡,周军辉心里还有个不堪提及的往事,当年村中青年去征兵入伍,不少青年还因为水土污染导致体检过不了关,而被拒之门外。

虽然整村迁移,但对于岩头村民来说,如果环境整体恶化,搬到哪里都是一样。2014年前后,随着“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行动全面开展,岩头闸附近环境开始变样。

周军辉介绍,前几年,污染企业不是搬迁就是整改关停,污水源头逐渐被切断,当然改革中也有阵痛,比如在三条河和七条河交汇处,还有不少存栏百头以上的养殖场,为了配合改造“老家”的环境,在区政府主导下,村民们也都咬牙配合,以损失经济利益的代价支持环境改造。从2017年开始,岩头闸沿河共拆除违法建筑120多处,累计拆违面积达55万多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近1.6万吨。

在“净化去污”的基础上,“美化提升”成了这两年来岩头闸最显著的变化。去年起,投资600多万元、占地70亩的生态湿地公园在岩头闸岸上区块开建,河水经过4层净化后注入河道,让死水成为有源活水;卵石小路、木椅灯台、塑胶步道,在原先的杂乱河堤上打扮出园林景致;通过增殖放流,多种鱼类成为河道里的“新居民”,天气好些,便引来不少市民前来垂钓。

今年6月份,岩头闸生态湿地公园建成,8月30日,湿地公园挂牌成为台州市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这也是浙江省首个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不仅成了岩头村和附近村民闲时休闲散步的公园,也让更多市民的周末出游多了个好去处。周军辉告诉记者,在岩头闸湿地公园散步,经常会想起这里以往的旧貌,记忆里的破旧脏乱,和眼前的唯美风景形成显著反差。“搬家只能躲一时,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变好了,老百姓才过得幸福。”周军辉说,“其实不只是岩头闸,我们住的城市,其实处处都有这样的改变,因为处处都有这样的改变,我们所在的城市才会更美更宜居。”

记者手记

环境变好

是所有人都能“触摸”的幸福

衡量一座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有着无数重要的参数,经济、医疗、教育、交通、环境等等,都有着具体的“刻度”,但许多参数因为人群的不同有着细微或显著的差别,只有在享受环境变美时不会因人而异——不管你在哪儿工作,住在哪条街道,大家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仰望着同一片蓝天。

正如周军辉所言,搬家只能躲避一时,是因为整座城市的大环境逐渐变好,才让我们目之所见、鼻之所闻、身体所感的山水空气,带给人愉悦美好的感受。曾经的“黑臭河”如今成了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过去的“垃圾河”变身为市民垂钓、休闲的公园,简单两句话就能轻易描述的转变,我们很难想象当地政府部门所做的努力,以及当地企业、当地百姓所付出的代价。

这样的案例,记者亲身经历过无数次。自2014年以来,记者采访报道过无数次养殖场的搬迁、污染企业的整治关停,城中村的改造……无不有着阵痛和代价,但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百年后再回头,从政府官员到百姓,所有参与者都会欣然面对当初所做的选择和努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而我们所目睹的美丽台州,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来源:台州晚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