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23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黄岩:百年红糖香飘千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30 1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纯手工古法制红糖采用传统的“连环铁锅”和“直风枪灶”,24小时不歇火,这一制糖工艺在黄岩头陀、澄江临古已延续了数百年历史。


制糖师傅用一种特制的捞篱认真反复打捞浮起来的渣滓,直至甘蔗汁变得清澈没有杂质,这是手工制糖工作中的第一步。


一位制糖女师傅正在最后一口锅上熬制红糖,此时甘蔗汁由青变黄,由稀变稠。


新出的红糖带着自然醇香,散发出甜蜜的味道。产糖区整个空气都弥漫着一股香甜味。


一对姐妹目不转睛地盯着糖盘,红糖制作工艺也烙在她们童年的记忆中。


澄江街道成片的甘蔗竖立在农田中,农民将砍倒的甘蔗捆扎后送往糖厂制糖。


刚出锅的红糖制成后,便有许多市民等候着购买。


澄江街道下灰洋村老农解决初,将砍下来的甘蔗梢头用石灰水浸泡消毒后埋于地下,准备来年开春制成甘蔗种苗。


村民们将甘蔗拉到制糖作坊排队等候,“红糖季”最忙时要等上三四天才轮到做红糖。

每年11月至12月是黄岩产糖区最忙的季节。从澄江街道沈岙里村到北洋镇西岑村沿线七八公里十多个红糖作坊点,点火制糖。当地村民将甘蔗从地里铲出,清除掉泥土,扎成捆,装上车,运往糖坊制成红糖。此时糖坊里赶来制糖、买糖还有观赏 制糖的人络绎不绝。 黄岩红糖主产区分布在澄江、头陀、院桥三地,甘蔗种植总面积4000余亩。2008年,“头陀红糖”“澄江临古红糖”的传统红糖制作工艺,被列入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据黄岩区红糖产业协会会长喻永国介绍,黄岩共有手工红糖作坊19家,而临古就有13家。 在澄江街道下灰洋村“甜蜜工厂”门口,记者碰到正在搬运甘蔗的68岁老农解决初,今年他家种植了一亩甘蔗、产量高达6000多公斤,可制红糖600多公斤,净收入可达1万多元。老解介绍:“种甘蔗就像女人十月怀胎,农历一月下种,十月收获,这其中要进行加土,剥叶,施肥,一亩地4000多棵甘蔗,一棵也不少,很辛苦。” 走入糖厂,11口糖锅连在一起的土灶映入眼帘,制糖师傅将刚从碾压机中绞出的糖水倒入第一口锅,灶头2位生火老师傅不停地往里添加着甘蔗叶,锅里的甘蔗汁沸腾着冒着热气。这11口锅分别由3组制糖师傅把控,第一组师傅专管前面3口锅,负责用专业捞篱在甘蔗汁沸腾前将浮起的一层黑色浮垢捞起,这在整个制糖过程中属于关键一步,它决定着制成的糖的纯度和卫生程度。第二组师傅负责调度第4到第8口锅的甘蔗汁,保证每一口糖锅的甘蔗汁都能依次均匀地熬制;最后一组师傅分管剩下的3口糖锅,及时准确撑握起锅的时间。“在整个制糖过程中‘头’和‘尾’的制糖师傅最为关键,第一组要具有火眼金睛,不放过任何渣滓的功夫,最后那个要根据颜色和搅动糖浆的粘度来准确判断可否出锅。”有45年制糖经验的喻永富师傅边说边搅动着锅里已经熬成的糖浆。“推盘子来!”老喻话音刚落,有人便将一个木盒子的车推到锅前,一锅金黄浓稠的糖浆倒在糖盘上,站立两旁的师傅们便一刻不停地一个接着一个地用手中的铁锹不断搅拌和翻炒,使其迅速蒸发剩余的水分,形成了新鲜的红糖。此刻,便有许多等候着的市民争相购买刚出锅的新红糖。现在,黄岩产糖区的村民在传承古法熬制出的优质红糖中加入姜汁,开发出暖胃舒心的姜汁红糖,还制作成炒米糖、姜糖等人们喜爱的许多美食,使得红糖身价翻倍。许多黄岩人还将红糖带出了国门,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深受国内外朋友欢迎。2017年4月,头陀双楠红糖专业合作社取得“SC”食品生产许可证,这是台州市首张红糖食品生产许可证。红糖生产规范化推进,将进一步提升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带动红糖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