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一期枢纽工程黄岩中心泵站。
在峰峦叠嶂、风景秀丽的括苍山东南、黄岩母亲河永宁江上游,有一座集雨面积441.3平方公里、最大库容7.32亿立方米的长潭水库,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台州西部。
它,既灌溉了温黄平原百万亩农田,又解决了200多万人口的用水,为黄岩乃至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一切,均离不开黄椒温联合供水工程的建设。
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台州南片区域日益严峻的供水形势,台州地委、行署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果断作出兴建黄椒温联合供水工程的决策,引长潭清泉缓解用水之难。“一期工程自1993年9月动工建设、1995年10月建成通水后,已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潘刚说。
台南用水告急,广大群众盼水心切
改革开放后,台州南域(黄岩、椒江、路桥、温岭等地)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各类市场繁荣,城镇城区人口稠密。但淡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有限,且地表水受工业、生活污水污染严重,水质日趋恶化。
“我记得1991年的一天,黄岩食品罐头厂的一批上万吨罐头因水质不合格,被国外客商退货积压,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地企业的外贸信誉。”曾任黄椒温联合供水一期工程总指挥的詹德清回忆。
当时,黄岩从西江河取水,原水水质无法保证,再加上水处理工艺简单、供水能力不足,供水需求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黄岩自来水厂日制水能力仅5万吨,与城区实际日需水量8万吨相比,显得捉襟见肘。
在椒江,用水难的情况更为突出。由于取水口位于东官河下游,水质更加得不到保证,许多椒江市民每天起早摸黑骑车驮桶,到太和山、白云山、枫山旁等水井山塘排队取水。再加上水厂规模小,城市供水得不到保证,一些在椒江开会、办事的人往往不愿在椒江过夜;一些外来投资者也望水却步,来椒江投资持谨慎态度。
“温岭经济发达的乡镇也是盼水心切,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比如泽国镇,原有4只深井,日供水2000吨,后来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沉降80厘米。”詹德清说。
水质污染,水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台州南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叫苦连天。
在玉环,当地群众曾用淘米水洗碗,用洗衣水拖地板、刷马桶,水荒成了海岛百姓的生活常态,水贵如油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科学决策,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破难
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台州地委、行署从全局出发,科学决策,认为各地各自搞供水,不仅困难多,而且只能解决局部的、近期的供水问题,与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创建台州中心城市的需求不相适应,应搞联合供水工程。
“其实,早在1983年,地委、行署就已经着手研究台州南域供水工程,至1987年摆上议事日程,组织多所科研设计单位进行多方案的比较。
经过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反复分析论证,认定要彻底解决黄椒温地区供水问题,只有利用长潭水库这个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才行。”詹德清说。
尽快建设黄椒温联合供水工程,已急不可待地摆到台州人的面前。1993年9月,地委、行署决定举全区之力兴建该工程,并确定了“统一规划、联合引水、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合理负担”的工程建设总原则。但接下来,摆在建设者面前的不是一马平川,面临的头号难题是建设资金短缺。
供水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2.5亿元,这笔巨资从何而来?地委、行署从本地实际出发,学习外地“负债建设、收费还债”的做法,集中人、财、物进行重点突破。在争取国家及省里支持的同时,眼睛向内,定向自筹,走“联合经营、贷款自还、收资自用”之路;及时组建台州黄椒温联合供水有限公司,大胆探索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路子,逐步形成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引进外资、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沿线有关县(市、区)政府、乡镇(街道)等则是通力合作破难,按照总指挥部的部署安排,实行五包责任制,即包政策处理、包施工地段、包自筹资金、包水厂建设、包供水用量,确保工程建设“逢山过山、逢水过水、逢田过田、逢园过园、逢村过村”,畅通无阻。
水歌浩荡,“蛟龙”出洞铸丰碑
1995年6月1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工程总指挥部在长潭引水隧洞口隆重举行引水隧洞岩塞爆破仪式。
“起爆!”当天上午10时许,随着市领导发出爆破命令,工程操作人员按下电钮,“轰”地一声闷响,一支细小水柱冲出百多米远。紧接着,一股强大气流从两根直径1.2米的钢管冲出,两条“蛟龙”从取水隧洞咆哮着喷涌而出,激流滚滚顺着河道而下,水色由灰黄逐渐变清……在场观看的人们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欢呼雀跃。
“岩塞炸开5分钟后,指挥部关上隧洞闸门,宣告爆破圆满成功!”回想起取水隧洞岩塞爆破场景,詹德清感慨万千。
他说,这次岩塞爆破顺利成功,为整个供水工程取水头部的贯通、竣工计划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此,长潭水库的清泉,将通过61.5公里长的大型箱涵和水管,供应温黄平原百万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当年10月26日,该工程在黄岩增压泵站举行通水典礼,国家水利部、省政府等单位发来贺电。
供水事业总是与时俱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当年全省最大的从水库引水向城镇供水的一期供水工程运行5年至2000年,年均用水量增幅在15%左右,平均日供水量已达19.8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达23.2万立方米(已达设计能力的92.8%)。
“面对供水量呈大幅上升趋势,台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在一期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建设二期供水工程,供水规划为49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为椒江、黄岩、路桥、温岭、玉环五县(市、区)重点城镇。”潘刚说。二期供水工程于2007年9月单线试通水,2008年12月实现全线通水,一期和二期供水工程就像双龙嬉水,滋润着台州江南大地,惠泽千秋。
来源:台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