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原本是一片废墟,用溪石砌成石墙,点缀上花草,竹门虚掩,就跟小院落似的。这是‘障景法’,上节课从‘美丽街巷’学来的。”9月开学季,黄岩区“小城镇课堂”在上郑乡老街开课了,来自该区各乡镇(街道)的40多位学员饶有趣味地在老街寻找工作灵感。上郑乡副乡长陈源化身“老师”,给他们传授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的经验。
2016年底黄岩区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15个乡镇(街道)的整治工作,全力打造“一镇一品”,力争“三年计划,两年完成”。至今,该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立面改造、道路修整、保洁保绿等工作快速推进、成效显著,如何锦上添花、治出特色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哪里做得好,我们就去哪里学。”黄岩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主任郑晖说。为此,该区开设了“小城镇课堂”,不定时组织各乡镇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负责人到有亮点的地方开展现场学习。在上郑开讲的是“小城镇课堂”的第三课。“这种交叉式、互动型又有现场的学习交流给大家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上郑乡地处黄岩西部山区,集镇所在地基础设施落后,不少村民还保留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房,整治过程中困难重重。陈源说的这处院落,就在上郑老街沿线,原是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房拆除后成了一片废墟,干部群众曾经一遍遍整理过。“最后整齐是整齐了,可怎么看离‘美观’二字还是差得远。”陈源说。
在6月底举办的“小城镇课堂”第二课时,陈源随班去了黄岩老城区的“美丽街巷”取经,“三十六街、七十二巷”纵横交错,巷窄人多,基础设施落后,但改造过程却别出心裁,在立面改造、道路平整等大工程之外还精修细节,节点小品点缀其间,意趣盎然。正是在那次学习时,陈源大受启发,回来就用在了老街的改造上。
不仅是院落,上郑乡还就地取材,用溪石取代了原本容易腐坏的木头篱笆,保留了乡里的石头墙,修葺平整后在边边角角点缀花草,美观有特色,没想到还成了第三课的课堂现场。
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个上午,学员们还参观了江南水乡风情的北洋镇小里桥村、古香古色的屿头乡沙滩村。每到一处,他们都开展了交流探讨:小里桥村的白墙黑瓦略显生硬,但路边点缀花箱,轻摇的花枝一下便让画面变得柔和;屿头乡沙滩村深挖老街文化底蕴,修旧如旧,成了柔川4A级景区的一部分……
“主要关注细节,细节处理得精彩,整个项目才会出彩。”“班主任”郑晖一语中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刷刷墙面、修修路面、装装店面的工程大家都会做,但工程覆盖不到的角落就需要花心思,我们组织大家向各地学习,因地制宜,深挖文化,避免千镇一面。”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