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合公园
40年前,在奔波于填饱肚子穿暖衣服的台州人眼里,公园是奢侈的去处,对于它的需求也是可有可无;
20年前,去过城区某个传统而简陋的小公园,会让农村的孩子感到“我好洋气”,人们开始喜欢去公园逛逛;
10年前,城区的各类公园、广场陆续开建或开放,成为很多老百姓闲暇时最容易去和最愿意去的地方;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大型特色公园和广场,从城区渐渐向城乡结合处发展,“公园就在家门口”成为很多人向往的居住环境。
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时光里,从公园情结愈发强烈的台州人身上,可以看到大家对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也从另一层面映射出,台州在过去的40年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与提升。
如今的台州,正朝着“现代化公园式城市”的目标前行,“公园城市”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样本
来,咱去公园跳一段
“要采访我啊?晚饭后在我家后门的绿道见!”简单的寒暄后,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这位丁荷青女士,今年62岁,土生土长的椒江人,现居住在台州高新区赤龙苑,她口中的家后门的绿道,是今年上半年刚刚开放的赤龙山环山绿道。
8月18日晚上6点,丁荷青如约而至。
“咱们先沿着绿道走走逛逛,然后去市民广场跳上一段。”丁荷青谈起十几年的退休生活,她说,多亏了这城市里越建越多的公园和广场,让她有的是可以去“快活”地方。
“你知道吗,这赤龙山环山绿道的游步道采用的是海绵城市技术,路面具有高透水性,下雨时雨水会快速渗透,路面不会积水,是一个会‘呼吸’的游步道。”丁荷青像专家一样说道。
被记者赞赏“阿姨好懂生活”后,丁荷青感叹:“能有这么多离家近还很赞的公园,在改革开放前,那是压根儿都不敢去想的事。”
1978年,20岁出头的丁荷青已辍学十来年,没有正经工作的她,干过工地粗工,扫过大马路,实在没活就帮着母亲编织竹篮,做做饭。
那时的她,能去的公园是椒江东山公园和烈士陵园,且一年难得一回。
丁荷青说,能和家人去一次东山公园会让她高兴上好几日,“不过,那个年代的我们更多的是努力赚钱不挨饿,闲暇休闲几乎是没有的。”
1981年,丁荷青进入当地的一家国企做车间工人,算是有了份正经工作。尔后的两年里,她结婚生子,日子开始慢慢变好。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丁荷青去临海陪儿子读书。
“闲暇的时候带孩子去灵湖、东湖和巾山游玩,这样的生活让我欣喜。”丁荷青回忆,在公园建设方面,当时的临海比椒江要走得更早一点。
进入新世纪,她回到了椒江居住,发现那个曾经让她觉得公园设施几乎空白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年公园翻新,星星广场开放……
人气最旺的是2003年建成开放的市民广场,背靠苍翠的白云山,正面与乌龟山遥遥相望,总占地22.84公顷,是新台州的—个形象工程,由水景公园、广场和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
丁荷青说,有那么几年,江滨公园是很多椒江人认为最拿得出手的公园,但市民广场可以称之为椒、黄、路三区人都愿意去玩一玩的地方。
“我一些路桥和温岭的亲戚,经常坐车或开车,特意到椒江逛逛市民广场,搁现在那就叫‘网红公园’。”丁荷青调侃着,赞扬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说话间,已至市民广场,丁荷青遇见了一起跳广场舞的“老伙伴们”。天色渐暗,广场正热闹。
休息间隙,丁荷青说起,十几年来,市民广场可以说是市区人气最旺的公园之一,园林护理越发讲究,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设施的相继建设开放,这里已经变成了椒江的文化中心。
近五年来,我市陆续启动建设大型公园项目,开启“公园城市”梦想。就市区而言,植物雕塑园、和合公园、云西公园、江北公园、石浜森林公园和中央山体育公园等建设开放,大量社区公园、路边带状公园与市政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连成一体。还有其他县(市、区)的各类体育公园、地质公园……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生活没有那么拘束,没有那么忙碌,退休让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丁荷青说,除了一年几次的远行,其他时日,她都在台州这座城里度过,一座座越建越美,功能和特色多样的公园或广场,让她打开家门便是公园,走两步便是人潮聚集的广场,充实而惬意,这是她现在认为最靠近理想生活的状态。
编年史
上世纪80年代
东山公园和烈士陵园是椒江屈指可数的公园,当时建成已有20年的黄岩九峰公园,是相对较有名的公园。
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
椒江的江滨公园、星星广场、市民广场,路桥的街心公园、石浜公园,黄岩的滨江公园等陆续建设与开放。
2013年开始
台州城区开始进入公园建设飞速发展时期,高新区的植物雕塑园、和合公园,椒江的云西公园、葭沚泾文化长廊,黄岩的江北公园,路桥的石浜森林公园和中央山体育公园等,都陆续开工与开放。
2017年
全市已建成15个森林公园、5个湿地公园,成了市民们休闲“洗肺”的好去处。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公园161个,公园绿地面积为2882.79公顷,其人均面积和数量,在同类城市中领先。
记者手记
丁阿姨聊天中曾提起,十多年前,她在路桥和温岭的亲戚会特地赶来椒江逛一逛市民广场。
我想说,当年正值豆蔻年华的我,跟随父亲和邻里,也曾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转两趟以上没有空调的老式面包车,从路桥蓬街特意赶来一睹市民广场的“芳容”。
由于很小时便随父母亲在路桥卖芝桥一带居住,还有好些个亲戚在椒江定居,我对于市区的公园发展,也可以回忆个一二。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路桥最热闹的地方,除了小商品市场和日用品商城等各类市场外,当属街心公园,还有学校组织春秋游首选地石浜公园。
小桥、流水、凉亭,湖边卖糖人的阿公、捏面人的年轻人,还有公园门口的照相馆,这些新奇的风景,让当时的我觉得,街心公园便是人间天堂,还曾和玩伴一起在公园石桥上,模仿白娘子和许仙的断桥相会。
2000年,学校组织去黄岩九峰公园出游。犹记得背着满满的一书包零食,感觉长途跋涉才到九峰公园,相册里留下的各种傻呆萌留影,可以证明当时的我真的很是兴奋。
高中时到椒江求学,已是2003年后的事情。那时的市府大道还没有不息的车流,耀达百货貌似也刚刚开业,江滨公园、老年公园、市民广场、星星广场等成了我高中生涯最常去的地方。
而今,有着选择综合征的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闲暇时带他们去哪个公园玩,经常成为一个多选题,近有市民广场、和合公园、中央山公园,再远一点又有仙居、玉环、天台等地的地质公园、湿地等。
公园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也算是“甜蜜的负担”吧。
而台州正在推进的城市公园、广场、绿道等建设,让城市亲近自然,把更多的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也让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当更多的“市民广场”“和合公园”出现后,这种“甜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