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5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州城事] 抗倭前哨下旧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3 10: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临海上盘镇下旧城残存的城墙。
  
    临海杜桥、上盘、桃渚一带的人们,习惯把桃渚镇的桃渚古城、中城以及上盘镇的下旧城这三座明代抗倭古城,按顺序称为上旧城、中旧城、下旧城。这三座古城,建成时间有先后,建成之时,都叫桃渚城。
    下旧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是最早的桃渚城。其遗址坐落在上盘镇新城村的城里山上;城里山在旧城村和新城村(两村原为一村,后因规模、人口庞大,一分为二)的东北面,海拔112米。下旧城城墙周长1730米,高5米,宽5至9米,顺山势蜿蜒而上,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现四座城门均毁。
    下旧城曾设千户所。千户系五品武官,带兵1112人,辖十个百户所。据《明史》卷三记载,洪武二十年(1387),“汤和还,凡筑宁海、临山等五十九城”。桃渚城就是此时所筑成的五十九城中的一城,隶属于海门卫。《明史》卷四十四载:“桃渚千户所,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明实录》亦谓:“洪武二十年……九月,筑台州健跳、桃渚土城,各置千户所以防倭。”这里所说的桃渚城,并不是现今的桃渚城,而是坐落在距今桃渚城东南约10公里的上盘镇新城村城里山上的下旧城。
    明军筑下旧城时,因军情紧急,在城里山西面约2公里处的桃渚镇珊瑚村下蚶墺山上,采伐了几十万块“珊瑚岩”石,用于建筑下旧城。观察保留下来的几段城墙,用于筑城的“珊瑚岩”每块长度在4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珊瑚岩”是较为规整的柱状六面形岩石,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的产物。用“珊瑚岩”石料筑城,在世界筑城史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奢侈!
    在明代,城里山与海相接,人烟稀少。直到200年后,才有张姓、李姓在这一带定居。因此,当时的桃渚城是临海东南沿海抗倭的最前哨。
    因过于近海,频遭台风、海潮袭击,又不利于防守,二三十年后,这座桃渚城被弃置,内迁数公里,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中旧城”的地方。中旧城规模较小,无法屯兵,而且,涨潮时,潮水没过周边低洼地,倭寇可乘坐小船,趁涨潮越过“中旧城”,进入内地,致使“中旧城”的防御功能大大降低。明正统七年(1442),“桃渚城”再次内迁,迁至现在桃渚古城的位置。多年后,这座最新建的所城也沧桑了,当地人称它为“上旧城”。
    解放后,下旧城毁坏加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旧城村取城墙石料筑海塘坝,上世纪80年代,边上村民取城墙石料建房子,现在只有北门往东一段百余米、东面一段五十多米的城墙保存比较完整,其他城墙和四座城门只有遗址依稀可寻。
    2017年,下旧城遗址被列入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8-7-3 12:0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没看出岩石有什么独特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